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醫師論清肝利膽保健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4 21:5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何醫師論清肝利膽保健康

 

清肝淨膽概要

為百齡壯年奠基

                                                                                                 何永慶 整編2009/1/24

一、           前言

 

長時間以來,流行病學發現,肝膽結石症是東方人普遍的一大健康問題。

 

在美國大約達兩千萬人被確診為肝膽結石的患者,而每年約有一百萬新增的病患,其中五十萬人須接受外科治療,並有五千至八千人因而失去寶貴的生命,造成家庭的悲劇及社會的沉痛成本。台灣的情况應該不會比美國好。

 

中國大陸的患者,也同樣可以數千萬計。

 

有道是「百病百因,百因毒為首」。 後學認為,肝膽結石也不例外。

 

但換另一層面省思,肝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若肝膽本身「窗明几淨」,功能正常,人體內就不易積毒。

 

所以,如何清肝淨膽,化解、祛除諸毒,應該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最佳良策之一。

 

肝膽結石乙事,以後學了解:大凡當今文明成年人,豐衣足食,且成天忙碌,加上各類有形無形的壓力 幾乎無有不結石者,袛是大小多寡,有無症狀,因人而異罷了。

 

這有如汽車引擎汽缸,開久必有積碳。汽車引擎汽缸可清理搪缸,人的肝膽該如何「搪缸」(bowling)是值得醫界和世人研究及正視的問題;而非一但出現症狀,動輒以手術切除。

 

若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就能以自然無傷的方法清肝淨膽,排除肝膽結石的前驅物或結石,使之煥然一新,生命的馬力必然得以重振,諸多痼疾也應該會因之緩解或自癒。

 

誠如中醫所言:上工治未病,邪去而正自安。

 

 

二、           肝膽結石為何

 

什麼是膽結石(cholelithiasis)?

 

簡言之,廣義的膽結石就是膽道系統中有沉澱物(或稱毒素)、結石。

 

包括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等。

 

膽結石是一些卵石狀的固體物質,是因為膽汁中的膽固醇或膽鹽因各類不良因子而致使膽汁無法保持液體狀態,結成顆粒狀結晶並沉澱在膽囊及膽管中;其過程通常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軟到硬;其形可能小如一粒沙,也可能大如一雀蛋,其數量大大小小往往上千粒。

 

 

1.      了解肝膽

 

從西方生理解剖學得知,肝臟是人體內工作量最繁重、工作內容最複雜的器官,也是人體最大最重要的解毒生化工廠。

 

它任勞任怨,每天處理從胃和大小腸送過來的數以加侖計的消化物;它首先要先將數以千計的各類毒素(如酒精、食品添加物、農藥、重金屬、化肥、色素、藥物等,及透過皮膚或空氣吸入人體的有毒物質等等),同時它必須分解老舊的血球細胞,回收可再利用的部分,清除其餘廢棄的部分,將膽固醇轉換成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分擔腎臟調控甲狀腺激素的責任(甲狀腺素對骨質代謝及其他代謝有其關鍵性);

 

它必須調節血糖濃度,並製造血凝素,防止因割傷或其他創傷而無法止血;

 

更重要的還有它必須能分辨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將之加工處理後由血液分送往全身各組織細胞運用;

 

它每分鐘要淨化由門脈送入的1400 CC至1600CC的血液,每天要處理以千萬計繁重的各類生化工作,肝臟一天所分泌的膽汁約有500 CC至800CC,而膽囊(長約8至12公分 、寬為4至6公分 ,調節膽汁的分泌。)

 

內所貯存膽汁僅約40至150CC(視內環境生理運作所需而自動調控),在正常情況下,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中,幫助脂肪的消化;同時膽汁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其他作用尚待人們深入探討研究。

 

膽汁的組成成份很複雜,有水、膽酸、卵磷脂、磷脂體、膽固醇、膽色素、蛋白、電解質等。

 

膽汁中的鈉、氯離子甚多,它的味道苦而略帶點鹹味。

 

膽汁是由肝臟細胞分泌,經肝內小肝管排出,其分泌量的多寡,往往依飲食狀況、食物種類的差異、酯肪的攝取量及其他因素而定,一般在夜晚其分泌量最多。

 

