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匱玉函經二注 序0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9 14:0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匱玉函經二注 序01

 

 

葉序

 

自來學醫者,多講求傷寒,而雜病則略之。

 

蓋傷寒分經論証。

 

蹊徑了然。

 

非若雜病之門類繁賾。

 

博 綜為難也。

 

不思仲景氏祖經方而集其大成。

 

傷寒論中一百十三方。

 

皆自雜病方中檢入,故無不可 以治雜病,其專治雜病之方,則惟金匱要略一書。

 

神而明之。

 

足以推闡無餘。

 

顧傷寒論。

 

自成無己、 韓和、龐安時以來。

 

注釋論辨。

 

代不乏人。

 

厥後吾吳周君禹載。

 

匯為三注。

 

學人益有所鑽仰尚已。

 

金匱有國朝徐彬論注。

 

雖云明顯。

 

要未若宋趙以德之明且詳也。

 

乃周禹載又為之補其未備。

 

暢 其欲言。

 

名曰補注。

 

合衍義而成書。

 

為金匱玉函經二注。

 

嘉惠後學可謂仲聖之功臣。

 

惜其書風行未廣。

 

原版旋毀於火。

 

致使學人不能家置一編。

 

良足慨矣。

 

今春余友春泉。

 

見余案頭葉氏醫案存真。

 

及 馬元儀方案。

 

慫恿付梓。

 

因論及此。

 

為嘆息者久之。

 

訪購抄本。

 

苦多魯魚之訛。

 

復為遍求初印原本。

 

相與昕夕校讎。

 

醵資重刊。

 

公諸當世。

 

醫林不朽之業也。

 

功豈在周氏下哉。

 

既已藥觀厥成,而積思 頓釋,故志其簡端如此。

 

道光十二年壬辰仲冬既望長洲葉萬青。

 

陳序

 

漢、張仲景醫理最精。

 

以傷寒一門。

 

為病中最要。

 

既為傷寒論以明治法。

 

復為金匱 玉函經以為治雜症之矩 。

 

岐伯、秦越人後一人而已。

 

後之注者,以宋趙君以德衍義為最精。

 

國朝周揚後又為之補注於本書。

 

益加融貫仲景之書。

 

如四子六經,而兩君之注,則高密之訓詁。

 

紫陽之集義也。

 

康熙二十六年。

 

楚撫丁思孔。

 

梓於楚南。

 

迄今百四十餘年。

 

世鮮傳本。

 

吳門李君清俊。

 

名醫也。

 

於古人載籍。

 

無所不窺。

 

治症神效。

 

即得此本。

 

思以公諸當世。

 

因為重付諸剞劂。

 

余之識君也。

 

在嘉慶丙子。

 

適病後左足短二寸。

 

不能著地。

 

君治之兩月而痊。

 

至今將二十年。

 

步履如少壯。

 

道光 戊子。

 

余扶病重至漢上。

 

邀君同行。

 

君為人施診。

 

應手立愈。

 

為余製藥施人。

 

亦皆靈驗。

 

漢上人至今稱之。

 

蓋君之造詣淵微。

 

立心誠篤所致。

 

今刊此書。

 

猶前志也。

 

昔余弟鴻慶。

 

亦深於醫。

 

與君最契。

 

重刊傷寒活人書。

 

未竟而殂。

 

君議為竟之。

 

俾與此書並行於朋友之際。

 

所雲篤矣。

 

余素不習醫。

 

近以學道。

 

從事三尼。

 

醫世功訣。

 

讀金碧龍虎靈寶畢法諸書。

 

稍知養生之理。

 

因兼讀素問難經傷寒論及是書以相印証。

 

知醫家之要。

 

盡此四書之中。

 

君嘗謂是書醫可通仙。

 

並謂余因學仙而通醫理。

 

余謂醫與仙皆非余所及,其理則固能言之矣。

 

趙君不著裡籍。

 

金匱要略又雲明人。

 

君因欲去序中宋字。

 

余謂舊本不宜輕改,且其文筆醇濃。

 

語多非近儒明人所及。

 

朴學之士。

 

潛德隱曜。

 

不必以史乘失載為疑也。

 

若夫道家之書。

 

如心印經云。

 

上藥三品。

 

神與氣精。

 

胎息經云。

 

若欲長生。

 

神氣相注。

 

南華經云。

 

無視無聽。

 

抱神以靜。

 

神將守形。

 

乃可以長生。

 

黃庭經云。

 

寸田尺宅可治生。

 

閉子精門可長活。

 

皆身心性命之圭旨。

 

苟能守而行之。

 

風濕寒暑。

 

皆不能侵。

 

留形住世不難。

 

又何雜病之足慮乎。

 

以質李君。

 

知余言之不誣也。

 

道光癸巳八月錢塘陳文述序於吳門妙香天室 自序

 

嘗思事不師古,其法不立。

 

師古而不師聖人,其理不精。

 

聖人每於禮樂教養之外。

 

凡可以愛護施民者,無所不至。

 

視人疾痛。

 

如在乃身,故仲景既著傷寒論垂萬世法,而復出其心思。

 

著金匱玉函經為雜証矩範。

 

使天下後世有志此者,於此啟悟。

 

以拯濟斯人。

 

固聖人無已之心。

 

不易之學也。

 

後之學人。

 

若東垣之脾胃。

 

河間之溫熱。

 

丹溪之濕熱。

 

王安道之統論。

 

易思蘭之發明。

 

薛立齋之虛弱。

 

莫不各擅其長。

 

要皆得力於此。

 

今之學人。

 

能稱述諸家,而不知朔流窮源。

 

上稽聖訓。

 

積數十年之敏 悟。

 

為百尺竿頭之進步。

 

終為淺寡而已矣。

 

然則要略為雜病方圓之至也。

 

為方不多。

 

立論殊少,其間推測病由。

 

如六淫之氣。

 

七情之感。

 

腑臟之傷。

 

及湯丸之補泄。

 

氣 味之緩急。

 

罔不畢備。

 

有志之士。

 

苟得其二三。

 

已足名世。

 

及觀從來注釋諸家。

 

未能久讀其書。

 

豈能心知其意。

 

又何從闡發其理。

 

邇者程公雲來、徐公忠可。

 

各有疏注 行世。

 

已足發揮底蘊。

 

表彰絕業。

 

獨趙以德先生衍義。

 

理明學博。

 

意周慮審。

 

本軒岐 諸論。

 

相為映照。

 

合體用應變。

 

互為參酌。

 

庶幾大道之明也。

 

惜乎未有梓本。

 

讀者甚 少。

 

更有遺編。

 

注遞頗缺。

 

余購之二十餘載。

 

未得全璧。

 

因不揣疏陋。

 

擬為補注。

 

又大半采嘉言之議。

 

融會成之,而續貂之誚。

 

知不免也。

 

倘海內君子。

 

有志以斯道自任 者,如脈訣、藥性賦、回春入門等書。

 

決不可讀。

 

幸勉力於聖論。

 

無自安於苟且。

 

康熙二十六年秋月吳門周揚俊識於星沙寓中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09:52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