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隰草部地黃四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5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隰草部地黃四一

 

 

●生地黃,味苦甘,氣涼。

 

氣薄味厚,沉也,陰也。

 

鮮者更涼,乾者微涼。

 

能生血補血,涼心火,退血熱,去煩躁骨蒸,熱痢下血,止嘔血血,脾中濕熱,或婦人血熱而經枯,或上下三消而熱渴。

 

總之其性頗涼,若脾胃有寒者,用宜斟酌。

 

熟地黃,味甘微苦,味厚氣薄,沉也,陰中有陽。

 

[本草]言其入手足厥,少陰經,大補血衰,滋培腎水,填骨髓,益真陰,專補腎中元氣,兼療藏血之經。

 

此雖泛得其概,亦豈足以盡是之妙。

 

夫地黃產於中州沃土之鄉,得土氣之最厚者也。

 

其色黃,土之色也。

 

其味甘,土之味也。

 

得土之氣,而曰非太陰,陽明之藥,吾弗信也。

 

惟是生者性涼,脾胃喜煖,故脾陽不足者,所當慎用。

 

至若熟則性平,稟至陰之德,氣味純靜,故能補五臟之真陰,而又於多血之臟為最要,得非脾胃經藥耶?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氣與血耳,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

 

●補氣以人參為主,而耆朮但可為之佐;補血以熟地為主,而芎,歸但可為之佐。

 

然在耆,朮,芎,歸,則又有所當避,而人參,熟地,則氣血之必不可無。

 

故凡諸經之陽氣虛者,非人參不可;諸經之陰血虛者,非熟地不可。

 

人參有健運之功,熟地稟靜順之德。

 

此熟地之與人參,一陰一陽,相為表裏,一形一氣,互主生成,性味中正,無逾於此,誠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矣。

 

凡諸真陰虧損者,有為發熱,為頭疼,為焦渴,為喉痺,為嗽痰,為喘氣,或脾腎寒逆為嘔吐,或虛火載血於口鼻,或水泛於皮膚,或陰虛而泄利,或陽浮而狂躁,或陰脫而仆地。

 

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

 

陰虛而水邪泛濫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且猶有最玄最妙者,則熟地兼散劑方能發汗,何也?以汗化於血,而無陰不作汗也。

 

熟地兼溫劑始能回陽,何也?以陽生於下,而無復不成乾也。

 

然而陽性速,故人參少用亦可成功;陰性緩,熟地非多難以奏效。

 

而今人有畏其滯膩者,則崔氏何以用腎氣丸而治痰浮?有畏其滑濕者,則仲景何以用八味丸而醫腎泄?有謂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者,則陰陽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須,缺一不可,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內經]曰:精化為氣,得非陰亦生陽乎?孰謂陽之能生,而陰之不能長也。

 

又若制用之法,有用薑汁拌炒者,則必有中寒兼嘔而後可;有用砂仁制者,則必有脹滿不行而後可;有用酒拌炒者,則必有經絡壅滯而後可。

 

使無此數者,而必欲強用制法,是不知用熟地者正欲用其靜重之妙,而反為散動以亂其性,何異畫蛇而添足。

 

今人之即欲用之補陰,而必兼以滲利,則焉知補陰不利水,利水不補陰,而補陰之法不宜滲。

 

即有用之補血,而復疑其滯膩,則焉知血虛如燥土,旱極望雲霓,而枯竭之陽極喜滋。

 

設不明此,則少用之尚欲兼之以利,又孰敢單用之而任之以多?單用而多且不敢,又孰敢再助以甘而盡其所長?是又何異因咽而廢食也。

 

嗟,嗟! 熟地之功,其不申於時用者久矣,其有不可以筆楮盡者尚多也,予今特表而出之,尚祈明者之自悟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6 06:04 , Processed in 0.2031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