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生指迷方 卷四 咳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 07:0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生指迷方 卷四 咳嗽

 

咳嗽

 

論曰:古書有咳而無嗽,後人以咳嗽兼言之者,蓋其聲響亮。

 

不因痰涎而發,謂之咳痰涎上下隨聲而發,謂之嗽,如水之漱蕩,能漱其氣也。

 

諸咳之原,其來雖各不同,其氣至於肺而後發。

 

若非其時感邪而發咳者,固因臟氣虛弱,抑或五行之氣,內相剋制。

 

病作治,無使傳注,不即治之,傳注他臟,遂至不起。

 

然有因寒者,因風者,因熱者。

 

風寒從至,熱則從內起。

 

風寒則諸經自受其邪,熱則臟腑熏蒸,乘而為病,風則散之,寒則溫之熱則調之、瀉之。

 

因風者惡風,出風中則咳甚;因寒者,遇寒則劇;因熱者,得熱則發。

 

因外感風寒,不即治之,邪氣留淫日深,攻傷臟氣,一臟受極,遂傳其所不勝。

 

如肺經受久而不去,咳則右脅痛,不可轉側,遂傳之肝。

 

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咳引左脅,臥,臥則咳劇,遂傳之脾。

 

脾,土也,為木來克,則大便鴨溏,甚則螈 如癇狀,腎屬水,為土所克則骨痿,不能起於床,手足浮腫,次傳之心則死。

 

若因臟氣自心乘於肺,急補肺而瀉心,補肺宜辛甘,瀉心宜苦。

 

若脾熱熏蒸,但瀉其脾,治肺以辛溫,謂之間傳,學宜知此。

 

若肺咳,惡風脈浮,小青龍湯主之。

 

惡寒脈緊,杏子湯主之。

 

微弱者,鐘乳丸主之。

 

惡熱喉燥,脈數甚則咯血,天門冬湯、杏子湯主之。

 

孫氏《仁存活法秘方》:肺咳之狀,喘息有音,甚則咯血。

 

小青龍湯(見前寒證門。)

 

杏子湯杏仁(去皮尖) 乾薑 細辛(去苗) 甘草(炙,各半兩) 五味子 桂心(各一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棗一個,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痰多者,加半夏半兩,湯洗七遍。

 

鐘乳丸鐘乳(銀石器內煮一時,研一伏時,一兩) 紫菀(去苗及枯燥者,半兩) 桑白皮(一分,銼,微炒) 款冬花 黃 (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三十丸,食前服。

 

天門冬湯天門冬(去心) 紫菀(去苗及枯燥者,焙) 知母(焙,各一兩) 桑白皮 五味子 桔梗(各半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咳血者,阿膠半兩,炒燥。

 

大便澀而喘,加葶藶半兩。

 

若心咳,脈浮惡風,桂心湯主之。

 

惡寒,時口噤,脈緊大,附子細辛湯主之。

 

惡熱脈疾小便赤澀,茯苓湯主之。

 

桂心湯 孫氏《仁存活法秘方》云:心咳之狀,上引心痛,喉介介然如梗,甚則咽喉腫痛,脈浮惡風,宜桂心湯。

 

人參 桂(取心) 白茯苓(各一兩) 麻黃 貝母(炒,各半兩) 遠志(去心) 甘草(炙各一分)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附子細辛湯附子(炮,去皮臍) 細辛(去苗,各半兩) 人參 菖蒲(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五味子(二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茯苓湯茯苓 麥門冬(去心) 黃芩(各一兩) 秦艽(去土) 柴胡(去苗,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一分)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若肝咳,惡風脈浮弦,射干湯主之。

 

 孫氏《仁存活法秘方》云:肝咳之狀,咳則兩脅痛,甚則不可轉側,轉側兩脅下滿。

 

 惡寒脈浮緊,五味子煎主之。

 

惡熱脈疾,目赤頭眩,百部丸主之。

 

射干湯射干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五味子 半夏(湯泡七遍,各一兩) 款冬花(二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五味子煎五味子(五兩) 桂(取心,一兩) 川烏頭(炮,去皮臍,一兩) 上為末,水五升,煎至一升,絞取汁,用好蜜二兩,再熬成膏。

 

溫酒化彈子大,食前服百部丸百部(八兩,為細末) 生地黃(五斤,取汁,熬成膏) 上將地黃膏和百部為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三十粒,食後服。

 

若脾咳惡風脈浮緩,麻黃濃朴湯主之。

 

 孫氏《仁存活法秘方》云: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引肩背,痛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口中如含霜雪,中脘隱隱冷,惡寒脈緊弱,溫中丸主之。

 

大便堅,從腹上至頭發熱,脈疾,茯苓丸主之。

 

麻黃濃朴湯濃朴(去皮,薑汁塗,炙) 麻黃(去根節) 杏仁(去皮尖) 橘皮(洗,各一兩) 甘草(炙) 半夏(湯洗七遍,各半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溫中丸乾薑 半夏(湯洗七遍,各一兩) 白朮(二兩) 細辛(去苗) 胡椒(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米飲下三十粒,食前服。

 

茯苓丸茯苓 黃芩(各一兩) 五味子(半兩) 半夏(湯洗七遍,切,薑汁浸,焙,半兩) 橘皮(洗,一兩) 桔梗(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米飲下三十粒,食後服。

 

若腎咳惡風脈浮,白前湯主之。

 

 孫氏《仁存活法秘方》云: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疼痛。

 

惡寒,唾冷沫,小便數,脈緊,椒紅丸主之。

 

 惡熱,骨間煩疼,地骨皮湯主之。

 

白前湯白前 細辛(去苗) 川芎 五味子(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 芍藥 桂(取心,各半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椒紅丸椒(去目,炒出汗,半兩) 款冬花 紫菀(去苗及枯燥者) 乾薑(各一兩) 礬石(火一伏時) 附子(炮,去皮臍) 細辛(去苗) 皂莢(去子,酥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米飲下三十粒,食前服。

 

地骨皮湯地骨皮 百部(各二兩) 芍藥 赤茯苓(各一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十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若顴骨赤,大如錢,日晡發熱者死。

 

若潮熱有時,五心煩熱,搏於營衛,不咳者易治,脈促澀者難治,青蒿煎、柴胡芍藥湯主之。

 

青蒿煎青蒿(汁,一升) 人參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上將二味為末,用青蒿汁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二十粒,食後服。

 

柴胡芍藥湯柴胡(去苗) 芍藥(各一兩) 地骨皮 石膏(各半兩) 上為散。

 

每服五錢,水二盞,小麥五十粒,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若但嗜臥,飲食不榮肌膚,或不能食,心腹虛脹滑泄,背膂牽急,勞倦不能動止,或因大病後,或因下利後不復常,得之於脾。

 

脈弦大者不治,四肢煎厥,亦謂之肉極,炙肝散、白朮丸主之。

 

炙肝散(見前氣證門)。

 

白朮丸白朮 橘皮(洗,各一兩) 濃朴(去皮,薑汁塗,炙焦) 人參(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米飲下三十丸。

 

若咳嗽如膿涕,或微喘急,短氣,脅下痛,皮膚乾燥,動則咳極,由形寒飲冷傷於肺經久嗽不已則肺枯燥,令人先寒後熱,脈弱者可治,或緊或弦者不可治。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F%B7%E6%96%B9/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02: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