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滲濕藥-垂盆草】
垂盆草 [藥用] 景天科草本植物垂盆草的新鮮或乾燥全草。
[性味與歸經] 甘、淡、微酸,涼。
歸肝、膽、小腸經。
[功效]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 1.用於濕熱黃膽本品能入肝膽,具有清熱利濕作用,可用治濕熱黃膽之症。
近年來,臨床上單用本品治療肝炎(包括急性黃膽性肝炎、急性無黃膽性肝炎、以及綿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動期),對降低血清轉氨媒有一定的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黃赤等濕熱症狀減輕或是消除。
2.用於瘡瘍腫痛,毒蛇咬傷等症垂盆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用於癰腫初起,除煎湯內服外,同時用鮮草洗淨搗爛外敷,可消癰退腫。
垂盆草有善解蛇毒,為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常用藥品,可單用鮮草洗淨導爛絞汁內服;也可配合半枝蓮、野菊花、鬼針草、車前草、生大黃等藥煎湯內服,並可用治水火燙傷之症。
[處方用名] 垂盆草(洗淨,曬乾,切碎用)、鮮垂盆草(鮮者,作用較好) [一般用量與用法] 三錢至一兩,煎服;鮮草一兩至二兩,大劑量可用四兩至八兩,煎服或洗淨絞汁服。
外用適量。
[按語] 垂盆草原為民間治瘡癰及毒蛇咬傷的常用草藥,但因一般中藥店不備,故過去在臨床上殊少應用。
近年來發現本品可用治傳染性肝炎,對降低轉氨。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222&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