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七 梔子豉湯 0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1 10:0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七 梔子豉湯 07

 

 

梔子豉湯 附:加減諸湯。

 

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梔子 擘,十四枚 香豉 綿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1)若少氣者,加甘草二兩。

 

(2)若嘔者,加生薑三兩。

 

(3)若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去香豉加厚朴四兩,枳實四枚。

 

(4)若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去香豉加乾薑二兩。

 

(5)若身熱發黃者,去香豉加甘草一兩,黃柏二兩。

 

若少氣者,加甘草二兩。

 

(6)若嘔者,加生薑三兩。

 

(7)若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去香豉加厚朴四兩,枳實四枚。

 

(8)若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去香豉加乾薑二兩。

 

(9)若身熱發黃者,去香豉加甘草一兩,黃柏二兩。

 

〔集註〕:

 

柯琴曰:太陽以心腹為裡,陽明以心腹為表。

 

蓋陽明之裡是胃實,不特發熱惡熱,目痛鼻乾,汗出身重,謂之表;一切虛煩虛熱,咽燥口苦舌胎,腹滿煩躁不得臥,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陽明之表也。

 

仲景製汗劑,是開太陽表邪之出路,製吐劑是引陽明表邪之出路,所以太陽之表宜汗不宜吐,陽明之表當吐不當汗,太陽當汗而反吐之,便見自汗出不惡寒,飢不能食,朝食暮吐,欲食冷食,不欲近衣等證,此太陽轉屬陽明之表法,當梔子豉湯吐之。

 

陽明當吐而不吐,反行汗下,溫針等法,以致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煩躁舌胎等證,然仍在陽明之表,仍當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苦能湧泄,寒能勝熱,其形像心,又赤色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證。

 

豆形像腎,又黑色入腎,製而為豉,輕浮上行,能使心腹之濁邪上出於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裡之煩熱悉解矣。

 

所以然者,急除胃外之熱,不致胃家之實,即此梔豉湯為陽明解表之聖劑矣。

 

熱傷氣者少氣,加甘草以益氣,虛熱相搏者多嘔,加生薑以散邪。

 

若下後而心腹滿,起臥不安,是熱已入胃,便不當吐,故去香豉。

 

屎未燥硬,不宜復下,故只用梔子以除煩,佐枳朴以泄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又小承氣之輕劑也。

 

若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知表未解也,心中結痛,知寒留於中也。

 

表熱裡寒,故任梔子之苦以除熱,倍乾薑之辛以逐寒,而表熱自解,裡寒自除。

 

然非吐不能達表,故用此以探吐之,此又寒熱並用,為和中解表之劑矣。

 

內外熱熾,肌肉發黃,必須苦甘之劑以調之,柏皮,甘草色黃而潤,助梔子以除內煩而解外熱,形色之病,仍假形色以通之。

 

此皆用梔豉加減以禦陽明表證之變幻也。

 

夫梔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湧之劑,惟豉之腐氣上蒸心肺,能令人吐耳。

 

觀瓜蒂散必用豉汁和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梔也。

 

梔子乾薑湯去豉用薑,是取其橫開。

 

梔子厚朴湯,以枳朴易豉,是取其下泄。

 

似皆不欲上越之義,雖苦亦能作湧,然非探吐不能吐也。

 

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則梔子之性自明矣。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3:30 , Processed in 0.1874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