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腳氣論治共八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5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腳氣論治共八條

 

 

1.腳氣之病,實三氣之所為也,然亦有虛實之異。

 

又腳氣本為壅疾,古云忌用補劑,然必下元不足及陽明之氣有虧者,而後邪氣得以犯之,此其中亦有虛證。

 

總之,凡治此者,只因證施治,則萬全也。

 

但察其因於表者,以發散為主,因於裏者,以疏利為主。

 

外因者多寒濕,宜用溫熱;內因者多濕熱,宜用清涼。

 

若元氣本虛,及病久致虛者,必當培補下元,不得以忌補之說為拘也。

 

2.腳氣初起,無非濕滯,如無他證兼見,而身體重著者,單宜治濕,以分利為主。

 

凡腳膝中濕,或腰腿痠疼,重著腫痛者,宜除濕湯,不問久近乾濕,并可用。

 

若腳膝痠軟重著,而胃氣不清,或見噫氣吞酸脹滿者,平胃散。

 

若腳氣浮腫而兼泄瀉者,宜五苓散,或胃苓湯。

 

3.寒濕外侵致成腳氣者,十居六七,其證疼痛拘攣,惡寒清厥,脈多弦細,治宜以溫經除濕為主。

 

是以古人治此之法,大抵熱藥多,寒藥少,故每用麻黃,川烏,桂,附,乾薑之屬。

 

<內經>曰:濕淫於內,治以苦熱。

 

正以烏,附,麻黃走而不守,故能通行經絡,乾薑,官桂辛甘大熱,故能助陽退陰,清濕既除,病無不愈。

 

凡感寒濕雨水,或四氣流注,致成腳氣,腫痛不可忍者,宜雞鳴散,如神。

 

若寒濕內侵,陽虛陰盛,胃氣不強,經氣不行,頑木浮腫,或疼痛不用者,獨活湯。

 

若寒邪入腹,喘急疼痛,或筋急上衝悶亂,危急欲絕者,茱萸丸,或茱萸木瓜湯。

 

若寒濕在經,血脈不和,腰腳筋骨痠軟無力,或拘攣疼痛,脈弱而澀者,酒浸牛膝丸。

 

若寒濕壅腫,氣滯不行,或冷或痛者,立效散。

 

若寒濕兼風者,如五積散,小續命湯皆宜用,詳具後條。

 

4.濕熱內蒸致成腳氣者,多因酒食不節,其證必煩熱多渴,脈見滑數,二便或多不利,治宜利濕清火為主。

 

若濕熱下壅,足脛腫痛不消者,防己飲加減治之;或蒼朮黃檗丸,或二妙散,或加味二妙丸,俱妙。

 

若濕熱氣壅,上衝胸腹,煩渴悶亂,頭痛口乾者,<活人>犀角散。

 

若濕熱流注經絡,肢節煩疼,肩背沉重,手足遍身疼痛熱腫者,當歸拈痛湯。

 

若感冒暑濕,肢節疼痛,身熱口渴,小便赤澀,氣虛氣促者,清暑益氣湯。

 

若肝腎陰虛血熱,腳瘠疼痛,行止艱難,小水不利者,續斷丸。

 

5.腳氣有壅滯氣逆者,其證必喘滿氣急,上攻心腹,甚至危急可畏,治宜行滯降氣為主。

 

凡腳氣上衝心腹,喘急不得眠臥者,紫蘇散,檳榔湯,或加減檳榔湯,甚者四磨飲。

 

若腳氣喘急,腹滿腳腫者,桑白皮散,或木通散。

 

若腳氣臍下氣升,衝心煩悶者,木香散,或檳榔散。

 

若腳氣心胸壅悶,嘔逆多痰不食者,半夏散,或紫蘇湯。

 

若浮腫,心腹痞悶,小水不利,大腹皮散。

 

6.風濕合邪而為腳氣者,其證必兼外感,而或為寒熱往來,或為喘欬氣急,或流走無常,或筋骨疼痛,治宜以散風除濕,通行經絡為主。

 

若感四時風疫風濕,或處陰濕之地,致為腳氣痿弱,筋骨疼痛,或寒熱往來者,敗毒散。

 

若寒熱如瘧,赤腫疼痛者,加味敗毒散。

 

若腳氣以風寒濕邪客於經絡,而骨髓酸痛不可忍,或遍身疼痛,惡寒嘔逆者,五積散;一法加全蝎三個,入酒煎服。

 

若腳氣以風濕留滯,而陰寒外閉,表邪不解,或欬嗽喘滿寒熱者,小青龍湯。

 

若風濕留滯,肢節煩疼,心神壅悶者,大腹子散。

 

<千金>云:若腳氣脈大而緩,宜服小續命湯二劑,立瘥。

 

<活人>云:腳氣屬冷者,以小續命湯,煎成入生薑自然汁服之,最快。

 

若腳氣風濕勝,而兼發熱欬嗽,肢體疼痛者,芎芷香蘇散。

 

若腳氣風濕流注,憎寒發熱,無汗惡寒者,麻黃左經湯。

 

7.腳氣有虛證。

 

凡脾胃肝腎之脈,皆出於足,邪之易入,多有乘虛,故肝虛則筋病,腎虛則骨病,脾虛則肌肉病,胃虛則宗筋病。

 

或以勞慾不節,或以酒濕太過,或以病後失調,凡內有虧損而外有腳氣者,無非虛證。

 

此當以調補為主,而兼察四氣以治之。

 

若肝腎陰虛,感觸四氣,而癱瘓頑木,半身不遂,腳膝無力,遍體疼痛者,神應養真丹,或<三因>四斤丸,或虎骨酒,或八味地黃湯。

 

若脾胃大虛,陰寒在下,陽氣不行而病腳氣者,獨活湯,附子八味湯。

 

若精血不足,陰虛於下,氣不歸精,而腳氣上逆衝心者,地黃湯。

 

若脾胃虛寒,兼風濕外邪而成腳氣者,風引獨活湯,或追毒湯。

 

若腳氣以脾腎虛寒,而兼欬嗽氣逆嘔吐者,兼補厚朴湯。

 

8.腳氣有實邪。

 

凡壅盛腫痛,而或為閉結,或為脹滿者,治宜以疏導通利為主。

 

若風濕壅盛,腳氣腫痛,便結腹滿者,羌活導滯湯,或枳實大黃湯。

 

若四氣流注,陽明風熱,腰腳腫痛,大小便秘,喘滿腹痛者,大黃左經湯。

 

若腳氣飲食不消,心下痞悶,腿腳腫痛者,開結導飲丸。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02:57 , Processed in 0.2187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