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4:4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係民國四十二年由先總統蔣中正所發表的一部著作。

 

全書共分四章。

 

第一章為序言,討論育樂兩篇補述的緣起及自由安全社會的建設,乃是三民主義的終極目的。

 

第二章內容探討生育問題、養育問題及教育問題。

 

第三章研析了樂的問題;

 

敘述了康樂的意義,康樂的環境,心理的康樂及身體的康樂四項問題。

 

第四章為結論,清楚地指出民生主義建設需要有良好的物質條件及精神條件。

 

同時,簡明扼要地刻畫了民生主義建設的最高理想。

 

三民主義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秉持我國固有文化傳統,融和了歐美先進的思想,為救國及建國而提出的一個系統性的建國構想。

 

民國十三年,國父在廣州演講三民主義,其中民族主義講了六講,民權主義講了六講,民生主義只講了四講。

 

國父曾經說過:「少年的人有教育,壯年的人有職業,老年的人有養活,全國男女,無論老小,都可以享安樂。」

 

這段話,具體地指出了一個安和樂利、民生富裕、自由安全的社會乃是三民主義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所在。

 

無奈民生主義雖然討論了人民的食、衣、住、行的問題,但是,對於人民生活當中的育與樂則有待加以補述。

 

這便是先總統蔣公補述民生主義育樂兩篇的由來。

 

民國四十二年,政府播遷來臺不久,各項建設有待一一策畫與推動。

 

然而由於光復大陸的政策需要貫徹;

 

對於大陸收復後的重建工作,亦不能不有未雨綢繆的準備,因此,〔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所著眼的是光復大陸後,整體三民主義實踐的計畫。

 

先總統蔣公以為民生問題的解決,需要依賴於工業革命的完成。

 

一個和諧的工業社會,不能不注意到勞工大眾的生活素質的提升。

 

民生主義的各項措施,就在使勞工大眾得到娛樂、自由與幸福的生活。

 

民生主義所欲建設的社會,不是一個強調競爭的社會。

 

民生主義的社會是各個社會階級互信、互愛、合作而友善的社會。

 

不當的競爭與仇恨的鬥爭,不是民生主義社會所鼓勵的行為。

 

自由而安全的社會,其生育問題必須兼顧到人口質與量的均衡發展。

 

提高人民的營養、衛生、醫療、保健等的素質及提高教育實施的水準,顯然是改進人口素質的重要途徑。

 

光復後的大陸地區,人口的發展須配合經濟條件,作出均衡的發展。

 

民生主義的實現,將會使城市鄉村化,鄉村城市化;

 

務期社會大眾,都能享受到自然與人的和諧生存關係。

 

工業化的社會,一般家庭的收入多靠工資維生。

 

因此,母親的就業,兒童的教養以及收復大陸後的兒童再教育等問題,在育樂兩篇補述裡都有討論。

 

先總統蔣公以為解決養育問題時,務須遵循三項原則:(1)民族文化以家為本,應強調國之本在家。

 

(2)親子關係上,不偏於父權的威嚴,亦不偏於親權的放任;

 

人們必須體認教養子女乃是父母的重大責任。

 

(3)父母職業安定,家庭生活才能安居樂業。

 

在養育方面,〔育樂兩篇補述〕希望經由發展兒童福利事業,設置公立婦產醫院,增設兒童教養院、托兒所、兒童保健院等,來保障婦女及兒童的福利。

 

在提到育樂問題中的疾病殘廢時,蔣公期望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普及衛生教育,實行疾病保險,普及醫療機構,強化檢疫,預防疾病,提升醫藥學術研究等,都是民生主義育樂兩篇應行規劃的事項。

 

其次,社會變遷中的鰥、寡、孤、獨的問題,也應好好規劃,積極謀求解決之道。

 

因此,他希望對於破碎家庭、失業、衰老等問題,民生安和樂利的社會,都能逐一有所照顧與處置。

 

他再三提醒我國傳統孝養父母的美德必須繼續發揚。

 

在〔育樂兩篇補述〕裡,教育被界定為指導國民從舊社會瓦解中,建設新社會的唯一方法。

 

