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疔瘡】
病名。
癰疽等化膿性感染之局部腫脹形似疔蓋狀者。
出《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卷六。
從廣義講,泛指瘡瘍之病證者,參見丁條。
狹義單指瘡瘍中之一種病證,即所謂:
又名丁瘡、丁腫、疔腫、疔毒、疵瘡等。
《外科精義》卷上:
“夫疔瘡者,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是也。
古方論之,凡有十種,華元化載之五色丁,《千金方》說丁瘡有十三種,以至《外台秘要》,神巧萬全,其論頗同,然皆不離氣客於經絡五臟,內蘊毒熱,初生一頭凹腫痛……便令煩躁悶亂,或憎寒頭痛,或嘔吐心逆,以針刺瘡,不痛無血,是其候也。”
該證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故名。
多因外感風邪火毒,或因外傷感染而發。
其證多發於顏面、四肢以及軀幹部位。
證見發病急,變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狀,形雖小而質堅硬,根基深在,繼則焮熱紅腫,腫勢速增而疼痛轉劇,待膿潰疔根出者,始可腫消痛減而漸愈。
若處理遲延不當,或失治誤治,致熱毒更甚者,易成走黃之險證。
治宜早而迅捷,內服藥當在審慎辨證確診下施治。
若熱重毒熾者宜清熱解毒。
方選五味消毒飲;
若火毒盛者,方選黃連解毒湯,或解毒大青湯;
若潰後膿毒未盡,五心仍煩熱者,方選人參清神湯;
若因膿毒出而呈顯氣虛之證候者,宜服內托安神散。
外治疔瘡初起。
傳統方法多用煙管油膏,或圍藥厚敷疔瘡之四周,使疔破而水出多愈;
或可用豬膽汁調合雄黃、京墨、薑汁敷疔瘡之四周亦可取效;
或用蓖麻子去油,乳香去油,共搗與飯調合作餅狀貼敷,可拔去疔毒;
或可用外敷黃連軟膏,或玉露膏等;
若膿已成未潰者,則宜切開去膿,視瘡之大小深淺,確定是否引流。
已潰者治宜用五五丹,或八將丹塗貼瘡口,以提膿去腐。
膿淨腐去瘡面紅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敷貼換藥,以促瘡口之收斂癒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