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德經三十八章學習心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5-8 22:42: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5-9 11:22 編輯

道德經三十八章學習心得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師講課解惑前個人根據字典單字單義直譯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地位高的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非恩惠,正確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位居低處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非丟掉恩惠,正確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沒有恩惠。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地位高的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發展、潛力沒有用當作,地位高的正當的道理發展、潛力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用當作。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地位高的人類的行為規範發展、潛力沒有接受,卻排除、抗拒人體肩部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依然、照舊。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因而違背、不合真理然後恩惠,違背、不合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然後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違背、不合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然後正當的道理,違背、不合正當的道理然後贈送人家的物品。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贈送人家的物品的人,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誠實的不尊重、輕視,混淆的最先的。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過去的、往日的朋友人或事物的代稱,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繁榮、旺盛的樣子,欺騙事情的起頭、開端。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贊同用尊敬婦女的配偶交往他的尊重、重視非交往他的不尊重、輕視,處於它的真誠的、不假的非處於他的繁榮、旺盛的樣子,因而離開那個選擇所需這個。

 

老師講課解惑前個人對直譯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如下:

 

地位高的大家遵循的規範不是靠給予恩惠或者錢權交易形成的。

 

正確的觀念才是大家共同遵循的規範,這些規範不是地位低的就不存在恩惠和錢權交易,人們往往是因為做錯事情心虛,才會想要靠關係,走後門,才會假情假義巴結別人,才會給掌控您所需的人送禮,如送紅包,送昂貴的物品等等。。。。。。

 

擾亂了原本大家應該共同遵循的秩序,所以通過走後門送禮給人恩惠而讓自己得到實惠的人,是對其他赤誠且盡心盡力誠實的人的勞動成果的不尊重,因為能力的不足而通過走後門得到機會的人,說明其能力水平有限,懼怕競爭,這些人是混淆視聽、製造禍根、製造濫竽充數的源頭。

 

往昔的酒肉朋友,也是大家各自心懷鬼胎,相互交易結果的表面下大家相談甚歡,其樂融融,然而這是大家相互欺騙的起頭。

 

所以大丈夫做事應該誠實、誠信為基礎,重視他人的成果與努力付出的汗水,進而有所為有所不為。

 

老師講課解惑後根據老師直譯的意思大概記錄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地位高的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非好的修養、品行,事情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位居低處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非違背好的修養、品行,事情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沒有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地位高的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沒有做並且沒有用當作,位居低處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沒有做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用當作。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地位高的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做此沒有用當作,地位高的正當的道理做此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用當作。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地位高的人類的行為規範作此然後無法承諾,卻排除、抗拒人體肩部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依然、照舊。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因而錯誤的方法然後產生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錯誤的方法然後產生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然後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錯誤的具有同情心、友愛心的德性然後產生正當的理由,錯誤的正當的理由然後產生人類的行為規範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說到人類的行為規範的人,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誠實的微不足道,沒有條理、秩序的最先的。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在先的見識的人或事物,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虛空不實的,並且不聰明的起頭、開端。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事情用了不起的人對待他的重視非對待他的不尊重、輕視,處於他的真實的非處於他的虛空不實的,所以去掉那個選擇所需這個。


老師講課解惑後個人對直譯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如下:

 

上層社會達官貴人或者底層社會的平民百姓各有各遵循的規範,所以各自的規範誰對誰錯,不能根據其所處環境的好壞而作為判斷依據。


上層社會的達官貴人並非都是具有好的修養、品行,底層社會的平民百姓並非沒有修養、品行,也就是說各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也不能當成唯一的標準答案,而且也並非只有達官貴人才具有愛心和同情心,很多達官貴人同樣會做出爾反爾、無法兌現當初他們許下的諾言而違背他們的初衷,他們也同樣會存在知錯不改的陋習。

 

大家往往是因為認知的錯誤而將錯誤的方法當成大家遵循的規範和標準而後產生一連串的錯誤方式方法從而產生誤導他們的行為,很多做事赤誠且盡心盡力誠實的人其成就微不足道沒有什麼人生價值,是因為他們在一開始就沒有條理和依據規劃他們的人生,虛度他們的光陰。

 

他們自認為聰明,去做一些華而不實的事情其實是愚笨的開始,所以大丈夫應該重視他的所作所為,去掉投機取巧的念頭,不要做那些虛無縹緲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因而大丈夫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經過上課前後的對照,才明白上課前我的理解錯誤在於對“德”字的意思的曲解,導致一字之差,直譯出來的文章意思與老師解釋的文章本義意思相差甚遠。

 

上課前認為中心思想是要告訴我們遵循規範,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共同維護好社會應有的秩序。

 

上課後經過正確理解“德”字在本文的含義之後,才豁然開朗,明白本文是要告訴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大家的處事方式是沒有什麼標準可言,不會因為您是有錢人,您的同情心就會比普通人多一些,不會因為您是達官貴人,您就比普通老百姓高人一等,不會因為您是達官貴人您的品行修養就比普通老百姓要好,好與壞各自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沒有唯一答案。

 

甲:一個靠製造假藥和售賣假藥積累了上億財富的人在一次地震中捐款100萬人民幣

乙:一個靠撿垃圾為生的殘疾人同樣在這次地震中捐款,但是卻是其全部積蓄100元人民幣。

 

他們兩人之間行為誰對誰錯?

 

他們之間的品德、品格誰優誰劣?

 

在捐款額度上面看無疑甲要勝於乙,甲的100萬捐款,可以解很多災民困境,但是不要忽視了甲是靠做違反法律規範而獲得的不義之財,而且其捐款之額度相對其上億財富來說,也只是小菜一碟,乙是一個靠撿垃圾為生的人,乙的100元捐款,對於災民來說,只是滄海一粟,解決不了什麼燃眉之急,但是卻捐其所有,其再窮困潦倒,也沒有去幹違法勾當,寧願撿垃圾為生。

 

甲乙在這次地震中的行為表現,您能說個清楚明白嗎?

 

答案能唯一嗎?

 

還是用本文的“去彼取此”作一個結尾,“去”和“取”之間看您怎麼去衡量和判斷,答案不是唯一,但是一定有唯一的依據。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感謝分享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09:1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