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天坑變全球最大漏斗區 濫採地下水 地層嚴重下陷】
更新日期:2010/08/09 03:15
記者吳貴奉/綜合報導
旺報【記者吳貴奉/綜合報導】
大陸華北地區遭遇長達10年乾旱,使水資源本就匱乏的局面加劇。
由於過度仰賴開採地下水補充,導致地層下陷、地裂縫等緩變性地質災害迅速發展,各地頻現「天坑」,而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也正在華北形成。
根據大陸官方粗略統計,目前存在較嚴重地層下陷的城市超過50個,而大陸建政以來,因地層下陷和地裂縫造成的損失已累計高達4500億至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損失90億至100億元。
香港《文匯報》報導,位在北京西北方與河北的交界處,是大陸建政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官廳水庫。這座水庫曾是北京兩大主要供水地之一。
然而,現在卻只見一個個本該沉在庫底水中的小山頭高出水面。實際庫存水量已不足設計的1/40,且因汙染而無法達到飲用水標準。
和北方大多數城市一樣,北京屬資源型缺水城市,水資源主要靠天然降雨,約2/3用水來自地下水,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30,大陸全國平均水平的1/8。
得打120米才有水
從北京往南6、7個小時車程的河北邢臺隆堯縣官莊村,村民常立琴正在麥田裏忙著挖道引流,一條管線從一口機井蔓延到田裏,但慢慢的,水流越來越小,最後沒了。
折騰了半個多小時後,水才終於漸漸流出來。
常立琴表示,自家的機井打得淺了,出水經常被「卡」。
從小在這裡長大的黃河利說,3、4年前,井打50、60米就夠了,現在至少得打120米以上。
面積5萬平方公里
像邢臺這樣的情況,在整個華北地區屢見不鮮。
根據大陸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華北地區的用水超過70%是依靠地下水。
而由於長期大規模開採,該地區的地下水透支嚴重,其中京、津、冀3地由於地下水超採而造成的漏斗區,總面積已超過5萬平方公里,恐成為世界最大的漏斗區,當中一些漏斗區更正逐漸連成一片。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部處長郝愛兵表示,華北平原目前有近7萬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低於海平面。
河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一項研究也顯示,與本世紀初相比,預計到2030年,京津以南平原區淺層地下水水位將下降16.2米,深層地下水水位將下降39.9米。
郝愛兵進一步表示,目前,除華北外,中國西北、東北等地的城市也普遍存在地下水超採現象。
據初步統計,大陸已形成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嚴重超採城市近60個,且主要集中在北方。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9/4/2aqbw.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