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這次IT革命將對經濟活動的組織形態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它將消除眾多中介機構
IT革命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雲計算、光纜和移動設備正在形成一個比過去更加強大、更加觸手可及的網絡。
零成本的信息通訊有望實現。
一些分析家認為,繼上世紀80年代出現IBM電腦主機,以及90年代出現個人電腦之後,第三次IT革命浪潮正在到來。
這次革命將對經濟活動的組織形態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它將消除眾多中介機構。
白領中介服務是現代發達經濟的核心,因此,如火如荼的IT革命將成摧枯拉朽之勢,重塑經濟結構。
蛋糕可能最後會變得更大,但其過程將相當痛苦。
重塑全球經濟
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主體是以藍領工作為主的製造業。
他們有機會依靠新技術發展他們的服務業。
因此,他們將得益於生產率的提高,而不必經歷打破現有結構的痛苦。
生產率提高,產品價格下降,發展中經濟體可以儘早從藍領工作為主的製造型經濟,轉型為白領工作為主的服務型經濟。
IT革命創造了OEM(初始設備製造商,俗稱代工)加工模式,推動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增長,並使他們獲益良多。
下一階段,IT革命將降低發展中經濟體發展內需的成本,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益處。
全球化、IT和老齡化是塑造全球經濟的三支重要力量。
全球化和IT將蛋糕做大,根據種族、產業和國家,加以不同的分配。
老齡化卻將蛋糕做小。
由於存在這些結構性因素,決策者應對經濟疲軟時,錯誤地實施刺激經濟的政策,導致了泡沫接踵而至。
精明的投資者由於了解結構性力量和政策失誤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市場影響,往往從中受益。
在所有的技術中,IT始終是影響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力量。
綠色能源依靠政府補貼得以為繼,無論怎樣發展也只是一方小市場。
生物技術由於需要長期孕育,才能孵化為成熟產品,因此發展受限。然而,IT革命卻以光速發展。
許多專家認為,雲計算技術的崛起,標誌著IT發展進入了新的革命性階段。
我同意這種觀點,因為我看到雲計算技術正在改變實體經濟:
消除某些角色、創造新的角色,在不同國別和擁有不同技能的人群間對收入實施再分配。
其影響將嚴重限制和改變宏觀刺激政策所產生的影響。
而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提倡實施宏觀刺激政策,以此解決目前經濟二次探底的問題。
通過促進生產全球化,IT已經重塑了全球經濟。
失去IT,很難想像跨國公司能夠將零件加工外包至多國生產,再運到一個國家組裝,進而在別國銷售。
這就是為什麼貿易發展的速度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的兩倍的原因。
發展中國家從這種發展趨勢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僱傭剩餘勞動力從事出口生產。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製造業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全球化。例如,物流運輸工作可在距離銷售目的地很遠的地方展開。
到目前為止,IT促進了外包業的發展,即工作流動性加大,而且可以在成本較低的國家完成。
下一次IT革命浪潮可能會徹底消除許多工作崗位,改變現有工作的本質,並且創造全新的工作崗位。
第三次IT革命的創造力和破壞力都將超過前兩次革命。
現代化的發達經濟體主要是以服務型經濟活動為主。
商店店員、餐廳服務員和公交車或出租車司機是服務型經濟的主體。
然而,他們並不產生附加值。行政管理人員、銀行家、律師、會計,還有那些在高層寫字樓里工作的職員才是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的人群,他們的工資也很高。
這些人的工作是處理信息——獲得信息、加工信息、將轉化為另一種格式的信息再傳遞給另一個人。
信息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直到有人可以根據信息展開活動。
金融等中介組織面臨生死抉擇
如果一家大型組織基本上由白領專業人士組成,這個組織的效率一定非常低。我們經常用“28定律”——就是20%的人做80%的工作——解釋低效的原因。
低效的產生是因為價格機制在處理信息的階段失去作用,也就是沒有終端產品需要定價。
公司裡總有一些員工比別的員工效率高。
他們更可能獲得升職,或者加薪。
但情況並不總是如此。有時候,價格機制讓位於公司政治。
上級不總是喜歡工作效率最高的員工。
因為這些員工可能會威脅到上級自己的飯碗。
這些複雜的情況降低了讓員工好好表現的激勵。
那為什麼大型服務型組織還能夠存在呢?
