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舞】 NiShangYüIWu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唐代著名的法曲舞蹈。
自玄宗朝(西元712∼西元755)興起,為獨舞形式,以明皇寵妃楊玉環最為著名,另妃之侍兒張雲容也擅長之。
經天寶之亂(西元755)舞並未失傳,代宗(西元762∼西元779)和憲宗(西元805∼西元820)宮廷皆曾演出此舞,唯舞者的服飾稍有不同;
文宗(西元826∼西元840)命馮定重制,於開成元年(西元836)教坊進「霓裳羽衣舞」已非天寶舊時之姿態,以十五歲之下舞童三百人表演大型的群舞,宣宗(西元846∼西元859)時宮中動用數百名宮女表演。
其表演形式雖有變更,然長達一百五十年間宮廷未曾停止排演;
服飾雖也所有改變,可是舞者著「羽衣」而舞之特色,則未曾更動。
因為羽服的製作不易且昂貴,非尋常百姓之家能力所及,只流行於皇室貴冑間。
又由於《霓裳羽衣舞》之技巧很高,只教宮中的梨園子弟,其曲譜也唯有功臣方得獲賜,故晚唐時舞已鮮為人知。
所剩之歌與樂,亦未能延續很長的時間,五代南唐後主李煜(西元961∼西元975)的昭惠皇后曾得到殘譜,即不言有舞,北宋(西元960∼1127)教坊譜也無舞,宮廷隊舞之女弟子隊舞《拂霓裳》與《霓裳羽衣舞》之原貌已相去甚遠矣,歐陽修《六一詩話》:「霓裳曲今教坊尚能作其聲,其舞則廢而不傳矣。」
;
南宋(1127∼1279)內人亦只有歌而無舞。
宋代所保存的霓裳曲譜實也不全,收錄於姜夔《白石道歌曲》者係「霓裳中序第一曲」矣。
「霓裳羽衣」是先有曲再有舞蹈,其樂之來源,歷來眾說紛紜:有說是河西節度使所獻,《新唐書》卷二十二:「河西節度使楊敬忠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白居易《和元微之霓裳羽衣舞歌》自注《樂苑》:「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造」;
有說是由「婆羅門曲」所改編,《唐會要》卷二十三〈天寶供佛曲〉載:「天寶十三載婆羅門改霓裳羽衣」;
又有說是唐明皇所創,劉禹錫《唐詩記事》卷三十九:「開元天子萬事足,惟者當時光景促,三鄉驛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
再有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三:「霓裳羽衣曲,說者多異,予斷之曰,西涼創作,明皇潤色,又易美名」。
今一般皆言明皇創作「霓裳羽衣」的散序部分,將楊敬述所獻之「婆羅門曲」吸收加以潤飾做舞曲的後半段。
因其曲清麗悠揚屬梨園法部,宋陳暘《樂書》:「法曲興自于唐,南聲始出于清商部,太宗破陣樂,……明皇赤白桃李,皆法曲尤妙者。
其餘為霓裳羽衣……之類,不可勝記」。
「霓裳羽衣」舞曲的結構龐大嚴謹且富變化,屬大曲型式,結合了音樂、舞蹈和詩歌遞次相疊表演的大型樂舞套曲。
舞蹈是依著樂曲「散序」、「中序」、「入破」等排列順序而創作。
首先由器樂演奏,以鐃鈸、鐘罄、簫箏、琵琶等清淡優雅的樂音展開緩慢抒情的「散序」,繼之曲入慢版,以歌唱為要的「中序」,漸而引出翩翩舞者;
再至快版,以舞蹈為主的「入破」,舞者按著音樂節奏的變化而舞,時而婆娑曼舞,時而急速快旋,最後進入「法曲」尾聲特有的「解音」,舞蹈在極快速的旋轉中達到高潮,音樂戛然而止,舞蹈亦適時地隨之靜止。
《霓裳羽衣舞》運用剛柔並濟,緩急交錯的變化,於動靜對比間所形成獨特美感,是唐代「法曲」中,最具代表性之舞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