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8:2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我

 

Self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自我一辭,據〔當代牛津英語字典〕(TheOxfordDictionaryofCurrentEnglish,1984),指為人或物的個性(Individuality)或本質;

 

此時的人或物為內省或反省的對象。

 

在一般用語上,自我與「實我」(Ego)、「人格」(person)、「個性」(individuality),甚至「靈魂」(soul)均可說是同義字,率指人的自覺個體(self-consciousunity)。

 

就哲學而言,上述名詞多常交互使用,然而在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往往與其他名詞有別,獨具意義。

 

傳統西方哲學以「自我」(ego,self)一辭與「別人」(theother)相對,指個人內在的精神狀態,有時也指個人的靈魂(以之為個人的精神實體)。

 

此時「自我」顯示人除了肉體之外,尚有獨立的靈魂存在,其作用即發為心靈(mind)的各種活動:如思維、情感、意志、欲惡等。

 

十七世紀法哲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在其〔沉思錄〕(MeditationsonMetaphysics)中主張自我的本質是思維,其存在先乎經驗,且為統合意識之中諸多經驗活動者;

 

自我乃獨立自存的靈魂實體,不受外在環境與後天經驗的影響。

 

笛卡爾之後的歐陸理性主義者,大多接受這種觀念,但是以洛克(JohnLocke,1632~1704)為首的英國經驗主義者則反對笛卡爾的學說。

 

洛克在〔人類悟性論〕(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中認為從經驗事實的觀點來看,自我不能持續思維,比如人在睡夢之中無法有自我意識。

 

若以思維為自我的本質,便會產生「人格同一體」(PersonalIdentity),有喪失一個標準的困難(即同一人有時自覺,有時又不自覺)。

 

因此洛克認為為了保障「人格同一體」,當明辨自我乃起於對經驗所提供諸多觀念的自覺,思維亦有賴於經驗提供的觀念,始有發揮作用的可能。

 

洛克之後,休姆(DavidHume,1711~1776)在〔人性論〕(ATreatiseofHumanNature)中以極端經驗主義(RadicalEmpiricism)的立場,主張「自我」並非一單純概念或實體,而是一束印象的總和。

 

休姆於是否定自我的「人格同一體」與靈魂實體說,而以自我為經驗意識的連續之流,是想像力總括心靈之中各種知覺的結果。

 

與休姆同時代的法哲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則提出與哲學傳統大異其趣的「自我觀」。

 

盧梭在其教育名著〔愛彌兒〕(Emile)中,以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與浪漫情緒主義(RomanticEmotionalism)的觀點,主張自我的本質並非理性思維,而是情感(feeling)。

 

自我觀念的產生,起於自愛(self-love)的情感。

 

自我是為——精神、情感存有,其特質在自愛愛人,自由自主。

 

盧梭以非理性的情緒因素為自我的驅策力,對當代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以及心理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頗有啟發之功。

 

盧梭之後,德哲康德(I.Kant,1724~1804)在〔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ofPureReason)中,以先驗哲學(TranscendentalPhilosophy)的立場提出自我觀。

 

首先將自我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根據內感官(innersense)而產生的意識,或可稱為經驗統覺(EmpiricalApperception),此時意識內容變動不居,且以感覺材料(empiricaldata)為對象;

 

一是根據意識個體(unityofconsciousness)而來的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apperception),此時意識綜合統一所有經驗之多樣性(manifold),進而預設所有經驗之可能性,將一切實有與可能的知覺皆綜合歸於單一先驗統覺體(transcendentalunityofapperception)之中。

 

康德於是認為先驗自我(transcendentalself)有別於經驗自我(empiricalself),是一切認識經驗之所以可能的先天必然條件(aprioricondition)。

 

先驗自我既不是理性主義者認為的靈魂實體,也不是經驗主義者認為的「人格同一體」,而是純粹的自我意識,是先驗主體性(transcendentalsubjectivity)的基地。

 

康德以降,西方哲學自我學說的發展大多沿襲上述四派的原理為導向:(1)理性主義導向:如黑格爾(G.W.F.Hegel,1770~1831);

 

(2)經驗主義導向:如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杜威(JohnDewey)等;

 

(3)非理性主義導向:如存在主義、海德格(M.Heidegger)等;

 

(4)先驗哲學導向:如胡塞爾(EdmundHusserl,1859~1938)、皮亞傑(J.Piaget)等。

 

除了有關自我的哲學研究外,現代心理學中有所謂之自我心理學(Self-Psychology)。

 

心理分析學派自佛洛依德(S.Freud,1856~1939)以降,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的個別心理學(IndiuidualPsychology),容格(C.G.Jung,1875~1961)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Psychology),乃至杭妮(KarenHorney,1885~1952)、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等莫不以「自我」為研究主題。

 

他如阿爾波特(G.Allport,1897~1967)、馬士洛(A.Maslow,1908~1970)、羅吉斯(C.Rogers,1902~1987)皆為極具影響力的自我心理學家。

 

在心理學的諸多理論中,「自我」與「實我」時有不同意義。

 

如以容格的自我心理學為例,「實我」是意識的機關,「自我」則是個別化(individuation)的樞紐,其功能來自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

 

此外社會心理學家米德(G.H.Mead,1863~1931)也區分「社會我」與「生物我」之不同。

 

在〔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SelfandSociety)中,米德認為生物的個人經過社會化的歷程,認同適合的社會角色(socialroles),逐漸產生心靈活動與自我觀念。

 

語言溝通、環境刺激、以及個人的反省能力等,均為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可以說沒有社會化的歷程,就沒有自我。

 

自我是社會存有(asocialbeing),其道德性、目的與價值判斷,均與其身處的社會結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17:18 , Processed in 0.2187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