主要是因為服務產品的定價需要時間。
服務型產品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檢驗出其質量好壞。
大型組織能夠靠聲譽效應讓購買者放心。
如果原來的顧客滿意,可以激勵該組織保護自己的聲譽。
因此,新客戶應當也有信心購買該組織的產品。
IT的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消除白領低效的情況。
首先,可以衡量產出。
例如,醫生看完病後,可以花很低的成本追踪病人的情況。
病人和醫院都能夠了解關於每個醫生的效率和診治效果的數據。
對於其他專業人士,例如,會計、律師、廚師和銀行家,都可以通過同樣的方法衡量其效率。
高效的產出衡量分析會導致:
(1)白領專業人士薪酬的價格差異進一步擴大;
(2)控制這些人員的管理者數量進一步降低。
也許“28定律”現象仍會發生。
但是,20%的生產效率較高的員工將獲得80%的報酬總額。
而他們的老闆-管理者會少得多。
這樣一來,“28定律”現象就不會導致效率低下。
富有的發達經濟體的核心是中產階級,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可能會危及發達經濟體的模式。
可能是由於效率低下,服務型經濟的收入分配均勻,即每個人的薪酬都差不多。
如果可以精確衡量產出,收入分配會成倍地不均。蛋糕可以變大,卻會有許多人分到很小的一塊。
其次,通信成本的下降可以剔除供應鏈中的多個層級。互聯網應運而生之後,一些中介機構開始提供網上服務。
新型的在線中介,尤其是效率更高的中介機構開始嶄露頭角。
接下來,恐怕連網絡中介都要消失。
通信成本越來越低,小型服務供應商可以零成本為世界上每個人服務。
而且,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零成本聯繫每個小型服務供應商。
金融服務供應商從定義上說就是中介。
為什麼儲戶將他們的錢交給這些人來管理呢?
不是因為他們表現優異。
90%以上的機構投資者的表現比市場指數差。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他們降低了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成本。
這種解釋現在看來更靠不住。任何人都能夠像基金經理那樣,幾乎不費成本地獲取各種信息。
恐怕金融服務業可能會發生結構退化。
金融服務行業正在失去對用戶及實體經濟的附加值。
它越來越依賴於系統博弈,並從客戶的無知中謀利。
這使得該行業和金融市場更加動盪,更容易誘發泡沫。
兩極趨同
雲計算、光纖和移動用戶設備的出現,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接近於零。
它破壞了中介賴以生存的基礎——規模經濟。
我們正在目睹這一對定型的白領經濟體產生衝擊的前浪。
這是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論的極速版。
這支力量將延長就業危機。
生產全球化是西方藍領就業危機的最重要驅動力。
泡沫經濟通過派生泡沫工作崗位,掩蓋西方藍領就業危機所產生的就業影響。
金融危機暴露了就業危機,而就業危機十年前就應該已經出現。
正在進行的IT革命對白領勞動力產生了極強的破壞力,使得發達經濟體很難在可預見的將來減少失業。
IT革命破壞穩定的力量可能與上世紀礦物燃料革命類似。
今後十年,西方可能會進入不穩定期。
發展中世界從個人電腦-互聯網革命中獲益良多。
它在製造業建立了OEM加工模式,使貿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IT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將加速發展中世界驅動內需。
通過減少中介成本,發展中世界將更快進入以國內服務需求為主導的發展期。
因為發展中國家尚未建立中介服務產業,因此,他們能通過降低服務和貨物在國內的價格,將新技術成果最大化,從而改善內需,使之成為增長引擎。
西方就業危機阻礙了內需的增長,因此,發展中世界亟需發展他們的內需。
第三次IT革命浪潮來得太是時候了。
全球經濟現在一分為二,分為疲弱的發達世界和蒸蒸日上的發展中世界。
二者由於流動性從前者轉移到後者而出現明顯差別。
如果目前的流動性泡沫破滅,發展中世界的經濟發展可能會放緩。
然而,發展中世界的成本優勢比發達世界強,因而將持續保持強勁增長。
IT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將放大它在經濟發展中的優異表現。
如果世界持續和平,兩個世界必將在本世紀趨同。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NHe2OIGTE0aCV39tHd0-/article?mid=52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