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暗痧】
病名。
痧證之一。
①指痧證中之慢而輕者,或慢而重者。
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見“心中悶悶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漸漸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輕者也,放之即愈。
亦有頭痛發熱,心中作脹,類於傷寒;
亦有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悶悶不已;
亦有咳嗽煩悶,有似傷風;
亦有頭面腫脹,兩目如火;
亦有四肢紅腫,身體重滯,不能轉側,此痧之慢而重者也。
誤服熱湯、熱酒、熱物,遂乃沉重;
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氣急、狂亂見凶。
如遇是證,必先審脈辨證的確,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裏者或丸、或散、或煎劑,必須連進數服,俟其稍安,漸為調理。”
(《痧脹玉衡●暗痧》)可選用寶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婦女之倒經痧。
《雜病源流犀燭●痧脹源流》:
“婦女倒經痧,經行之行,適遇痧發,經阻逆行,或鼻紅、或吐紅,肚腹腫脹,臥床不能轉側,肚腹不痛,亦為暗痧。”
參見痧條。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