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生肌收口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16: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外科鈐上生肌收口附成漏證二十一

 

 

●陳良甫曰:癰疽之毒有淺深,故收斂之功有遲速,斷不可早用收口之藥,恐毒氣未盡,後必復發,為患匪輕。

 

若癰久不合,其肉白而膿少者,此氣血俱虛,不能潮運,而瘡口冷澀也。

 

每日用艾葉一把煎湯,避風熱洗,及燒松香煙薰之,或用豬蹄湯洗之,更以神異膏貼之,必須守禁調理,否則不效。

 

又曰:脈得寒則下陷,凝滯肌肉,故曰留連肉腠,是為冷漏,須溫補之。

 

●丹溪曰:諸經惟少陽,厥陰之生癰者宜須防之,以其多氣少血也。

 

血少則肌肉難長,故瘡久未合,必成敗證。

 

苟反用驅利毒藥,以伐其陰分之血,禍不旋踵矣。

 

立齋曰:肌肉者,脾胃之所主;收斂者,血氣之所使,但當純補脾胃,不宜泛敷生肌之劑。

 

夫瘡不生肌而色赤甚者,血熱也,四物加山梔,連翹。

 

色白而無神者,氣虛也,四君加當歸,黃耆。

 

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四物加參,朮。

 

膿水清稀者,氣血虛也,十全大補湯。

 

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中益氣湯。

 

煩熱作渴,飲食如常,胃火也,竹葉黃耆湯,不應,竹葉石膏湯。

 

熱渴而小便頻數,腎水虛也,用加減八味丸料煎服。

 

若敗肉去後,新肉微赤,四沿白膜者,此胃中生氣也,但用四君子湯以培補之,則不日自斂,若妄用生肌之藥,餘毒未盡而反益甚耳。

 

殊不知瘡瘍之作,由胃氣不調;瘡瘍之潰,由胃氣腐化;瘡瘍之斂,由胃氣榮養。

 

東垣云:胃乃發生之源,為人生之本。

 

丹溪亦謂治瘡瘍當助胃壯氣,使根本堅固。

 

誠哉是言也,可不慎歟。

 

又曰:若肌肉傷而瘡口不斂,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胃。

 

若氣虛惡寒而瘡口不斂,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

 

若血虛發熱而瘡口不斂,用四物,參,朮以滋肝脾。

 

若膿多而瘡口不斂,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以養血氣;如不應,但用四君,歸,耆以補脾胃;更不應,乃屬命門火衰,急用八味丸以壯火生土。

 

若脈數發渴者難治,以真氣虛而邪氣實也。

 

又曰:生肌之法,當先理脾胃,助氣血為主。

 

若氣血俱虛不能生者,當用托裏之劑。

 

若有風寒襲於瘡所不能生者,宜用豆豉餅灸之。

 

若流注頑瘡,內有膿管,或瘀肉,或核,須用鍼頭散腐之,錠子尤妙。

 

如背瘡杖瘡湯火瘡大潰,當用神效當歸膏,則能去腐生新止痛,大有神效。

 

又曰:癰疽潰後,毒盡則肉自生。

 

常見世之治者,往往用龍骨,血竭之屬以求生肌,殊不知餘毒未盡,肌肉何以得生,氣血既虛,龍,竭豈能得效。

 

設若膿毒未盡就用生肌,則反增潰爛,壯者輕者不過復潰,或遲斂而已,怯者重者必致內攻,或潰爛不斂,反致危矣。

 

又曰:凡瘡瘍成漏,皆因元氣不足,營氣不從。

 

陽氣虛寒,則寒氣逆於肉裏,稽留血脈,腐潰既久,即成是患。

 

故凡治不足之證,於其初患,便當內用參,耆,歸,朮溫補脾胃,外用桑枝熨接補陽氣,使自消散。

 

若久而不能成膿,亦用前二法補助以速之。

 

若膿既成而不潰,用艾於當頭灸數炷而出之,卻服十全大補湯。

 

患者又當慎起居,節飲食,庶幾收斂。

 

若用冷鍼開刺,久而內出清膿,外色黑黯,或誤用生肌散速其口斂,反束其邪,必成敗證。

 

●諸瘡患久成漏,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

 

若無歹肉者,法用炮附子去皮尖為細末,以唾津和為餅如三錢厚,安瘡上以艾炷灸之,漏大艾亦大,漏小艾亦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令痛,乾則易之,每灸一二十壯不論。

 

灸後貼以膏藥,隔二三日,又如前再灸,更服大補氣血之藥,直至肉平為度。

 

或用炮附子切片三分厚灸之亦可。

 

或用江西淡豆豉為餅,多灸之亦效。

 

若瘡久成漏,外有腐肉,內有膿管,不能收口者,以鍼頭散和作細條入口內,外用膏藥貼之,待膿管盡去,自然漸平收口;或先用灸法,數日後用此藥;亦可仍內服十全大補等藥。

 

●郭氏灸法:瘡疽久不收斂,及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用白,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安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後隔四五日用藥錠,鍼頭散等藥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

 

●一男子年逾二十,稟弱,左腿外側患毒,三月方潰,膿水清稀,肌肉不生,以十全大補湯加牛膝,二十餘劑漸愈,更以豆豉餅灸之,月餘而痊。

 

一婦人左臂結核,年餘方潰,膿清不斂,一男子患貼骨癰,腿細短軟,瘡口不合,俱用十全大補湯,外以附子餅及貼補藥膏,調護得宜,百劑而愈。

 

大凡不足之證,宜大補之劑兼灸,以補接陽氣,祛散寒邪為上。

 

京師董賜年逾四十,胸患瘡成漏,日出膿碗許,喜飲食如常,以十全大補湯加貝母,遠志,白斂,續斷,灸以附子餅,膿漸少,謹調護,歲餘而愈。

 

薛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22:04 , Processed in 0.1250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