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物進化的不可能性 ! 】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15 10:26:1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6-20 21:45 編輯

生物進化的不可能性 ! 】
 

                    

http://myweb.hinet.net/home10/dinoweb/index-1.gif

 

概率計算表明,生物進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絕對不可能的程度

現代進化論用基因隨機突變假說解釋進化的根本原因,而這種突變具有隨機性、低頻率和不定向等特點。

 

在數學公式和模型普遍應用於生物學領域的今天,進化論者並沒有提出一個全面的公式,計算從基因突變開始到一次進化實現的機率,這是為什麼呢?


許多學者從基因突變發生的機率出發,計算出了產生新物種的概率,發現小得驚人。

 

貝希(Behe, M.J.)的《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書中,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學機制為例,講述如此複雜精密的生命現象不可能是進化來的。

 

其中一個蛋白(TPA)產生的機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經過計算至少需要一百億年才能發生。

 

如果同時進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機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他說:「很可惜,宇宙沒有時間等待。」這裏我們提出一個寬鬆的公式,根據突變機率計算進化產生新物種的概率(P): P=(M ×C ×R × E ×S) n


通俗地說,就是一個物種的某個體發生了突變(機率M=0.001,千分之一的突變機率已經是最高的了)。

 

並且,突變後的基因與自身其他基因,在不同層次上的產物,可以相容(寬鬆估計C=0.01,若不能相容則導致畸形、缺陷甚至死亡)。

 

而且,在生存競爭中該個體能夠存活,有繁殖的機會(R=0.1),而且突變恰好有縱向進化的意義,也就是有益的進化(這種情況至今沒有發現,某些進化論者估計為E=0.001)。

 

而且,突變基因在種群中,能夠穩定下來得以擴大(寬鬆的估計為S=0.1)。

 

因為,新物種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現,每一個新基因的出現,都要滿足上述機率,假設要十個(冪指數n=10,實際物種間,絕對沒有這麼小的基因差異),那麼進化出一個新物種的概率為: P =(0.001×0.01×0.1×0.001×0.1)10=10-100 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種群(意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個體數為一千,相應的進化所需要的時間,極為寬鬆的計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

 

目前科學家認為,宇宙年齡不會超過二百億(二乘十的十次方)年,進化一個新物種的時間,是宇宙的年齡的自乘約9.4次,足見進化是絕不可能的。


生物最相近的物種,也不可能只差十個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基因,更是差別上萬,因此生物從低等,到高等進化所需要的時間,根本是無法想像的了。


生命自然產生的機率,如同用「颶風能完成裝配飛機」一樣,是不可能的
對於生命的產生,現代進化論認為也是一個自然過程,認為簡單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某種特殊條件下,進化成複雜的生命大分子,各種複雜的大分子,進一步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

 

讀到這麼多串連的「理想化」過程,讀者恐怕會考慮其中的機率問題了,英國科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曾表示:「上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捲整個廢料廠的颶風來裝配七四七噴射機一樣。」 假設和猜測能用作證明嗎?


假設和猜測能用作證明嗎?

 

誰都會回答:「當然不能。」

 

如果一連串(比如5個)的假設來做證明,即使每個可能性有70%,那麼總體(5個70%相乘)可信度只有16.8%了。

 

根據前面分析,我們知道進化論的分子,進化機制,就是一系列假設的組合,已經把可能性降低到,宇宙不可能等待的地步了。

 

宇宙還沒等到一個物種的進化,就已經毀滅無數次了。


這樣看來,概率計算已經否定了進化論的核心──基因突變機制。


如果進化存在,那麼必然存在進化過程中,物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否則,進化就是謬論。

 

在邏輯上,過渡類型的化石,也就成了進化論的三大證據之一。

 

而事實上,這方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用,達爾文等人,猜想20世紀會找到明確的證據,也就是當時用"猜想"作了證據--這又是極不嚴肅的。

事實又是怎樣呢?

 

直到現在,發掘出的化石不計其數,禁得起推敲和鑒定的證據還沒有一例。


曾經轟動一時的始祖鳥,被視為進化論的鐵證,6具「始祖鳥化石」的相繼問世,轟動了世界。

 

因為,它既具有爬行動物的特徵,又具有鳥類的特徵,而被視為鳥類和爬行動物之間,過渡物種的典範。

 

後來鑒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1具堅決拒絕任何鑒定。

 

最初的「發現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進化論了,就造出了最有力的證據。


一九二二年,生物學家奧斯本(H. F. Osborn)宣佈發現了一顆牙齒,這顆牙齒同時具備猩猩、猿人及類人猿特徵。他給這顆牙齒的主人取了一個名字-尼布拉斯加人(Nebraska Man)。

 

接著,相信進化論的人士畫出了這個猿人的想像圖,僅僅憑著一顆牙齒。到一九二七年,經過更深入的研究後,這顆牙齒的主人終於被鑒別出來。

 

其實這顆牙齒不屬於人類或人猿,它的主人是一種絕種了的美洲野豬。


在從猿到人的問題上,尋找過渡物種「類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學的「十大懸案」。

 

數次宣佈的人類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年發現的人和猿之間的過渡化石「嘉伯人」曾經轟動一時。

 

考古學家杜波瓦在嘉伯發現了一塊很象猿的頭蓋骨的骨片,在40英尺以外又發現了一塊大腿骨。他說,顯然這是屬於同一個生物的。

 

這個生物象人一樣直立行走,又具有猿一樣的頭骨,這一定就是那個過渡環節。

 

