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理距離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1:3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心理距離說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心理距離說是瑞士出生的英國美學家布羅洛(EdwardBullough,1880~1934)所提出的美學主張;

 

他在一九一二年〔心理距離作為藝術的因素與美感的原則〕(PsychicalDistanceasaFactorinArtandanAestheticPrinciple)一篇文章中,提出心理距離說的四個基本概念。

 

1.距離太過(overdistance):即在觀賞者的主觀心理上,將藝術和現實人生相混淆,使人無法超脫現實利害,因感情衝動、情緒激動,無法克制而美感盡失。

 

2.距離不及(underdistance):即欣賞者並不理解藝術的內在涵義,或僅止於抽象化或普遍化的認識,以致無法產生切身之情,而將美感對象視為身外之物。

 

3.距離的矛盾(theantinomyofdistance):antinomy一字是邏輯用語,即「二律背反」之意。

 

這是指在美感經驗產生時,欣賞者將感情投入對象,使距離盡量縮小,以免「距離不及」;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任距離消失,以免「距離太過」。

 

故此時欣賞者與對象之間,一方面要有切身的主觀之情,另一方面又要維持非切身的適當距離,如此構成美感經驗上的二律背反。

 

4.距離的可變性(thevariabilityofdistance):心理距離是感情參與的程度,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因此會因人和因藝術媒材的種類而有異:(1)心理距離因欣賞者的感受力和藝術修養不同而有異。

 

對藝術感受力強的人,較不易距離不及;

 

而藝術修養高的人,較不易距離太過。

 

(2)心理距離因藝術媒材的種類不同而有異。

 

綜合藝術如電影、戲劇與現實人生較接近,較易距離太過;

 

純粹藝術如音樂、美術的作品,是由現實中抽離而成,較易距離不及。

 

心理距離說強調美感是無過無不及的中庸態度,並注重理智與情感的和諧,與美育所追求的目標一致,當可作為美育實施的理論基礎。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01:54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