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LAMOST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圖)】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2-5-19 01:55
標題: 【LAMOST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圖)】

LAMOST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圖

 

4月17日,國家天文臺在興隆觀測站舉行了“郭守敬望遠鏡”冠名儀式,2008年8月落成、2009年6月4日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


4月17日,國家天文臺在興隆觀測站舉行了“郭守敬望遠鏡”冠名儀式,2008年8月落成、2009年6月4日通過國家驗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被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



國家天文臺在《關於將“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國天發字(2010)44號】的通知中提到: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的建成,突破了天文望遠鏡大視場與大口徑難以兼得的難題,成為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大口徑兼具大視場天文望遠鏡,在我國天文望遠鏡建設史上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是科技創新的典範之作。


為彰顯我國古代天文學對世界天文學的歷史貢獻,弘揚我國古代和現代天文學家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國家天文臺在天文界廣泛徵集了冠名方案,在經天文口正高級職稱科研人員網路投票的基礎上,經台務會議討論通過,並請示院領導批准,決定將“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冠名為“郭守敬望遠鏡”。


今後在各種檔、函件、論文以及其他公開正式場合中均使用“郭守敬望遠鏡”稱謂。在英文論文中建議使用“Guoshoujing Telescope(LAMOST)”稱謂。


郭守敬(1231-1316)元朝天文學家,他與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出我國古代最先進、施行最久的曆法《授時曆》。


為了編曆,他創制和改進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錶;


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測出的北極出地高度平均誤差只有0.35;新測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誤差還不到5';


測定了黃赤交角新值,誤差僅1'多;取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與現今通行的西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曆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曆注式》和《修曆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


為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相關鏈結:


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是我國自主設計和研製的大型光譜巡天望遠鏡。


由於它的4米口徑,在1.5小時曝光時間內以1納米的光譜解析度可以觀測到20.5等的暗弱天體的光譜;


由於它相應於5度視場的1.75米焦面上可以放置數千根光纖,連接到多台光譜儀上,同時獲得4000個天體的光譜,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光學光譜包含著遙遠天體豐富的物理資訊,大量天體光學光譜的獲取是涉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諸多前沿問題的大視場、大樣本天文學研究的關鍵。


但是,迄今由成像巡天記錄下來的數以百億計的各類天體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約萬分之一)進行過光譜觀測。


LAMOST作為天體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將突破天文研究中光譜觀測的這一“瓶頸”,成為最具威力的光譜巡天望遠鏡,是進行大視場、大樣本天文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LAMOST對上千萬個星系、類星體等河外天體的光譜巡天,將在河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的研究上,諸如星系、類星體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等的研究上做出重大貢獻。


對大量恒星等河內天體的光譜巡天將在河內天體物理和銀河系的研究上,諸如恒星、星族和銀河系的結構、運動學及化學等的研究上做出重大貢獻。結合紅外、射電、X射線、γ射線巡天的大量天體的光譜觀測將在各類天體多波段交叉證認上做出重大貢獻。


引自:http://chro.cpst.net.cn/xxkd/2010_04/271819903.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