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深藏湖底的寶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22 17:19:1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6-25 00:37 編輯

深藏湖底的寶石

 


那麼這孔雀石是怎麼形成的呢。
  
採訪:鐘耀清地質工程師


“這是一個石炭岩銅礦,它這個形成年代的地層是石炭紀的,地層中的碳酸鹽跟石灰岩體產生膠著,形成膠帶後,產生硫化銅,那麼硫酸銅溶液是溶於水的,大部分在地表隨流水流走了,剩下那一部分呢,硫酸銅溶液在微鹽中,好像這邊是碳酸鹽的微鹽,本身上里面含有方解石、白英石,那麼硫酸銅溶液就跟膠帶形成孔雀石。”


陽春是中國華南地區地質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使這裡形成了許多熱液性中小型礦脈。

這些礦脈大多數屬於鐵、銅共生型礦脈,這樣的地質構造為孔雀石的形成,創造了天然的條件。

石菉就處在陽春礦床最密集的地方,由於孔雀石是在億萬年中滴化形成的,石菉的地下水資源又非常豐富,因此特別適合孔雀石的生成。


陽春孔雀石的開採是從1966年開始的,當時在石錄探明了礦藏量達一百萬噸的銅礦,孔雀石是作為煉銅的礦石,被人們從百米的地下挖出來的,當時,陽春人並不知道孔雀石還有收藏價值,據當地的老人們講“當年銅礦開採最紅火的時候,孔雀石在礦上到處都能撿到”。


孔雀石是與含銅的礦石共生的,所以,有孔雀石的地方一定會發現銅礦的身影,而且雀石本身含銅量就有57%左右,所以在古代,人們除了把孔雀石加工為石器外,還把它直接作為冶煉青銅的原材料。

工匠們在煅燒孔雀石時候加入錫石,溫度達到960度熔化時,會冒出一股青白之氣--這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爐火純青”的本來意義。


早在東漢時期,石菉就開始進行銅礦的冶煉,如今在這裡仍然可以找到大量了古時人們冶煉銅礦時留下的爐渣。

在陽春境內曾出土了五面銅鼓,其中就數1979年在石菉蟹地村出土的銅鼓最大,象徵雲雷和太陽的花紋遍布鼓面,見證了陽春古代發達的冶煉技術。


石菉銅礦的開採從東漢一直延續到今天,石錄銅礦是1998年才停止開采的,原因是挖到一定深度,地下水噴湧而出,眼前的湖面,就是當年的石錄採礦場。

  
採訪:鐘耀清地質工程師


“那麼最深現在礦湖最深處是負64米,一般是在負48米,是這麼一個情況,原來礦湖這一塊就是一個露天採場,不是現在看到的一湖水,後來停產以後地下水湧上來沒有抽就形成這個礦湖。”


銅礦變成了湖,沒被挖出來的孔雀石,又被深埋在了水下,或許再過幾萬年,當地殼再次變化的時候,它們才會浮出水面,然而,正是由於銅礦被水淹沒了,已經被挖出來的孔雀石,成了收藏愛好者們碩果僅存的收藏品。


在陽春市中心廣場上有一塊亞洲最大的孔雀石,它高有2米,長2.45米,寬2.25米,重達9.7噸,澤翠綠,它是當年石菉銅礦的工人們,從五十米深的地下採集到的,由於外形非常奇特,工人們把它獻給了市政府,放在廣場上供全市人民欣賞。如今,在冶煉廠裡連一小塊孔雀石都找不到了,它們都被陽春人珍藏了。


今天,孔雀石已經成了陽春人的驕傲,在東湖中路住著一位有心人,他叫張英祥。

88年他在石錄礦場撿到了這塊孔雀石,當時有人想花500元買下這塊石頭,他沒賣,到今天這塊孔雀石有人想以380萬的價格買下來,但是張英祥還是不賣,儘管張英祥靠擺煙攤,維持生計,熟悉他的人,說他是富有的“窮人”,但老人說“它是我心中的信物,賣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孔雀石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竟能讓人堅守清貧?


在陽春走進老百姓的家,就像是走進了地質博物館,只要說起孔雀石,每個人都能像地質學家一樣如數家珍,頭頭是道。


採訪:廖正炎陽春雅石根雕協會會長


“我們中國的孔雀石別的地方也有,海南島也有,海南島它的地質、它的水都不同,它有鹹味,我們陽春就沒有。湖北也有很多孔雀石,但顏色不同,湖北那邊乾旱一點,我們南方水分多一點,所以它的顏色很鮮豔。”


陽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兩億七千萬年以前,陽春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由於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高山隆起,海水退去,海底大量沉積的石灰岩被托出水面,使這裡形成了眾多美麗的溶洞,這些石筍是千萬年滴化而成的,其實,孔雀石的形成和溶洞裡的石筍成因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在地上的山洞裡,一個在百米深的地下。

   
來源:中國陽春藝術網 中國石文化


引用:http://www.jade158.com/kwbb/display1.asp?id=609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8:43 , Processed in 0.1982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