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學】 Psychophysi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心物學是由德籍物理學家費希納(G.T.Fechner,1801~l887)所創用,這一門稱得上是最早的科學心理學,旨在探討個體對於環境中各種能量刺激(如聲、光、熱等)的反應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確定感覺經驗(如聽覺、視覺、溫覺等)與特定刺激與強度間的函數關係。
心物學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天文學家希巴契(Hipparchia,160~120B.C.),曾發明一種星光量尺(theStellarmagnitudescale),將可見星光亮度畫分為六個等距,後來經英國天文學家波葛森(N.R.Pogson,1829~1891)進一步發展為一種對數關係量尺。
基於星有可見與不可見的差異,赫爾巴特(J.F.Herbart,1776~I841)提出感覺閾(Threshold)的概念,將這個感覺經驗的測量問題引進心理學。
有關各種刺激進人感覺閾後的感覺強度問題,德籍生理學家韋伯(E.H.Weber,1795~1878)曾經強調可以感覺的刺激強度差異量(△I)與特定刺激的強度(I)成走比(c)關係,就是世稱的韋伯分數費希納在一八六○年出版的〔心物學要素〕(ElementsofPhychophysics)一書,將韋伯分數進一步修改為:R=κlogI,稱費希納律(Fechner'sLaw),強調感覺強度(R)與刺激強度(I)的共變是一種對數關係。
不過另一位物理學家普列托(J.A.F.Plateau,1801~l883),卻以指數函數說明人對於亮度的感覺強度,後來司帝文司(S.S.Stevens,1906~1973)並以實驗證明各種感覺強度(A),與刺激強度(I)間的指數函數關係。
除了感覺強度的測量問題外,心物學也探討感覺訊息的偵測過程與感覺系統的傳播功能等問題。
如有關感覺訊息偵測論(SignalDetectionTheory)的研究顯示,個體對於刺激的反應,不但受到感覺敏銳度的影響,決定方式與反應偏向(ResponseBias)也是重要的因素。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