 

2.      膽汁(bile)的作用有五

 

 膽汁中的膽鹽(bile salts)可與脂肪結合成為一種水溶性化合物,以利脂肪之吸收,此作用稱為親水性作用(hydrotropic effect)。

 

(1)      膽鹽可減少表面張力,並與脂肪酸及甘油化合物結合,乳糜化脂肪(emulsification),以備小腸之消化吸收。

 

(2)      膽鹽與單甘油脂及脂肪酸結合成膠團後,能有效的溶解單甘油脂及游離脂肪酸,產生一種清澈的水溶液,脂質類才能緊密地與黏膜細胞接觸,讓甘油脂及脂肪酸順利進入細胞內,而膽鹽則轉移入迴腸,並於該處被吸收。

 

(3)      卵磷質(lecithin) 可將脂肪糜乳化成微小顆粒,如此可被酵素包圍、消化、吸收。

 

(4)      膽酸則是脂肪、胡蘿蔔素消化前所必需。

 

也可將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帶過小腸壁而進入血流中。

 

      膽是肝葉膽汁之儲存、調節所,有如長江與太湖之關係。

 

 

3.      膽結石的因素

 

肝膽結石形成的機制是膽汁中的類脂質或膽色素等代謝紊亂所致,凡引起類脂質色素代謝紊亂的各種原因均是肝膽結石形成的相關因素,西醫認為:

 

(1)      性別:成年期以後的女性,會比同年齡男性有較高的罹患率,一般來說,女性的罹患比率約為男性的兩倍。

 

(2)      年齡:年齡越大則罹患率有升高趨勢,尤其是步入中年的婦女。

 

(3)      懷孕:懷孕期由於膽汁之飽和度增加,加上女性荷爾蒙的生理作用及膽囊弛張性縮收不良,易使結石情況發生;另外多次懷孕的婦女其罹患膽結石的風險自然也隨之增加。

 

(4)      遺傳因素:膽結石的罹患率會因為人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祕魯印地安成人女性可高達八成均有膽固醇結石問題,遠高過東方民族;而有膽結石家族史者,其罹患者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5)      藥物:長期服用避孕藥及停經後使用女性動情激素,臨床上發現均有明顯結石發生率。

 

另外服用降血脂肪製劑者也較容易發生膽固醇結石。

 

 

4.      膽結石的成分可將結石分為三大類

 

(1)      膽固醇結石(cholesterol stones)-膽固醇代謝失去平衡,膽固醇過高或膽鹽過低所造成,以西方國家較常見,跟他們的食物有關。

 

但近年因台灣經濟好,西方的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盛行,這類結石也多了起來。

 

(2)      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由膽紅素質鈣(Calcium bilirubinate)所形成,常見於有溶血疾病的病人或有細菌、寄生蟲感染病人,較常見於東南亞及一些未開發國家。

 

(3)      混合型結石-膽固醇及膽紅色素約各佔一半,其實大部分的結石都是屬於這類。

 

 

5.      不可不慎

 

凡屬以下情況者,皆是肝膽結石的高危險群:

 

(1)      凡嗜食高卡路里、高油脂、高糖熱量、高鹽的食物者,易產生膽固醇性結石。

 

(2)      糖尿病人膽汁中的膽固醇往往分泌過多與膽囊運動性失常。

 

(3)      易造成膽鹽之代謝不良者。極可能是造成膽結石之惡因。

 

(4)      腸道手術後:某一些先天性吸收不良的腸道疾病及發炎性腸病變,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並經手術切除終末端迴腸或繞道手術,因膽鹽再吸收功能失全,所以容易形成膽結石。

 

(5)      膽道阻塞或發炎:因為膽囊發炎時,會傷害到膽囊膜壁裡細胞黏膜,因而引起細胞剝落而與膽固醇結合而成沉澱物,久而久之,即成膽結石。反之,已有膽結石者,又極易引發膽道發炎或阻塞。

 

(6)      患有其他病變:患有溶血性貧血、肝硬化者、糖尿病、寄生虫患者、酒精性肝病變等各類肝病。

 

(7)      肥胖:肥胖的病人,膽汁中有較高膽固醇濃度及分泌,且膽固醇合成作用較高,故較容易罹患膽結石。

 

