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方小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8 16:5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方小品

 

序   


《經方小品》一部,連藥性灸法合十二卷。

 

古之舊方者,非是術人逆作方,以待未病者也。

 

皆是當疾之時,序其源由診候之,然後依藥性處方耳。

 

病者得愈,便記所主治,序爲方說,奏上官府,仍爲舊典也。

 

今之學者相與同難,用舊方治病,病如方說,藥物依方,而不悉驗者,共論是病有古今,不言異鄉殊氣,質耐不同。

 

同病患痛癢,所苦相似,而得之根源實別異。

 

且人有苦樂強弱,用藥不等,而得差是同。

 

既差之後,實各記其方所治神驗,方說略同,其藥寒溫補利乖背。

 

或先于嶺南服之得益,傳往淮北爲治反害。

 

夫用故方之家,唯信方說,不究藥性,亦不知男女長少殊耐、所居土地溫涼有早晚不同,不解氣血浮沈深淺應順四時、食飲五味以變性情。

 

唯見方說相應,不知藥物隨宜,而一概投之,此爲遇會得力耳,實非審的爲效也。

 

是以《黃帝經》教四海之民,爲治異品,此之謂也。

 

今若欲以方術爲學者,當精看大品根本經法,隨宜制方處針灸,病者自非壽命應終,毒害已傷生氣,五勞七傷已竭氣血者,病無不愈也。

 

若不欲以方術爲學,但以備身防急者,當依方訣,看此《經方小品》一部爲要也。

 

今先記述上古已來舊方,卷錄多少采取可承案者,爲《小品》成法焉。


《華佗方》有十卷  
《張仲景辨傷寒並方》有九卷,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測定幾卷,今且以目錄爲正。
《張仲景雜方》有八卷
《黃素方》有二十五卷
《葛氏所撰方》有四卷
《阮河南所撰方》有十五卷
《遼東都尉廣所撰備急方》、《中古備急》並合爲二卷
《楊氏所撰方》有九卷
有《雜撰方》七卷
有《治下湯丸散方》十卷
有《治婦人方》十三卷
有《治少小雜撰方》三十卷
有《治眼方》五卷
有《雜膏方》十卷


《範東陽所撰方》有一百九卷,是範安北過江後撰集也。

 

上十六件,皆是《秘閣四部書目錄》所載錄者也。


《羊中散所撰方》有三十卷,是元嘉中于新安郡所集,皆是江東得效者,于世乃可即用。


《秦承祖所撰要方》二十卷,多是範東陽集中單省者耳。

 

且首數又少,于次第治不得周悉,不足傳也。


上二件,並是元嘉中撰也。

 

一切諸貴家皆各自撰集服藥方也,終歸是大集中事及術士所增損耳,不可悉錄也。


謹案經傳撰古今經方、治病舊典,觀曆代相紹,聖人雖異軌殊迹,治化同源,療病之理,其教亦然。

 

是以神農使于草石,黃帝施于針灸,扁鵲徹見腑髒,華佗刳割腸胃,所爲各異,而治病則同,是以爲異軌同源者也。

 

曆代撰集,文迹皆悉存,而術有神人真氣,藥有遊仙所餌,方有延年益壽,法有民間救急,自古至今,去聖久遠,雅有其文,無有傳授之者。

 

漢末有張仲景,意思精密,善詳舊效,通于往古,自此以來,未聞勝者。

 

夫學術之驗,皆依智慧開悟,心意安審,尋詳經法,得其變通,然後處方耳。

 

今所記前件諸名人所撰服藥余方卷數者,非爲治病悉應須如此多方也,正是記錄開辟以來異軌同源,曆代所集服藥余方隨積耳。

 

研尋治病終歸以藥爲方,《本草》藥族,極有三百六十五種,其《本草》所不載者,而野間相傳所用者,複可數十物。

 

而方集有數百卷,卷有百余首者,皆是古之明術者詳經察病,隨宜處方,或藥物數同其稱分爲異,或煮取升合爲變通耳。

 

疾愈方積,曆代如此,自然成多也。

 

後來學者,例不案經,多尋方說,隨就增損,其方首數既多,藥物所殊至微,或說同而方異,或方同而說乖;

 

或先是老人服之得效,今有少年病與之相似;

 

或是女子先病服之有益,今有産婦病與之相似;方說病證可服,而人長少盛衰理異,婦人女子氣血質殊。

 

且不看本草,而相傳加藥。

 

其藥物雖是所宜,而于本方更成相犯。

 

或欲除其煩重,于本方便成不便。

 

一方積經增損,轉生僞異。

 

其說雖與病會,其藥物久改初始。

 

是以中古諸方,用藥多有畏惡相犯,反毒相觸,良由此也。


今更詳諸古方,撰取十卷可承案者,又撰本草藥性,要物所主治者一卷,臨疾看之,增損所宜,詳藥性寒溫以處之;

 

並灸法要穴爲一卷,合爲十二卷,爲《經方小品》一部,以備居家野間無師術處,臨急便可即用也。

 

僮幼始學治病者,亦宜先習此小品,則爲開悟有漸,然後可看大品也。


卷第一


述增損舊方用藥犯禁決


《經》說:合藥慎勿合相反畏惡相殺者,不能除病,反傷人命。

 

檢舊方相犯者甚多,今依方用之,乃未見有入口即斃者。

 

凡服犯禁忌藥,亦恐病不即除,久遠潛爲害也。

 

