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膀胱病】
屬六腑病候之一。
膀胱是水液彙聚之所,有津液之府、州都之官之稱。
與腎相表裏,有化氣行水等功能。
膀胱病則有虛寒和實熱等不同病機。
臨床多見濕熱蘊結、腎陽不足、氣化失司所致諸病。
突出症狀是小便失常(如遺溺、癃閉、淋濁、溺時疼痛等)。
《內經》所論即包括多種病證。
《諸病源候論●膀胱病候》:
“其氣盛為有餘,則病熱,胞澀、小便不通,小腹偏腫痛,是為膀胱之氣實也,則宜瀉之;
膀胱氣不足,則寒氣客之,胞滑、小便數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虛也,則宜補之。”
《太平聖惠方》卷七:
“虛則生寒,寒則脬滑,小便不禁,尿多白色,面黑脛酸,兩脅脹滿,則是膀胱虛冷之候也。”
又云:
“實則生熱,熱則膀胱急,口舌燥,咽腫痛,小便不通,尿黃赤色,舉體沉重,四肢氣滿,面腫目黃,少腹偏痛者,則是膀胱實熱之候也。”
《素問●宣明五氣篇》:
“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不利多實,不約多虛(為膀胱氣虛)。
《雜病源流犀燭●膀胱源流》:
“膀胱病者,熱結下焦,小腹苦滿、胞轉,小便不利,令人發狂。
冷則濕痰上溢,而為多唾,小便淋瀝,故遺尿。”
根據不同的膀胱病證,分別選用宣通氣化、滲濕利水、溫腎固脬、清熱通淋、化石等法。
參見有關各條。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