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身世之謎】
作者: 孟 濱
月亮像一個溫柔可愛的小姑娘,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窮的詩情畫意。
如果沒有了月亮,即使在最晴朗的夜晚,我們也只有微弱的星光作伴,而且還要不知額外損耗多少的電力。
地球能有月球陪伴應該是地球尤其是地球生命的幸運。
月球從哪里來的呢?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目前比較流行的主要有四種假設。
一、分裂說
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
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在的太平洋。
這一觀點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
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二者的物質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
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非常遠。
二、俘獲說
這種假設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有一次,因為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地球。
還有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吸聚到一起,久而久之,吸聚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
但也有人指出,像月球這樣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
三、同源說
這一假設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浮動的星雲,經過旋轉和吸聚,同時形成星體。
在吸聚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成為“哥哥”。
這一假設也受到了客觀存在的挑戰。
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人們發現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
有人認為,月球年齡至少應在70億年左右。
四、人踫撞說
該學說認為,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大約在相當目前地-月系統存在的空間範圍內,形成了一個原始地球和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它們在各自的演化中均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以酸鹽組成的幔及殼。
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兩個天體撞在了一起,地球被撞出了軌道,火星大小的天體也碎裂了。
飛離的氣體、塵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落”在地球的周圍,通過吸聚,先形成幾個小天體,然後像滾雪球似的形成了月球。
這種假說在某種程度上兼容了三種經典假說的優點,並得到了一些地質化學、地質物理學實驗的支持,但目前還在研究中。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