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山夜話-閒話「醫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 22:5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山夜話-閒話「醫生」

 

【2002年12月16日】唐朝貞觀元年,李世民當上皇帝,為了醫治疾病,開始設置學校,「醫生」之稱起於此時,是指學習醫學的人。

 

「醫生」與「學生」義同。至玄宗李隆基開元27年,他於10萬戶以上之州,設醫生20人,以下的則設12人,各在其界內巡療,此所謂之「醫生」已非單指學生,而是又有新義,成為業醫者之通稱,相沿至今,人皆通曉。

 

醫,「醫,治病也」。

 

《回春錄》云,「醫者,生人之術也」,生,「死之對也」。

 

《萬病回春》云,「醫道,古稱仙道,原為活人。」

 

說「醫生」這一詞,就是治病活人。

 

將此作為業醫者的通稱,無等級與貴賤之區別。


孫思邈以「精」「誠」二字教導。

 

他說,「學醫後,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明代醫家徐春甫說:「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

 

意思是說,對醫術不精者,可以誤傷及殺人。

 

所謂「病有微而喪命,勢有重而治癒,精微區別,全在醫者。

 

技術低劣可以治患者死,「精」「誠」者卻能化險為夷,使重危病人得救。


古人認為,要使醫術專精,又須安貧樂道,不慕榮利。

 

一個計較報酬,唯利是圖的醫生,是不會顧病人安危的。

 

應是「貧富有懸殊,藥施無二。」


明代著名兒科醫家萬全,有一冤家叫胡元溪。

 

胡元溪有個四歲的兒子咳嗽、吐血,遍訪名醫,百治不愈。

 

無可奈何,只好來求萬全。

 

萬氏「以活人為心,不記宿怨」,立即前往病家診察。

 

經過確診以後,便誠懇地對胡元溪說,此病「可治,吾能愈之,假一月成功。」

 

萬氏立即處方治療,服藥五劑以後,減咳七分,口鼻之血止矣。

 

不料胡元溪嫌其子病癒「太遲」,好的太慢,而且總是疑心,總認為萬全與自己有過嫌隙,不一定會用心,便決計換請別的醫生,於是「又請了萬紹治之。」

 

按理說,萬全完全可以撒手不管。

 

當有人勸說他離去時,萬氏卻說:他只有這一個兒子,除了我,別人是治不好的。

 

我走之後,他不會再請我了,耽誤了此兒,雖不是我殺的,亦有我之過也。

 

如此,我先看一看萬紹用的藥方,用之有理,我去之。

 

如有誤,我要阻止他,實在阻止不了,我再離開也不遲。

 

看了萬紹新開的處方之後,萬全認為藥不對症,服了有危險。

 

於是誠懇地勸阻說:「此兒肺升不降,肺散不收,防風,百部(中藥二種),豈可用耶?」

 

萬紹卻拒不採納,反而強辯說:「防風,百部:治咳嗽之神藥也。」

 

胡元溪也從一旁附和說,「他這是秘方。」

 

萬全十分嚴肅地說:「吾為此子憂,非相妒也。」

 

 (我為這個孩子擔憂,不是對你有妒嫉之心。)

他不忍見死不救,臨行之際,還再次看望患兒,撫摸著他的頭說:

 

且少吃些,可憐疾病再發時可怎麼辦呢?

 

說完了,不辭而退。

 

果然不出萬全所料,病兒服了萬紹的藥,才一小杯,咳嗽再次發作,氣復促,血復來如初。

 

孩子哭泣著說:「我吃萬全先生藥好些,父親請這人來,要毒殺我!」至此,病情急轉直下,眼看生命有危險。

 

胡元溪的妻子「且愁且罵」,胡元溪本人開始後悔,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好負疚再次來請萬全。

 

萬全並不記較,只是誠懇地勸告說:「早聽吾言,不有此悔。要我調治,必去嫌疑之心,專付託之任,以一月為期。」

 

結果只花了十七天的時間,就把患兒治好了。


這個故事,使人深受感動。這樣的高德,在今天的人世間是難能可貴的。

 

在中國當今的醫界,那些「拉開肚皮要紅包」的醫者,讀了此故事,不知有何感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06: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