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0-6 20:10 編輯
【以逸待勞】
詞目:以逸待勞
拼音:yǐyìdàiláo
注音:ㄧˇㄧˋㄉㄞˋㄌㄠˊ
相似詞:靜以待敵,養精蓄銳,以整待亂相反詞疲於奔命,處處挨打。
出處:以逸待勞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四計。
原文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此計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方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
在作戰中,「以逸待勞」就表現在自己養精蓄銳,待敵疲勞混亂時,乘機出擊取勝。
來自《孫子·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又《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原意是說,凡是先到戰場面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
FROM: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asp?title=以逸待勞&variant=zh-tw
釋義:逸:安閒;
勞:疲勞。
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例句:他踞了碉樓,以逸待勞,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英譯:Towaitateasetilltheenemyisexhausted.waitingatone’seasefortheexhaustedenemy.
引用:http://idiom.wlps.kl.edu.tw/?id=1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