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評出十大新物種】
據英國媒體報導,科學家在2007年發現了1.85萬個對科學而言全新的物種,它們當中包括體長不到4英寸的小蛇,貝殼可向四面旋轉的蝸牛,以及開花即死的棕櫚樹。
參與新物種命名工作的研究人員日前根據最新發現評選出“十大新物種”,用以展現令人驚嘆而又十分奇異的地球生物多樣性。
自瑞典科學家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建立分類學雙命名體系以來,科學家在過去300年裏正式命名和描述過的物種估計有180萬個。
這一數字仍被廣泛認為低估了地球生命形式的總量。
據估計,地球上現有物種估計在200萬至1億之間,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一數字接近於1000萬。
生物學家在2007年命名並描述了18516個物種,比2006年的16969個又增加了一千多。
其中,75%屬於無脊椎動物,11%是維管植物,近7%是脊椎動物,比如小蛇。
科學家還首次命名並描述了很多物種,其中包括原核生物(prokaryote)細菌,如日本科學家發現的寄生於髮膠的細菌。
康涅狄格州大學教授賈尼尼·凱拉(Janine Caira)領導的一個國際專家委員會日前依據所發現物種獨特特性和奇異特徵,評選出“十大新物種”。
以下即為評選出的十大新物種名單
世界上最長的昆蟲
世界上最長的昆蟲
世界上最長的昆蟲
Phobaeticus chani竹節蟲的身體可以長到14英寸(36.6厘米),如果加上它的腿,總長可達到22英寸(56厘米)。
這種外形像手杖的昆蟲是在馬來西亞婆羅洲被發現的。
“幽靈蛞蝓”
科學家在威爾士港口城市卡迪夫發現了一種性情奇異的“幽靈蛞蝓”(俗稱鼻涕蟲),學名為Selenochlamys ysbryda。
科學家稱,在人口稠密地區發現蛞蝓實屬罕見。
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這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有證據顯示母魚產子,而非產卵。
這種學名為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的物種生活在距今大約3.8億年前,其化石在澳大利亞西部一處遺址被發現。
豌豆大的小海馬
這種學名為Hippocampus satomiae的小海馬還沒有一顆豌豆大,體長約為半英寸(13.8毫米),高約0.45英寸(11.5毫米)。
它是在印度尼西亞加裏曼丹德拉旺島附近被發現的,以搜集這些樣本的潛水員薩托米·奧尼什(Satomi Onishi)的名字命名。
“藍色奇跡”Chromis abyssus
這種外形美麗的小熱帶魚Chromis abyssus是在太平洋帕勞群島恩格米利斯島附近深海珊瑚礁中發現的。
地球上最小的蛇
在中美洲巴巴多斯島發現的蛇Leptotyphlops carlae體長只有4.1英寸(10.4厘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百轉蝸牛
這種學名為Opisthostoma vermiculum的馬來西亞蝸牛之所以不同尋常,是因為其貝殼能向四面旋轉。
它生活在馬來西亞山區的石灰岩中。
自死棕櫚樹
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一片蠻荒之地發現了奇特的棕櫚樹Tahina spectablilis,這個樹種在開花後不久即倒下死去。
Tahina spectablilis現在分布很廣,已成為一種昂貴的裝飾用植物。
無咖啡因的咖啡樹
這種無咖啡因的咖啡樹是科學家在中非發現的,以法國一所從事咖啡研究機構的專家安德烈·卡裏爾(Andre Charrier)的名字命名。
寄生於髮膠的細菌
這種學名為Microbacterium hatanonis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細菌是被日本科學家在髮膠中發現的。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787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