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傷寒六經變正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0 05:3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論傷寒六經變正法

 

論傷寒六經變正法

 

夫六經傳變所由,必須緊記誦,不釋手可也。

 

且如鄭聲者,手足鄭重,冷而為虛也。

 

譫語有虛有實,虛則失血亡陽,實則內熱便閉。

 

脾約者,大便硬而小便利,水穀不化,臟寒也。

 

久利不止,曰腸癖。

 

傷寒十三日不好,曰過經。

 

吐長蛔,曰蛔厥。

 

陰厥發躁,曰陰躁。

 

手足冷者,為之厥。

 

指頭微寒,情之縱。

 

汗、吐、下、溫不好,曰壞證。

 

又若何為逆?逆而有四,或變為溫瘧,或變為風濕,或變為溫毒,或變為溫疫,此四者是也。

 

發汗出不止,曰漏風,亦為亡陽。

 

大下損血,為亡陽。

 

陽證汗出不止,曰亡陽。

 

大衄取汗,發狂者,曰亡陽。

 

大抵皆無汗,其有汗者,曰亡陽。

 

三月至夏方發,為晚發。

 

冬感寒而春發者,曰溫病。

 

非時暴寒伏於少陰之經,咽痛下利,名曰腎傷寒。

 

發汗後身灼熱者,曰風溫,名中 。

 

感四時不正之氣,老幼相似者,為疫癘。

 

病瘥後必發者,曰勞復。

 

病瘥後多食而發者,曰食復。

 

病瘥後發熱者,曰遺熱。

 

吐利交作,曰霍亂。

 

鼻中出血,曰衄。

 

逆咳者,曰嗽。

 

乾嘔者,曰噦。

 

大便挾寒下利,曰腸垢。

 

大便堅硬,曰硬。

 

心振寒而動,曰悸。

 

渴飲水而吐,曰水逆。

 

心中惱亂不安而悶者,曰 懊。

 

皮膚不知癢痛者,曰不仁。

 

振握而動,曰肉 筋惕。

 

臍下有動氣,曰奔豚。

 

上有吐者,曰涌之。

 

下利者,曰泄之。

 

手足攣搐者,曰螈 。

 

四肢風病,曰末疾。

 

厥而下利,當不食,反能食者,曰除中。

 

三陰無合病。

 

三陽俱病者,曰合病。

 

二陽先病,後一陽自病,曰並病。

 

湊泄之所,曰腠曰理。

 

婦人之中二,曰理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5%82%B7%E5%AF%92%E5%85%AD%E6%9B%B8/8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3 11: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