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 HistoryofPsycholog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心理學史是研究心理學發展過程的一門學科。
心理學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的歷史雖然很短,淵源卻很久遠;
古希臘哲學家們以「元素」的觀點,探討宇宙萬物的本質如泰利斯(Thales,624~546B.C.),開放了「唯心」或「唯物」問題的討論,如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460~370B.C.),甚至已經有了「數量方法」的概念,如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80~490B.C.),可以說是西方心理學發展的根源。
後來希臘三哲對於人類心理現象的闡述,在心理學發展史上的地位更加重要。
如柏拉圖(Plato,427~347B.C.)的知識論,力主觀念世界的「實在」性,並且強調理性能力與個別差異的重要。
又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有關感官作用、觀念的聯結與記憶等問題的論述,是現代心理學相關研究的先驅。
在教父哲學時期,聖奧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主張個人內在的省察與聖靈的揭示作用,是獲得真理的重要法門。
他同時認為透過推理、記憶與意志等三種心靈作用,才能掌握「三位一體」的真意。
文藝復興以後,影響心理學發展的工要哲學家及其思想,如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R.Descartes,1596~1650),除了強調理性是知識的來源外,還主張位於大腦的心靈,與身體相互為用。
又如提出「心靈如白板」說法的洛克(J.Locke,1632~1704),反對先大觀念論,主張感官經驗是知識的主要來源。
他和詹姆士.彌爾(JamesMill,1773~1836)與約翰.彌爾(JohnS.Mill,1806~1873)等人,有關觀念或感覺經驗的聯結主張,對心理學發展的影響更為直接。
到了十九世紀中,神經生理作用、腦部功能、感官系統的作用與感覺強度的測量等方面的研究,已經著有成績,科學心理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逐漸成形。
一八七九年馮特(W.Wundt,1832~1920)在萊比錫大學設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不但使萊比錫成為當時研究心理學的「聖地」,也為他贏得「現代心理學之父」的美名。
馮特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在實驗室中,主要是以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覺經驗為題材,讓受試者經由「內省」(introspection)方法,描述當時的感覺經驗或感受,以便分析意識經驗的元素與元素間的關聯。
後來馮特的學生鐵欽納(E.B.Titchener,1867~1927),將心理學界定為以內省法和實驗法探討意識結構的科學,是為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另一方面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強調意識作用「川流不息」,無法分析為靜態的元素;
同時認為在面對各種刺激時,意識作用具有選擇性,每一項感覺經驗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心理學說與達爾文(C.Darwin,1809~1882)進化論的影響下,杜威(JohnDewey,1869~1952)與安傑爾(J.R.Angell,1869~1949)等人強調心理學的研究,必須重視意識對適應環境的功能,是為功能主義心理學(FunctionalPsychologyorFunctionalism)。
大約與馮德同時代的心理學家寇爾佩(O.Kulpe,1862~1915),不滿馮特等人「元素論」式的心理學研究,一八九六年在德國王茲堡(Wurzourg)另設一個心理實驗室,採取比較整體性的研究途徑,探討思考、判斷、與記憶等問題是為玉茲堡學派(WurzburgSchool)。
後來魏泰默爾(M.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Kohler,1887~1967)、與柯夫卡(K.Koffka,1886~1941)等人在研究知覺現象時,也特別強調意識經驗具有整體性,無法經由分解的方式加以探討,是為完形心理學(GestaltPsychology)。
在聯結論的研究發展方面,首先有德籍心理學家耶賓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以無意義音節探討聯結強度與記憶問題。
其次是俄籍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P.Pavlov,1849~1936)以狗流口水的自然生理反應,研究個體對於環境刺激的制約行為。
後有美籍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以餓貓逃脫「迷箱」(PuzzleBox)的「嘗試錯誤」行為實驗,發展出所謂的效果律(LawofEffect),也就是能滿足需求的反應方式,比較可能重複出現。
另外反對內省法與意識問題研究的華生(J.Watson,1878~1958),力主心理學研究應以可觀察的行為為題材,以行為的預測與控制為目的,並強調所有的行為,都是在環境的刺激下,經由制約過程學習而來,是為行為主義(Behaviorism)。
後來郝爾(C.L.Hull,1884~1952)所建立的學習理論,強調刺激與反應聯結的中介變項(如驅力)的重要。
另外施金納(B.F.Skinner,1904~1990)則強調增強方式對於制約學習的重要性。
至於佛洛依德(S.Freud,1856~1939)創始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主要是由對心理病患的臨床研究,探討生理性本能、潛意識作用與早期生活經驗對個人的影響。
不過出身於佛洛依德陣營的容格(C.G.Jung,1875~1961)、阿德勒(A.Adier,1870~1937)、杭妮(K.Horney,1885~1952)、弗洛姆(E.Fromm,1900~1980)、蘇利文(H.S.Sullivan,1892~1949)、艾利克森(E.H.Erikson,1902~1979)等人,大多反對性本能決定論,強調意識作用、人生全程發展、與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是為新佛洛依德學派(Neo-Freudianism)。
一九五○年代左右馬士洛(A.Maslow,1908~1970)與羅吉斯(C.Rogers,1902~1987)等人,基於心理分析理論對於人性的看法過於悲觀,而行為主義學派又把人看成太機械化,因而主張以正常人為對象,探討人的主觀經驗與價值系統,並強調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與實現自我的動機與潛能,形成心理學第三勢力(thethirdforce),即為人文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ogy)。
另外一九五○年代起在電腦科學、語言學與神經心理學等方面發展刺激下,注意、知覺、記憶、期望、想像、思考、推理、與創造等認知心理學問題的研究與實時具進,影響擴及動機研究、社會心理學、心理病理學、諮商與輔導等領域。
雖然百年來科學心理學的發展,看似理論學派分立,但並非意味所有的心理學問題,都可以加以歸類。
同時隨著心理學發展的日漸進步,時至今日各個理論學派問的界限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儘管當代心理學家的研究難免仍有各自的觀點,但大多強調彼此都有不可忽略的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