(8)      一切負面情志:不良的情志與思維都是一種人體內產生的負面波動能量。

 

所以,大凡怒、喜、思、憂、悲、恐、驚及厭、憎、恨等負面情志及思維念頭,都是自討苦吃、自我傷害的病氣之一,應該也是肝膽結石的間接因子。

 

(9) 其他:食欲不振、熬夜、生活不規則、飲食習慣不良、進餐時間過短、喝水份太少等,常抽菸喝酒,都是容易造成膽固醇結石症的原因。

 

(10) 各種壓力。

 

另外,凡右側腰腿部的疼痛,或長期不明原因的低熱,或胃腸功能紊亂出現上腹部不規則疼痛,或呈饑餓性的周期性疼痛,與潰瘍病相似,並見胃脘部脹痛、腹脹、噯氣、納呆、噁心、泛酸、大便乾結或腹瀉、口乾、口苦、粘膩,而往往誤診爲「胃病」,或見心前區鈍痛而誤診爲「冠心病」,此時不妨作超音波檢查一下肝膽以鑑別診斷。

 

還可見右側腰腿痛,甚則右下肢肌肉萎縮,病程長,反復發作,易誤診爲風濕病、關節痛、坐骨神經痛;低熱反復發作,或伴有微惡風寒等等,可能都與肝膽結石有關。

 

反之,若能無傷地【清胃腸淨肝膽】,以上病症必可改善或促進自癒。

 

 

6.      肝膽結石風險

 

(1)      引起結石所在部位發炎、感染,產生諸多臨床症狀。

 

輕者反復發作影響生活作息,重者可以導致膽囊或膽管化膿、黃疸、甚至危及生命;

 

(2)      併發急性胰腺炎,據統計,約60~80%急性胰腺炎屬膽源性胰腺炎,與膽囊多發性結石、膽總管結石有關;

 

(3)      影響肝臟功能,嚴重者可以引起部分肝葉萎縮、肝膿腫、膽汁性肝硬化等。

 

(4)      導致結石所在部位的組織惡變,發生膽囊癌、膽管癌、肝癌等腫瘤。

 

當然,並不是每一例肝膽 結石病都會出現上述危機,但是這種危機是客觀的、潛在的,往往讓人不知不覺。

 

肝膽結石病時間越長,發生上述危機的可能性也越大。

 

誠所謂:養病千日,發病一時。

 

 

三、           中西醫治療各異

 

      西醫治療

 

1.      止痛藥物:其出發點多半是針對病患疼痛的消除,這也是治療病患最優先考慮,通常會給予平滑肌鬆弛劑、非固醇類止痛劑及麻醉性止痛劑等類藥物;

 

嗎啡盡可能不使用,因為會引起華特氏括約肌攣縮、增加膽道壓力反而更加劇疼痛。

 

2.      溶石藥物:膽石溶解術屬於替代性的治療方式,藉由服用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的藥物(所用的藥物為UDCD或CDCA兩種),來溶解膽囊中的結石,其有效治療率最高約六成左右,而且並非所有的膽結石患者都適,例如色素性結石、鈣化性結石、結石大於1.5公分 、多發性結石、膽囊弛張不全、過度肥胖、懷孕婦女、肝腎功能不良及症狀較重者,都不宜採用此治療方式。

 

更重要的是,服食溶石藥物會有容易腹瀉、對胎兒有不良作用等副作用,而且花費昂貴。

 

 

3.      抗生素藥物:主要是控制患者的發炎現象,但只是暫時性的,治標不治本,並且患者得承受所有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手術治療

 

      進行膽囊切除術是治療症狀性膽囊結石最顯效的治療方式,也是醫界普遍認為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模式。

 

手術的方法有傳統膽囊切除術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兩種,目前有九成以上的患者採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摘除手術(Lapchole)是目前治療膽結石最常使用的外科手術,根據統計,膽囊切除手術在美國是最常實施的手術之一,每年有五十萬人以上接受膽囊外科手術,且多達九成的病人選擇採取腹腔鏡來進行手術。

 

但是醫界對於是否所有的膽結石患者都需要接受膽囊切除手術,仍有不同的看法存在,所以,通常會建議膽結石患者若有下列狀況時,才考慮接受手術:

