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不是絕對 一管血驗出癌症迷思】
更新日期:2009/09/04 14:48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目前國人十大死因仍是以癌症為首位,癌症往往早期無症狀,等到臨床症狀出現,常常已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一名22歲年輕人因體檢發腫瘤標記CEA高達20而來求診,臨床上無任何排便異常症狀,大便潛血成陰性,也無大腸癌家族史、無抽煙喝酒習慣,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正常,三個月後檢查CEA為1.5,虛驚一場。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在臨床上常會聽到民眾對於腫瘤標記有許多的迷思。
根據北部某集團在5月至6月的體檢問卷調查發現,98%的人認為在健康檢查時檢驗腫瘤標記是必要的;
43%的人認為當腫瘤標記異常時,就代表罹患該種癌症;
57%認為腫瘤標記正常,就代表沒有罹患癌症。
到底什麼是腫瘤標記呢?
王志堂表示,癌細胞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導致病人的血液或體液藉由特殊檢驗方法可以偵測到特定抗原的反應,稱為腫瘤標記。
腫瘤標記優點是方便、簡單,經由血液進行檢查;缺點是不能作為癌症存在的直接證據,只能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除了癌症外,年齡、性別、抽煙、喝酒、藥物、懷孕、感染、疾病等因素,也會影響腫瘤標記的檢測結果。
對於癌症的診斷,除了血液腫瘤標記外,還須經由臨床症狀、影像醫學、組織病理等,才能確知。
王志堂指出,腫瘤標記在臨床應用上主要有四個部分:
一是用於高危險群做篩檢,早期診斷;
二是可作為初步診斷,但仍須搭配其他檢查。
三是預後及療效之評估,以及追蹤及復發之偵測。
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記有下列幾項:
甲型胎兒蛋白 (AFP):
是早期偵測肝癌的主要方法,適合對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做早期偵測(B、C型肝炎帶原者)。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由攝護腺上皮細胞所產生,具有器官專一性。
敏感度高,公認是最重要且有用的前列腺癌篩檢標記。
癌胚抗原(CEA):
主要是針對腸胃道癌症,在大腸直腸癌治療後的追蹤頗有價值。
醣抗原(CA19-9):
在胰臟癌和膽道癌時會顯示高度上升,在大腸癌、胃癌、肺癌也會顯示陽性,但其特異性不是很高,需要配合其他檢查。
卵巢癌的腫瘤標記(CA125):公認是卵巢癌的追蹤及治療後評估的最佳指標。
癌抗原15-3 (CA15-3):對乳癌有很高的特異性、但靈敏度卻相對較低,早期的乳癌很難被篩檢出來。
可與CEA合併檢查,提升敏感度。
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主要在偵測是否有男性睪丸癌和女性絨毛膜癌,多半與AFP合併用於睪丸腫瘤的檢測。
王志堂提醒,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記的檢查,單次腫瘤標記升高的意義並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
如果體檢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記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覺,作進一步相關檢查;
如果只是單次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必過度緊張了。
當檢測結果異常,最好向專科醫師諮詢,是否需要進一步作其他檢查,不宜自行猜想,造成不必要之恐慌。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4/4/1qglz.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