但後來證實,這分別屬於一百萬年前,一起生活在嘉伯的一頭猿和一個人。

 

學術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卻還在宣傳。


直到1984年「嘉伯人」才被新發現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由唐納德.喬漢森(Donald Johansson)在東非大裂谷發現的「露西」(Lucy),曾被認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

 

但現在科學家已經鑒定,它為一種絕種的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和人無關。露茜同樣被否定了,而教科書中,對始祖鳥和露茜還是不予更正,公眾也就不知真象了。


拉瑪古猿被認為在從猿到人的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

 

它的下頜骨兼具人類與猩猩的特徵,牙床結構類似於人,不具有猩猩的門齒與犬齒,但上下頜的距離與頜骨的長度,又近似於猩猩,這被視為是,進化論的又一個鐵證。

 

然而,後來在非洲發現的一種狒狒與拉瑪古猿,具有相同的牙齒及面骨特徵,但卻被視作一種狒狒。由此可見,這個判據也是模棱兩可的。


又如「皮爾當人」(Piltdown Man),就是一個被破解的科學史上的醜陋騙局——曾經被進化論教科書列為「人類祖先」化石的「皮爾當人」(Piltdown Man)其實是一群考古學家的刻意造假之作。


皮爾當人被描述為:「這種人種的頭蓋骨的頭頂骨已經是人型,而下顎骨幾乎是屬於猿型,除了臼齒之外,都是猿形態的。」

 

因此,他被宣稱是一種,介於人與猿之間的生物,也就是半人半猿的猿人。


皮爾當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科學界的認可,僅有少數學者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這不過是將人的頭顱骨與猿的下顎骨拼湊在一起,但他們的聲音卻遭到忽略。

 

然而四十年後,奧克雷(K.P.Oakley)利用含氟量測年法,測定收藏在大不列顛博物館裏的,皮爾當人化石,驚訝地發現,頭顱骨的含氟量與下顎骨相差甚遠,頭顱骨的含氟量微小,僅在地底埋存幾千年,非原先認為的五十萬年。


接著,經過學者專家重新檢驗這些化石,發現了皮爾當人骨頭組成:下顎骨是猿的,頭顱骨是人的。

 

頭顱骨曾經被含鐵化學藥品塗抹過,使其看起來更古老;牙齒被銼刀銼削過;下顎骨是猿的,上顎骨是人類的,兩者被拼湊起來再經過修飾,使其看起來更像「猿人」。


一九五三年,維納(J.S.Weiner)、奧克雷(K.P.Oakley)連同其他一些英國科學家發表論文聲明,「皮爾當人」是個科學騙局。


根據諸多事實,我們發現關於猿人的報導,很大部分是投機和欺騙多於事實。下面這個爪哇人(Java Man)又是一例:


您可能不知道,爪哇人被認為是猿人,其基本證據僅僅只有一根腿骨、三顆牙齒和一部分頭蓋骨。腿骨像是人的,而頭骨卻像是類人猿的。

 

但是這兩部分化石,是在同一水平的岩石上相距14公尺(約45英尺)的地方發現的,現場也有真正的人頭骨,而後一部分事實,卻被隱藏了許多年。

 

這些化石的發現者都波士博士(Eugene Dubois)在他晚年時宣佈,這些化石並非猿人的遺骨,而更像是一隻,巨大的長臂猿的骨骼。

 

然而,進化論者,拒絕接受他所說的,於是,建立在荒謬可笑,並少得可憐的證據上的爪哇人仍舊被拼湊起來,作為確實存在過的生物出現在教科書裏。


假如進化存在,過渡類型化石就應該很容易找到,為什麼沒有呢?

 

大家沿用達爾文的解釋:化石記錄不完全。

 

深入一想:化石的形成是普遍和隨機的,為什麼單單漏掉了過渡類型呢?

 

可見,猿人是不存在的,但是人們過於迷信進化論的真實性,以至於拼命地往進化論上想,有意無意地用,猿骨化石或猿骨與人骨化石,拼湊出那麼多虛假的真實。


同時,如果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那麼從猿類到今天人類的,各個階段歷史時期,都應該有其特徵的證據,包括各階段的化石和相應的文化遺址、工具等。

 

可是猿類的化石找到了,人類的化石找到了,而從猿類進化到人類的中間過程的化石卻沒有。

 

事實上,所謂人從猿類進化而來的假說,只是空中樓閣,這個假說,卻長期被當作科學定論拿來支撐無神論。


在實踐中,許多考古學家的發現都直接地反駁了進化論的論點。

 

例如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了,遠古不同時期的人類的直接證據,從幾萬年前至幾億年前的人類腳印,到人體的骨骼化石,都無法被歸納到,進化時間表中。


不少科學家為了自己的科研前途,不得不違心地,把自己真實的科研成果,改成符合進化論的結論。

 

否則,公眾會舉起科學的大棒討伐他,科學家本人,也有可能失去名望、利益、甚至教職。進化論,它形成了一個場,有力地桎梏著人類對科學真理的追求。


事實上,達爾文當初推出進化論,也是膽膽突突的,他自己對這個理論,也是有一定保留意見,甚至是疑惑的。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說:一想到動物眼睛的完美結構,連他自己也不自信了。

 

連作者本人都有所保留,後人們為什麼要這麼盲從呢?


歷史終將證明,進化論是本次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醜聞。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5758/article?mid=762prev=780&next=598&l=f&fid=22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文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13:20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