【行為改變術】 BehavioralModifi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行為改變術是指透過系統,有計畫地運用教育學原理,使用增強(reinforcement)的方法,幫助行為有問題的學生減少或消除不良行為的教育過程,是心理學,行為科學和教育學長期發展並相互結合的產物。
行為改變術主要包括:正面加強法,即獎勵,鼓勵,樹立榜樣;
逆向加強法,即懲罰,取消獎勵;
及正反結合加強法,即鼓勵積極行為,批評不良表現。
行為改變方法的施教對象可以是行為不良學生,或是行為失常,心理殘障及低能的學生,甚或是少年犯等等。
行為改變術起源自心理學中的行為學派(Behaviorism),它的理論基礎在於掌握環境對人類外顯行為的影響,並藉著操控這種影響而使行為作有價值的改變,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桑代克(E.L.Thorndike)的聯結論(connectionism),巴夫洛夫(I.Pavlov)的古典制約(classicalconditioning)和施金納(B.F.Skinner)的操作制約(operantconditioning)。
古典制約學說在教育學中的體現是刺激─反應型教育(Stimulus-Response),這種教育借助外界刺激物的介入,引發行為的改變。
操作制約學說在教育學中的體現是反應─結果型教育(Response-Result),它是通過人為的強化教育,或是獎勵或是懲罰手段,使本能的反應性優良行為轉變成習慣性行為,反之,也可使本能的反應性不良行為得到改變。
早期研究行為改變術的心理學家和行為學家側重研究人類機體是如何運作而導致行為產生變化的。
他們的研究方法專注於觀察和實物實驗,這些先驅們迴避對動物高級思維(精神論)行為的解釋。
認知學派的出現擴大了行為改變術的研究內容,他們指出:只要人類有機體有條件觀察到事件的全貌並洞察到其間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後,不能直觀到的現象是可以推測的,這種推測有助於使用這種方法的專家或教育家理解和預測其教育對象的行為。
現在認知學派的論點已被研究行為改變術的心理學家和行為學家承認和接受,但如何以嚴格的實物實驗來論證認知學派的論點是一個正在研討的課題。
行為改變術最初只是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家和學校心理顧問的一種醫療手段,但是由於學校的職能從單純傳播學術知識擴展到為學生德智體群全面發展負責,加以隨著教育哲學和理論的發展,教育家和教育學者們都深刻地認識到,施用行為改變方法要求的不僅是專業技能,還需愛心的奉獻,猶如其他任何一種教育方法;
所以,行為改變術被訓練有素、具有熱忱愛心的教師廣泛使用。
為了加強這種方法的效果,現在還提倡培訓家長和同伴,以便校內外配合,同舟共濟,幫助行為有問題學生。
行為改變術的實施程序,一般包括六個步驟:(1)確定目標行為;
(2)分析目前行為狀況;
(3)安排有利情境;
(4)選擇適當的增強物;
(5)運用適當的行為改變策略;
(6)定期評估實施成效。
近來行為改變技術廣泛的運用在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特殊學校、精神醫院乃至家庭、學校及工廠。
唯此技術的應用,若以人為對象時,需審慎的處理,並考慮可能的負面影響,才不致於產生弊端。
故學者建議研訂實施準則以為遵循。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