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一貫道」正式以宗教團體的組織型態在人間傳道,當是起源於清朝順治年間(1644~1661),黃德輝在江西廬山領受師命,接緒儒釋道三大教之心法,開創「先天道」。
直至光緒十二年(1886),劉清虛承命為十六代祖時,正式將道門稱為「一貫道」,這是現在「一貫道」名稱的由來。
因「一貫道」淵源於「先天道」,故也簡稱「天道」,意即返還先天故我家鄉的妙道。
一貫道早期的傳道活動,大都局限在中國大陸數個省分,迨至十八代祖張天然時期,始將道務推展至全中國大陸,甚至臺灣。
臺灣一貫道係光復後,由上海、天津、東北等地傳入;
在大陸淪陷後,臺灣便成為一貫道的傳道中心,近五十年來,不僅傳遍全臺澎金馬,並開拓至四十多個國家(當地均有常設性的道場),且正持續地向世界各國開辦道務。
而在臺灣有數以百萬計的道親,也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三月五日聯合發起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並將於近年內籌組「世界一貫道總會」。
一貫道在近三百餘年來的傳承開展中,均秉持著傳道宗旨-「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聖佛心法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雖然長期受囿於閉塞環境,走得相當艱辛,但是歷來祖師大德及道親們為實踐傳道宗旨的努力,並末稍懈;
尤其著力於下列事項:1.提倡世界大同:揭示人類出於一源,靈性為先天所賦,同屬一母之子,應不分國籍、種族,互愛互助,和睦相處,建立世界永久之和平,以實現[禮運大同篇]之理想。
2.復興中華文化:一貫道道場平素除宣講經書外,亦傳習固有文化技藝,使道親由修心養性,為人處世,怡情益智,強健體魄及探究人生真諦、天地造化奧祕中,體驗我固有文化之博大精深。
近年來為使文化之宏揚能普及深入,普設文教公益基金會,興辦各類文教及公益活動。
3.恢宏固有道德:揚倡固有倫理道德,尤其注重孝道之宏揚,以期從家庭的健全做起,帶動社會風氣的改善。
4.闡發大道真理,渡化眾生:以聖音法雨滋潤眾生,開放其智慧,解除其心靈之疾苦,進而使其了徹聖賢仙佛之本心,以期借假修頁,達本還源。
5.提倡天然素食:勸化世人慈悲為懷,清口茹素,戒殺放生,去除戾氣,發揚善德,提升人類的光明面。
6.改善民俗,節約祭典:一貫道道場布置惟求清靜雅潔、莊嚴肅穆,道親惟以清香素果獻供,虔誠叩首禮佛,其修持則以內聖外王為工夫,至善成聖為境界,摒除迷信怪異之色彩及鋪張浪費之舉動。
7.創辦公益慈善事業:一貫道不僅重視道務之拓展,且致力於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有史料可稽,較具代表性的是清同治年間創設明善堂慈善機構分布各地,興學救難,濟困扶危。
近數十年來,在國內外普設各種慈善公益基金會,為行善濟世而耕耘奉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