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正確對待中醫學術中的陰陽五行】
第一種情況是:
陰陽、五行確實概括了許多客觀存在的事物,反映了事物的互相聯聯繫、互相制約的規律性,它和事物是辯證的統一,它不是唯心論,而是樸實的唯物論,因而它不應該被否定,而應該被整理提高。
比如說,一般的「陰陽」,它代表同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方面或階段,「陽」指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有力的、發揚狀態的,外在暴露的、興奮樂觀的等現象或本質而言;
「陰」指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消極無力、抑制狀態的、內在潛伏的。
悲觀消沉的等現象或本質而言。
像這樣一般性的「陰陽」既然是客觀存在的,那有什麼理由被否定呢?
具體的「陰陽」如在解剖生理方面,皮膚肌表屬陽(外在暴露的),內臟屬陰(內在潛伏的),軀體的外側為陽、背部為陽,軀體的內側及胸腹部為陰:
在病因方面,風、暑、火邪為陽,寒、濕邪為陰;在病狀衣面以具有發揚狀態為陽證,以具有消沉狀態的為陰證;在病的發展過程中,前一階段為陽、後一階段為陰。
像這樣具體的陰陽也是客觀存在的,它概括了事物的本質,使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更能掌握本質,又有什麼理由被否定呢?
關於五行也和陰陽一樣,它也概括了部分事物間互相聯繫和互相制約的規律性。
此如說中醫稱由於精神憂鬱所引起的消化障礙為「木(精神活動)剋土(消化道)」;
稱肺病慢性階段、消化失職而需要健胃強壯為「培土生金(肺)」;
稱補充大量滋養性物質以緩和某些過度亢奮狀態為「壯水(營養性質)之主以制陽光」;
稱必興奮強壯挽救某些虛脫症狀為「益火(興奮強壯)之原,以消陰翳」,類似這樣的五行,字面上盡管看不順眼,但它概括了實際事物的內容,有物質作基礎,還是科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