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擬建地方融資風險對沖機制】
更新日期:2011/06/08 02:52
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旺報【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在大陸清理地方政府債風暴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也有意建立地方融資風險對沖機制,根據銀監會相關人士透露,人行正在探索新的減壓途徑,既要保證地方政府的融資,同時又要能預防風險。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壓力愈來愈大,風險不斷積聚。
從融資模式看,這種壓力目前完全由人行承擔。
因此在很多場合,人行高層意圖是希望能變革融資機制,讓地方政府能透過其他方式融資,而非僅限制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銀監會相關人士說。
與其變相借款 不如發債
事實上,關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改革方案,人行行長長周小川早先就透露,希望用發行地方債以代替地方融資平台為地方融資的意願,「與其允許地方政府變相借款,還不如允許它發債,同時金融市場來給它定價、確定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解除省級及市級政府機構出售債券限制,將有助地方政府融資途徑由單一銀行信貸轉向市場,也是人行建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風險對沖機制的重要一步。
劉煜輝認為,在市場化運行中,機構或家庭要購買政府債的話,需要掏出真金白銀,這就能最快的推動地方政府融資陽光化、透明化。相反的,對地方政府來講,想拿到融資資金,也必須接受市場的監管和約束。
但在銀行相關權威人士眼中,地方政府融資貸款走市場化仍會面對許多問題。
他認為,地方債可能會緩解地方政府當前資金緊張局面,但這涉及國家、地方政府及銀行等多方博弈。
與此同時,他還認為,地方債要向家庭或銀行間市場銷售將是一個關鍵。
他說,從目前市場來看,將這種債券發行至家庭還不太現實,因為家庭的信息獲取能力遠不如銀行。
對家庭兜售地方債不如在銀行間市場發行。
收益差 地方債難受青睞
「然而,在銀行體系內,購買地方債收益遠遠不如放貸。
從收益角度看,銀行不會願意去買這種債券。」對此,該人士認為,短期內,以地方債代替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作法不會被大規模推廣。
根據陸媒之前引述銀監會相關人士透露,監管當局已準備清理2兆至3兆元人民幣可能違約的地方政府債務,大陸中央政府會介入償還部分不良貸款,並由銀行承擔一些損失,同時也將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間投資的開發案重新向民間投資人開放。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40/2sx1c.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