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醫詞典·疔瘡走黃】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6-25 01:34
標題: 【中醫詞典·疔瘡走黃】

中醫詞典●疔瘡走黃


病證名。


疔毒走入血分之險證。


出《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卷六。


又名癀走。


疔瘡之毒邪迅速走散而入於血分,使全身出現寒栗高燒,神志昏憒等險證者。


多因患疔瘡毒甚,正氣內虛;


或因火熱毒邪熾盛,又失於防治,促成火毒外散而侵入血分,繼攻內臟而成。


與癰疽之內陷相當。


證見疔瘡瘡頂由紅腫高起而轉裏陷,有膿而轉為膿減或無膿,腫勢趨於散漫,迅速向四周擴散等局部證候轉輕,而全身症狀加劇。


此刻患者多急起寒熱頭痛,胸悶煩躁,噁心嘔吐,舌僵口乾,舌絳苔黃,或便秘,或腹瀉,小便赤澀,脈洪數。


若失控則可轉入神昏譫語,甚至抽搐痙厥。


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涼血之劑。


內服可選五味消毒飲;


偏於熱者可內服黃連解毒湯加大黃等;


重證者可選用解毒大青湯;


若神志昏潰,則宜內服七星劍湯,或疔毒複生湯。


外治參見疔瘡條。


癰疽疔腫之膿已成者,均宜儘早切開排膿,排膿不暢者,應切大口並以紙撚或紗條引流,使膿通暢外出。


特別顏面、鼻唇三角處之疔毒,切忌擠壓,否則易成走黃與癰疽內陷之膿毒血症。


慎之慎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