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像教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所謂「心像」(image)是指把要記憶的資料想像成生動的畫面,也就是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視覺意象(visualimage),然後貯存在長期記憶中。
日常生活中,心像的使用情形並非罕見,例如:藉助想像描述家中擺設,回答別人的問路,甚至於作白日夢。
但是,並非所有的事物和概念均可形成心像。
一般而言,愈具體的事物愈容易引起心像,反之,抽象的資料則較難。
不少研究指出,語文材料的心像性(imageryvalue)是語文學習與記憶的一項重要中介變項,也就是說,愈能引起意象的材料,學得愈快,記得較牢。
有的研究甚至指出,它的影響遠勝於其他語文屬性,如意義性(meaningfulness)、聯結性(association)和熟悉性(familiarity)等。
心理學者白斐歐(A.Paivio,1969)嘗試以「雙重編碼理論」(dualencodingtheory)說明心像對語文學習與記憶的功用,他認為心像高的材料可以透過語文和非語文(即心像)兩種方式編碼,存入長期記憶,因而,回憶時便多了一條可以檢索提取的途徑。
上述研究發現不僅有助於日常學習環境,甚至可應用到教學領域內,由教師主動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圖像,展示給學生,並透過圖像進行教學,以便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影象(心像),增進記憶。
這種教學方式便稱之為「心像教學法」。
就科目而言,心像教學的使用不受科別的限制,社會、自然、語文、數學、作文等均可採用心像教學。
關鍵在於教材的本身是否能轉換成可想像的形式,學習的內容愈具體,愈容易形成心像。
一般而言,心像教學較適用於事實性的學習材料。
學習的材料如果是文字,進行心像教學時,可透過兩種方式轉換為心像。
1.直接轉換:直接將文字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畫成圖像,通常愈具體,可想像的概念事物,愈容易做到這種地步。
2.間接轉換:有些抽象的概念、事物,無法形成生動的畫面時,通常先轉換成具體、可想像的形式後,再間接製成圖像。
常見的方法有二:(1)透過諧音的方式轉換:把要記憶的文字,改變成聲音相似,但可想像的字。
(2)透過引申方式,或是象徵性的手法。
心像教學法的設計步驟如下:步驟一:決定主題及與主題有關的各項特徵。
步驟二:撰寫教學目標,設計隨堂考試方式。
步驟三:將有關主題之特徵逐一繪在一張紙上,作成投影片、幻燈片、或者是直接畫在教具用的厚紙板上。
其應注意之事項如下:1.與其將某一主題有關之特徵分別畫在不同的紙張上,倒不如將所有特徵畫在同一紙張上。
2.色彩並非絕對需要,目的應清楚明確。
3.插圖尺寸大小應注意。
4.心像圖來源如下:(1)教科書內之現有插圖。
(2)圖書館中兒童讀物或自然科學,人文社會學科刊物。
5.蒐集後處理方式:(1)以影印方式,蒐集所需圖片,並依需要予以增減,完稿後製成投影片。
(2)以照相機拍製成幻燈片。
步驟四:設法將主題名稱(例如:地點、人種等)用圖案表示出來,並和主題有關特徵同畫在一張紙上,其用意在聯結該主題名稱與其特徵,避免與其他圖片混淆。
步驟五:著手撰寫講稿或是故事,一方面呈現教材,另一方面指著相對應的圖案以提供學習輔導。
上課過程中,教師首先告訴學生教授的主題,並呈現用以幫助記憶主題名稱的圖案,按著,按邏輯順序,逐一呈現象徵不同特徵的圖案,並解說其涵意。
特徵與圖案間的聯結,目的在形成七像,使學生一看到圖,便能聯想到相對應的學習內容,圖案之間最好有邏輯順序,也就是說,最好能用一個圖案導出下一個圖案。
圖案係學習輔導方式之一,另一方式便足以集體口頭問答方式,分段複習心像圖,以便加深學生印象。
步驟六:撰寫教學前開場白,導引學習心向,內容包括:(1)單元目標。
(2)概述課文大意。
(3)說明並示範學習評量方式。
(4)指導如何善用心像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