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2-6-10 19:50 編輯
【德新型民間科普市民進酒吧參與“科普角斗”】
“科普角斗”在德國已遍地開花
德國是世界公認的科研強國,也是眾多風靡世界的科普活動的誕生地。
近年來,繼“科學長夜”、“兒童大學”等大受歡迎的科普活動之後,德國又漸漸興起另一項別開生面的活動——“科普角斗”。
16日晚,記者就在柏林親身體驗了一把。
“科普角斗”的名稱來源於一種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興起、隨後在全球廣為傳播的活動“詩歌角斗”。
在這項活動中,參賽者要現場朗誦他們自行創作的詩歌,並儘力調動台下觀眾情緒。
裁判是隨機在觀眾中選出的,他們不需要有任何文學專業背景,僅僅根據選手的表現打分。
這項平易近人的活動給詩歌這種越來越被邊緣化的文學形式註入了生機。
2006年年底,一位參加過“詩歌角斗”的德國學者將“科學”和“角斗”兩個要素結合到一起,“科普角斗”從此誕生。參與活動的有科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金融學家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活動規則是在10分鐘內以最簡單、幽默的語言來闡明自己的研究領域,誰獲得觀眾的支持最多,誰就是冠軍。
16日晚的“科普角斗”在柏林一家名為“利多”的酒吧舉行。
記者提前到達,發現等待入場的隊伍已排出20米開外,著實出乎記者意料。
“利多”是德國年輕人常去的酒吧類型,昏暗的光線和音量適中的音樂很適合邊喝酒邊聊天。
入場後,這個100多平方米的場地竟擠進了約500人,用摩肩接踵形容毫不誇張。
觀眾大多數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也有一些中年人和白髮斑斑的老者。
記者以為他們大多是參賽者的朋友,經詢問後發現很多人只是慕名而來。
當晚“科普角斗”的演講主題以社會學科為主。
首位上台的參賽者是一位身穿印有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徽的黑色T卹、並在該校學習漢學與語言學的德國女孩皮盧·馮普林策,她演講的題目是“達卡卡語中的及物名詞”。
“達卡卡語是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共和國的安布里姆島上幾個小部族所說的語言……”,她才剛開始,在場的觀眾就發出一陣哄笑聲。
這正是皮盧想要的效果。
她自嘲地解釋道:“我知道你們為什麼笑。怎麼會有人研究這么生僻的語言?研究這些語言到底有什麼用?……”
隨著演講的進行,她讓觀眾在嬉笑中漸漸明白,雖然這個語言十分冷僻,但它具有非常有趣的原始語言學特性。
例如,如果用達卡卡語表達“石頭上的洞”這一概念,只需要把“洞” 和“石頭”兩個名詞按順序放在一起就可以了。
這些原始語言學特性也許會為將來解密其他原始語言提供思路。
10分鐘過去後,皮盧獲得雷鳴般的掌聲。
這時,由主持人在觀眾席中隨機選出10名裁判,他們各自與身邊的人稍作討論後,給參賽者打分。
除皮盧外,當晚其餘4名參賽者的演講題目依次為“交響樂團在德國的未來”、“論文引用格式的管理”、“團隊合作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臉譜'(Facebook)網站的社交功能”。
最後,冠軍由第四位演講者、在德國長大的韓國人蘇在漢獲得,皮盧獲得了第二名。
雖然冠軍的獎品非常普通——只有一個筆記本,但是觀眾久久不能停息的掌聲卻是對他們演講莫大的鼓勵。
活動組織者、神經生物學博士尤利婭·奧費告訴記者,由私人組織這樣的活動非常不易。
但是身為一個科學家,即使不能在學術上取得偉大成就,在研究過程中同樣可以獲得很多樂趣。
她很想把這種體驗告訴別人,讓公眾了解科學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這也是她主辦活動的初衷。
畢竟許多科學研究是艱澀難懂的,難道她不擔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公眾反饋嗎?
尤利婭說,她曾在德國其他城市參加過“科普角斗”活動,當時就被它受歡迎的程度感染了。
那些活動的主辦者鼓勵她在柏林組織類似活動,因此,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這項活動是有受眾的。
“在'科普角斗'中,觀眾能通過簡單的語言了解他們從沒接觸過的學科,而學者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現在它已經很流行了,我會繼續把活動辦下去, ”尤利婭說。
如今,“科普角斗”在德國已遍地開花,大有蔓延至其他國家的趨趨。
或許正因為德國強大的科研實力給民間的科普活動帶來驅動力,使得類似“科普角斗”這樣的民間科普活動長盛不衰,而民間科普活動反過來又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滋潤的土壤。
(新華社柏林11月17日電)
(科技日報)
引自: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0_11/19/3164257_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