如反藥禁所說,以相對者服之即甚耳。諸方既合雜多物,其勢應小微,故得不即斃也。


《經》說:藥物有陰賊者,令人羸瘦,陰痿短氣,傷壞五內。

 

夫服相反畏惡之藥,雖不即斃,然久遠潛害,亦可如此,豈可不避者焉。

 

尋古之處方,皆當明審經禁,不應合其相反畏惡也。恐特是野間山郡官典,醫輩相傳,以意增損,故有犯禁藥耳。


凡病自有外候危急而反易瘥者,服一方即瘥,亦有不治自若瘥者,與此相會,便稱方神驗,相承推之爲舊方,皆不卻除其犯禁藥物而服之,其實不能除病也。

 

且輕命者多不信脈,亦雲診脈是精妙之術,非不博者所能解,不至辨之士所能究。

 

亦相承見經方是官典醫所執傳,便謂其道卑賊,非君子所看,委之典醫。

 

亦云:醫者意也。

 

便宮中相傳用藥,不審本草藥性,仍決意所欲以加增之,不言“醫者意也”爲多意之人,意通物理,以意醫物,使惡成善,勿必是治病者也。

 

故經傳云:上醫醫國,中醫醫民,下醫醫病。此之謂也。

 

黃帝矜于蒼生,立經施教,教民治病,非但慈于疾苦,亦以以強于國也。


寒食大散難將息者,由栝蒌惡乾薑故也。

 

夫服此藥者,皆是虛冷之人也。虛冷爲患,其疾多端,有患咳嗽上氣積年者,宜除栝蒌用紫菀二兩代之,積服兩劑無不皆瘥也。若患腳弱冷痹緩弱者,以石斛二兩代之栝蒌也,爲治甚效,且無險迕,以爲良決也。

 

其余衆病,但除去栝蒌而已。

 

若虛熱渴利痔血夢泄及婦人崩中,不宜服此藥也。

 

寒食方有美說甚多,其有不可盡從者也。大理宜知此決也。


茯苓惡白蔹,而鎮心丸用之。

 

茯苓主憂恚驚怒恐悸,心下結痛,是鎮心所宜也。

 

白蔹治癰腫心驚痫不如茯苓,今宜除白蔹也。


麻子惡茯苓,而骨填煎用之。

 

麻子主補中益氣,複血脈,破石淋。

 

若疾源須此治者,留麻子去茯苓。

 

若心下結痛,憂恚驚怒恐悸者,去麻子用茯苓也。


紫菀惡遠志,而補心湯用之。

 

遠志主傷中,補不足,益智慧,補心宜用遠志。

 

若患咳嗽上氣者,可以余主咳藥代遠志,用紫菀也。


牛黃惡龍骨,而治小兒方用之。

 

若下利者,可去牛黃留龍骨。

 

若壯熱驚痫者,宜去龍骨留牛黃也。

芍藥惡芒硝,而治小兒方用之。

 

芍藥主益氣,止邪氣腹痛,作優利,除堅積聚耳。

 

須此治者,當去芒硝用芍藥。

 

若壯熱結寒實毒氣者,可留芒硝去芍藥也。


幹姜惡黃連,而斷下利方悉用之。

 

若暴冷下者,可以吳茱萸代幹姜也。

 

夫是久寒積冷有飲水者,服茱萸喜先下飲水去,然後下止耳。

 

大理宜知如此也。


烏頭與半夏相反,而諸湯皆用之。

 

烏頭主中風灑灑惡寒、濕痹積聚、咳逆上此二物爲治相似,會宜去一種也。


藜蘆與細辛、人參相反,而烏頭丸用之。

 

藜蘆主殺蠱毒諸蟲,除咳逆腸澼下利,若須此治者,留藜蘆去細辛、人參。

 

若患久風風頭,肢節痛,心神虛者,去藜蘆留細辛、人參也。


藜蘆惡大黃,而露宿丸用之。

 

大黃主調中,破除諸積聚,須此治者,留大黃除藜蘆也。若須藜蘆爲治者,宜除大黃也。


礜石惡細辛,而附子丸用之。

 

礜石主寒熱鼠痿蝕瘡,死肌肉痹,腹中積聚結堅,令人發熱。

 

若須此治者,留礜石去細辛。

 

若患風痹拘攣,緩弱膝痛,咳逆,堅瘕積聚者,可除礜石留細辛也。


防己惡細辛,而治風湯悉用之。

 

防己主中風傷寒,溫瘧灑灑寒熱,諸痫,利大小便。

 

若須此治者,可留防己去細辛。

 

若患風頭頭眩痛,四支諸痛者,可留細辛去防己也。

厚樸惡澤瀉,而前胡丸用之。

 

厚樸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氣,死肌血痹,去三蟲。

 

若須此治者,留厚樸去澤瀉。

 

若須補養益氣力者,留澤瀉去厚樸也。


皂莢惡人參,而通草丸用之。

 

皂莢主風痹死肌,風頭淚出,利九竅,下水氣,殺精物魔鬼,咳逆上氣。

 

須此治者,留皂莢去人參。

 

若須補五髒、安精神者,留人參去皂莢也。


礬石惡牡蛎,而卻煩丸用之。

 

礬石主瘡蝕及咽痛,堅齒骨。

 

須此治者,留礬石去牡蛎。

 

若患傷寒寒熱,溫瘧,洗洗惡寒,憂恚驚怒,氣結心痛,鼠瘘,女子去赤白浚下血者,留牡蛎去礬石也。


當歸惡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22:57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