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一般所謂「心學」,是指宋明理學中,由陸象山而陳白沙而王陽明一系發展之聲。
所以在廣義的理學中,又粗分理學和心學兩大系,分別由程伊川、朱子和陸象山、王陽明作代表。
心學和理學最大的區別是:理學以理為本,不主張「心即理」,只說「性即理」,修養工夫重視即物窮理,由物理而明心之理。
心學以心為本,不只說「性即理」更主張「心即理」,修養工夫重視反求本心,先立其大,認為恢復心體,則天理自明。
心學的特色,是肯定作為本體的心,此心體不僅是道德倫理的根據,也含著宇宙的根本原理、絕對精神或最高價值。
先秦諸子中,孟子首先給予心崇高的地位,認為人的本心成良心是善的,含著仁義禮智各種道德。
所以孟子主張反求本心、存心、養心、擴充心的四端。
他視「心」為大體,主張「先立乎其大者」。
他提出由盡心而知性、知天,已承認心性與天,有關聯性或同質性。
孟子學可視為心學的濫觴。
北宋理學家中張橫渠發揮孟學,而提出「大心」之說。
程明道也說:「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廣大無垠,萬善皆備,欲傳聖人之道,擴充此心焉耳」。
又說:「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
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
(〔宋元學案.明道學案上〕)邵康節也說:「心為太極。」
「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于心也。」
(〔宋元學案.百源學案〕南宋初期理學家胡五峰繼續弘揚心學,提出「心無死生」之說,他說:「天地之間莫不以欲為事,而心學不傳矣!」
(〔知言〕)這大概是「心學」一詞在理學中首次的出現。
陸象山是心學大師,提倡「心即理」,而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象山年譜〕)象山之學,上接孟子心傳,以「萬物皆備於我」為其思想的出發點,發揮了「心即理」的根本理論,使心學發揚光大。
以後更由於王陽明的大力鼓吹,在我國哲學史上掀起高潮。
從整個心學的發展史來看,象山心學實居於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
象山在心學上所建立的基礎,是後來心學開展的先導,而光大象山心學遺緒而集其大成者,則為陽明。
象山認為「天」所賦予我們與天無殊的這個「心」,並不是某些得天獨厚的人的專利,而是人人皆有的,如象山說:「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象山又說:「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陽明將象山心學發揚光大,說明人心與道心,並無二心;
心之本體純粹至善,便謂之「道心」,順氣質欲念而發,便謂之「人心」,如陽明說:「心之本體,即是性。」
乃從「心即理」推衍到「性即理」。
另象山尚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陽明亦認為讀書必須在心體上用功,一脫離心體,就沒有聖賢學問,沒有生命的真理。
所以心體就是學問之根本,六經中千言萬語,不過為這心體作多方面的闡發印證而已。
明代心學由陳白沙首倡,他的「心學法門」主張求得虛明靜一者為此心之主。
在工夫上由靜坐而見心體,進而在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
心學至王陽明而大成。
他在〔象山文集序〕劈頭就說:「聖人之學,心學也。」
陽明以良知為心之本體,主張心即理、心外無物,要人求理於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他的心學並非否定外物,而是反對不返求本心,徒然在事物上求理。
他以天地萬物與人為一體。
心體即是天,無知無不知、亙古亙今、無始無終,是造化的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充塞天地之間。
所以作為道德原理的本心,也是宇宙的原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