教育也是指導青少年適應新社會生活的唯一道路。

 

然而,仔細地審視一下當時教育的問題,不難發現教育的弊端乃在乎升學主義的根深蒂固。

 

人們只知道上國民小學是為了升入初中;

 

升入初中是為了升入高中;

 

升入高中是為了升入大學。

 

真正的教育意義,乃協助青少年適應社會的生活,反而被忽略了。

 

升學主義之外,另一項重大的弊端是形式主義的作祟。

 

人們只希望從教育當中,獲得裝飾性的知識--一張學校的畢業文憑;

 

至於正確的知識,實用的技能,生活所需的經驗,正確的人生觀與態度,則不認為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蔣公又指出,教育上的另一項重大弊端是教育的孤立主義。

 

學校與社會脫節,生活與教育背離,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材料,未能與社會生活經驗相呼應。

 

這些脫節的現象,都說明了教育上的孤立主義,在所多有。

 

蔣公以為我國教育向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施教的方針;

 

若能配合四育--德、智、體、群的實施,教育上的積弊方有矯治的可能。

 

因而,他主張將六藝教育的精神發揚出來;

 

把德、智、體、群四育結合起來,如此方有可能根絕教育上的積弊。

 

六藝四育的教育,具體地來說,就是使學生的生理與心理能夠健康;

 

倫理與道德生活,能夠實踐四維八德,力行互助與合作的美德;

 

家庭生活上,使學生能灑掃應對能有節;

 

職業生活上,使學生謀生技能精良,具有良好的服務態度;

 

公民生活上,使學生了解民主政治,養成民主習慣;

 

學習能力上,使學生具有表達思想與進修學術的能力;

 

另外,在休閒生活上,使學生能夠利用閒暇,具備保健、審美、快樂的知能與習性。

 

其次蔣公對於教育的分類,有著下列的區分,即兒童強迫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公民教育、職業生活教育、大學教育及成人教育。

 

為了使教育不再陷於升學主義、形式主義及孤立主義的積弊,蔣公在〔育樂兩篇補述〕中主張,教育的主要任務在於訓練各階層,各職業裡的服務人才,絕不使教育成為特權階級的裝飾品。

 

教育裡的活動,不論是講授、研究學習等,均應與各企業機關聯繫並結合成各種研究中心。

 

教育必須成為社會、政治、文化領導、服務、管理與屬職的人才養成來源,因而通才教育的實施是有其需要的。

 

〔育樂兩篇補述〕中,有關成人教育方面,蔣公特別提出勞動服務的教育活動。

 

這似乎是想破除我國傳統社會對勞動服務鄙視的一種糾正。

 

樂的問題與育的問題,在〔育樂兩篇補述〕中,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為,國民的身心能夠保持平衡,國民的情感與理智能夠保持和諧,都有賴於樂的問題的解決。

 

健全的國民,才能組成健全的民族,而健全的民族才能建設富強的國家的說法,國民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發展,至關重要。

 

就心理的康樂方面言,民生主義的政府,必須激勵文藝的創作,發揚文藝所表現的純真、優美的特質,進而積極鼓勵文藝作品,發揚民族文化精神。

 

至於音樂、歌曲、美術、電影、廣播、宗教等,均應注意到人心的振奮,情感的發抒、智德的促進、身心的和諧。

 

就身體的康樂方面言,民生主義的政府必須指導民眾養成健康的習慣。

 

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注重清潔、嚴守秩序、厲行節制。

 

國民體育方面則鼓勵個人參與各種運動,如射擊、駕駛、操舟、游泳、滑冰、國術、舞蹈等以鍛練身體,增進體能。

 

最後,全書的哲學架構,顯示甚多身心二元論及心物合一論的意涵。

 

此書在結論中指出,民生主義的建設需要物質條件及精神條件的支持。

 

前者指的是國家各項稅收的開發與制度的建立;

 

後者指的是國民社會道德的培養及國民知識與學問的提高。

 

民生主義的建設是要實現自由安全社會的建立,但是自由安全社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至。

 

這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

 

因此,由小康社會而後進入大同社會,便是實行三民主義的政府所應戮力以赴的使命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20:57 , Processed in 0.25584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