 

1.      膽管結石合併嚴重阻塞、感染、休克的患者。

 

2.      長期反覆發作的感染及阻塞,採內科方法治療無效的患者。

 

3.      膽道有結石嵌塞或狹窄者。

 

4.      曾經發生膽囊結石造成積水或積膿、急性化膿及壞疽性膽囊炎者。

 

5.      因膽囊結石且合併內科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等高危險群,但必須在無症狀時手術。

 

不論何種手術,其危險性都會因年齡、肝硬化、糖尿病、腎功能失全、心臟血管病變等因素的存在而增加,並且手術就算成功,也有一定的復發率,或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

 

 

飲食治療

 

飲食療法主要是在減少與控制膽結石的成因,病患可以透過禁食及休息來達到症狀緩解的目的,但是並不能根治膽結石,所以此方法並不能適合所有膽結石患者,至多只能對症狀輕微的患者有幫助而已。

 

 

     中醫治療

 

中醫認爲,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膽汁鬱滯不暢;或六淫外侵,外感濕熱,  內蒸肝膽;

 

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醇酒厚味,濕熱內生,膽汁濁而不清;

 

或飲食不潔,過食生冷,蟲積內生,上竄肝膽等均可形成本病。

 

各因素可單獨出現,更多情況下是相互作用,互爲影響。

 

肝膽結石屬於中醫學的「脅痛」、「黃疸」範疇。

 

 

1.      中醫辨證排石。肝鬱氣滯,表現爲右上腹或心窩部悶脹疼痛、痛引肩背、情緒不舒即發,可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枳殼10克、赤、白芍各10克 、香附10克、)、川芎6克 、金錢草30克、雞內金15克、甘草6克)以疏肝理氣,利膽排石;肝膽濕熱,表現爲右上腹持續性脹痛、陣發性加劇、身熱不揚、口苦口乾粘膩、大便秘結、小便短黃,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10克 、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6克、車前子12克、生地12克 、當歸10克、金錢草30克、雞內金15克、生大黃10~15克 、青木香10克、甘草6克)以疏肝利膽,清利濕熱,通腑排石

 

2.      針灸排石。常用的有體針排石和耳穴壓迫排石。體針選穴爲膽俞、梁門、期門、太沖、膽囊穴、陽陵泉、日月,以右側取穴爲主,每次選穴3~4個,交替使用,深刺,重刺,用瀉法;耳穴選膽、肝、胰、十二指腸、神門、交感,每次選2~3個反應明顯的穴位,用膠布將中藥王不留行子貼壓在耳穴上,隔日1次,兩耳交替,20天爲1療程

 

中醫藥近年來對肝膽結石已有不少良方,唯須辨證精確,處方得宜,方才有很好的療效。

 

 

四、           從自然醫學角度看肝膽結石

 

從自然醫學角度看,每個體內器官都必然有其存在價值,沒有一個器官組織不是上天為人類健康所精心創造的。

 

膽囊除了貯存膽汁外,其功能至少包括:

 

a.乳化食物中的脂肪,使其易於消化吸收,促進胰液及小腸液進一步消化。

 

b.幫助排除血液中壞死的紅血球。

 

c.促進脂溶性維他命A、D、E、K吸收。

 

d.刺激腸壁,促進其蠕動。

 

e.有殺菌力,可防止小腸內食物腐敗。

 

f.幫助排毒,把肝臟解毒後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化學物質等以膽汁形式排除體外。

 

      事實上,肝膽結石應該是肝在各種毒素及不良因子大大超量的干擾下,為了使其他臟器不受或少受影響,勉強將諸毒素堆積於不得已的地方,如此來維持生命的持續運作。所以,大多數人,在症狀未出現之前,往往是沒有什麼感覺的。

 

膽囊的切除意味著以上六種功能都會受到終生的負面影響。

 

切除並不代表真正的治癒,因為膽結石只是身體失衡的結果而不是病因。

 

如果患者不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而又不懂得【清胃腸淨肝膽】,復發是遲早問題,肝膽結石仍可在整個膽道系統內形成,包括膽道結石及肝內結石。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TFssHviaABsYdeF450Nymg--/article?mid=642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05: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