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計劃2018年在火星尋找類似地球的生命】
地球和火星的體積對比
在地球數十億年進化歷程中,數十億噸的岩石在地球和火星之間『互換』。
科學家認為一些岩石很可能包含著微生物,它們能夠成功地抵達另一顆行星。
2018年,科學家將在火星表面搜尋類地DNA,從而驗證這一假設是否成立。
這一由美國NASA投資的計劃叫做『搜尋地外基因組(SETG)』,該計劃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完成,科學家克裡斯多弗-卡爾負責這項計劃。
這些研究人員正在研制一種能夠探測和鑒別核酸的裝置,可探測分析火星冰晶體、濃鹽水或者土壤。
科學家評估稱,雖然火星表面的任何有機生物都會被灼熱的紫外線和輻射線摧毀,但隱藏在火星表面以下的DNA分子仍可進化生存數百萬年。
雖然許多科學家期待有機生物能存活在火星,但卻很難預測可能存活的有機生物種類。
在『搜尋地外基因組』計劃中,研究人員聚焦研究常見地球生命體中一些特定基因。
如果火星表面存在著類似地球上的DNA或者RNA分子,那麼科學家研制的新型裝置將能夠探測到。
卡爾說:『如果我們用大量的時間尋找一些與地球存在差異的事物,卻沒有時間尋找外星體與地球的共同相似之處,我們將感覺非常可笑。生命可能獨立性地存在,而並非像科幻電影情節中所描述的那樣。』
近兩年,研究人員計劃測試一項DNA探測技術,測試地點包括: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和南極洲寒冷乾谷,像這樣的地形條件非常類似於火星。
目前,他們計劃將這項勘測裝置在2018年發射至火星。
下載 (18.82 KB)
2011-2-2 03:39
水並非生命必需物質 地外生命或許大量存在
日前有天文學家宣布,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方式,可能與宇宙中那些未知生命形態的發展和演化模式存在巨大差異。
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科學院新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各行星的特性和環境都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其上所謂『生命』的概念和維持它們生存的必要條件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參與制定這份報告的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約翰•巴羅斯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生命的形態可能與地球上的存在根本上的差異。』
專家們還強調稱,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未在地球之外發現任何生命形態,甚至就連許多有關不明飛行物的報導也無法用來證實確有地外生命存在。
專家們表示,地球上的生命事實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它們的存在均遵循著相同的法則。
美國科學家在報告中指出:『在鯨、駱駝和人類的DNA中均記錄有相同的信息。除此之外,在維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化學反應中均有碳的參與。』
在大約10億年前,鯨和駱駝都曾擁有共同的祖先。甚至就連人類也是地球上首批生物的後代。
巴羅斯表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被共同祖先留下的遺產連接在一起,從一方面講,這是進化和自然的最大成就;而從另一方面講,這種情況又有可能阻礙對地外生命形態的尋找。』
他指出:『首先必須明白,我們到底要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太陽系外的行星上尋找什麼。目前,搜尋生命的行動主要集中在那些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上。雖然這些天體對於人們來說要更熟悉一些,但這並不是說,在那些與地球並不相似的行星上就沒有生命存在。』
在NASA公布的這份最新報告中國集中了11位各領域科學家的觀點。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嘗試建立一個全面的有關生命含義的概念,並在研究星系的過程中運用這一概念。
例如,那些有關任何生命的存在都離不開水的觀點就有可能限制在火星這類的行星上尋找生命的行動。
此外,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表明,對於生物來說,水並非不可或缺的條件,液態的甲烷、乙烷或氨均有可能成為水的替代品,而這類物質存在於許多行星上,例如,在土星的衛星——泰坦星上便流淌著由氨構成的河流。
更有甚者,在某些比較溫暖的行星上,大量的硫酸也有可能發揮水那樣的作用。
科學家們最後得出結論稱,最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的天體是那些包含有足夠的輕質化學元素(如氫、碳、氧、磷或硫)的行星。正是這些元素常常構成著復雜有機分子存在的基礎。
天文學家們表示,任何一項發現都無法與發現地外生命形態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NASA也指出,只有當人取代機器人,成為星際飛行的主體後,尋找地外生命的活動才會變得最為有效,而這一局面至少要在50年後才能成為現實。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17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