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易學歷代聖賢-宋代時期】
陳 摶 871~989
五代宋初道士和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今安徽人毫縣)人。
早年讀諸子百家之言,有展翅青雲之志。
著《指玄篇》八十一章。其易學特徵為以圖式解易。
所提出的易學圖式,包括象和數兩方面的內容,為宋代象數之學和圖書學派的創始人。
徐子平
五代宋初人,在唐代李虛中推命術的基礎上,系統地完善了推命術的理論,發明了“四柱”預測術。即“子平術”。
由於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人生觀以及樸素的辯證真理。
浸透了華夏文化的基因,因此而世代相傳長盛不衰。
種 放 956~1016
北宋易學家。
字明逸(一作名逸),自號雲溪醉候。
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
《宋史朱震傳》李之才的卦變說,劉牧的河洛之學,邵雍的先天學,均與種放有淵源關係,著有《退士傳》。
穆 修 979~1032
北宋文學家,易學家,字白長,蔡州汶陽(今山東汶上)人。
徙居蔡州(今河南汝南)。
據傳,邵雍、周敦頤,與二程易學,均與穆修有師承關係。著有《穆參軍集》。
許 堅
北宋江左(指長江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等地)人。
有異術,精易學。
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
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範諤昌,諤昌傳劉牧。
李之才
宋初易學家。
字挺之,宋史作青社人,屬陳摶圖書學派。
其易學主卦變說,有變卦反對圖、六十四卦相生圖傳後世。
歐陽修 1007~1072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易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其易學觀點以評論人事為主,認為其易學具有重人事而輕天道的傾向。
對《周》經文個別文字的解釋,對物極必反的論述,對《系辭》等傳的質疑,在易學史上有其歷史地位,對南宋功利學派和清代漢學家的易學都起了重要的影響。
劉 牧
北宋中期著名易學家。字先之。
衢州(今浙江衢縣)人。
舉進士第,調州軍事推官,及范仲淹撫河東,舉牧可治劇,為兗州觀察推官,累官荊湖北路轉運判官。治易以講河圖、洛書聞名。
提出圖九書十說,並對這兩個圖式作了理論的解說,是對陳摶龍圖易的進一步發展,在宋易哲學史上影響頗大。
其易學著作有《易數》
引用:http://www.iccia.com/yxzj/html/?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