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像】 MentalImag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心像是意識中形成的一個圖形,可代表某個人,也可以代表某種事物,有時義同意象(image)。
心像是一種知識表徵的方式,比起命題(proposition)的表徵方式,心像是一種類比表徵(analogrepresentation);
命題則是離散表徵(discreterepresentation)。
由於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心像在短期記憶對空間訊息的表徵特別重要。
許多研究指出:人們需要巧妙操作空間的訊息時,常會不自覺地使用心像,心理移轉(mentalrotatio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心像對具體名詞(concretenoun)的記憶特別有幫助。
心像可視為是心裡的圖畫或景物,但與實際的圖畫或景物不同;
心像缺乏細節的內容。
心像也可以超越外界的實質性。
如可以想像水泥牆裡藏著一棵白菜,而形成一幅心像;
或想像自由女神頂著一部鋼琴,而形成一幅心像。
基本上,心像是心理運作的結果;
個人可以透過努力,而形成一幅與客觀外在世界不盡相符的心像。
不過這種心像的能力並不排除外界事物留存在長期記憶系統裡的影響。
若以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來看,心像與嬰兒早期發展的知覺對照,似乎在第二年的中期,和象徵遊戲、延宕模仿以及語言一起出現。
依照皮亞傑的說法,心像如同所有的表徵功能,是從模仿中發展出來,且當想像的物體消失不見時,展現內在化的複製功能。
但心像並非是現實的正確拷貝,心像是知識的工具,因而它們是依附著認知功能的。
心像的發展與智能的關係密切。
心像位於知覺與智力之間,屬於居中的位置。
心像作為思考的表徵工具,使得重新建構過去(複製意像,reproductiveimages)與預期未來行動和轉變的影響(預期意象,anticipatoryimages)成為可能。
皮亞傑與殷赫德(B.Inhelder)以及大約三十個研究者一起工作,執行許多獨創性的實驗,研究複製的與預期的意象,他們發現心像可能是靜態的(static)或動態的(kinetic,涉及移動),或可能包括一種轉變。
人類在認知發展的歷程中,有三種表徵經驗的方法,即動作、心像和語言,它們是依次逐漸發展出來的。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記憶結構包含了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其中感覺記憶對刺激只保留相當短暫的印象,這印象包括影像和聲音等,而影像的記憶就是個人對事物形成的心像。
心像常被用來協助記憶訊息,如位置法、宇鉤法、關鍵字法等。
位置法是利用心像將所要記憶的訊息與自己熟悉的空間或場所來產生聯結,在回憶時則依自己熟悉的空間位置來回想記憶的訊息;
字鉤法基本上是讓學生選擇一組自己熟悉的兒歌或押韻的詞,然後將真正要學習的材料用心像和這首兒歌或詞產生聯結;
關鍵字法則用來學習第二外國語時效果最好。
在運用心像以幫助學生記憶時,如果允許學生自己形成心像時,其效果最好,稱之為實驗者誘發心像;
如學生年紀較小,則以實驗者設計好的策略來建立心像,稱之為實驗者外加心像。
通常教導學生運用心像來記憶時,大多是由實驗者外加心像開始,逐漸讓學生自行運用策略來建立心像,最後達到實驗者誘發心像的地步。
在心像的研究中,有一種較少見的情形,稱為「遺覺心像」或「全現心像」(eideticimagery),亦即個體有如照相機一般的能將視覺訊息清晰地持續一段時間,即使視覺訊息消失,他們也能如正在看著這個訊息般的說出訊息中的細節。
這種現象過了青春期以後就較為罕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