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得其形不得其色之診法】
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貴乎相得,最忌相勝。
注重、重視於交互、彼此適切、合宜,到達頂點的禁戒交互、彼此超越。
形勝色微,色勝形重。
狀況超越表情、神情不明顯的,表情、神情超越狀況劇烈的。
至勝時年,加感則病。
到達、來到超越現在的、當前的時間,增多相應、受影響就不舒服。
年忌七九,猶宜慎恐。
時間禁戒七多次,如同應該小心、細心害怕。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在人生病時,對其望、聞、問、切有時會呈現表裡不一的現象,脈象、氣味、色澤呈現很嚴重,但人看似卻很正常,或人看似病泱泱,脈象、氣味、色澤卻又呈現出正常,這時就會很難以單一的角度來論斷,所以我們要以當時狀況來根據望、聞、問、切加以匹配,由此才能論斷出病人的實際狀態。
【貴乎相得,最忌相勝。】
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首先要注重這個人的身高、體重、樣貌等是否對稱,有多少身高就該有多少體重,這是有個範圍值的,在西醫一樣也會以這個標準來判斷人是否健康,而直接從外觀上來看的話,瘦,只要沒有瘦到見骨,胖,只要沒有胖到肉墜,並且身體各部整體勻稱,沒有頭大身小、腳長手短、手粗腳細等現象的話,那就還是在標準之類,也就還不算生病,但最忌的就是超出了這些界限,若是瘦到見骨,胖到肉墜,身體不勻稱,那就是生病的表現。
【形勝色微,色勝形重。】
如果一個人的脈象、氣味、色澤開始顯現出了不正常,但他的表現卻和正常人無異,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就代表現在他處於外炁有足,內炁不足的狀態,這時要注意適當調理,否則由內而外就可能發展到身體虛弱並且痛苦難當的狀態,外在已經超出了脈象、氣味、色澤的不正常狀況時,也就是證明外炁已經比內炁更虛弱了,實則為臟腑已經嚴重到不足以供應能量於外來撐住身體了,這時若不抓緊醫治,就有危及生命的危險。
【至勝時年,加感則病。】
在中醫來說,生病的根源分為失衡與傳變兩種,失衡代表臟腑合炁的狀態下所分泌的氣血不平衡,呈現出氣足血虛或氣虛血足的狀況,而氣血所論的是陰陽消長,所以就會和地球自轉所呈現出的晝夜息息相關,白天屬陽主氣,晚上屬陰主血,因此氣虛者往往白天病會嚴重,血虛者晚上病就會嚴重。
傳變則代表內外或臟腑之間不合炁所產生出的邪氣呈現轉移的現象,如表氣不足,遇溫差變化就很容易與外氣不合而呈現風邪入侵,風邪就會先入太陽膀胱經再轉移至陽明,這時就會流鼻涕與喉嚨痛,如果再轉移到了太陰,人就會肚子痛而拉稀,這種邪氣轉移的過程便稱為傳變。
傳變和地球公轉是息息相關的,公轉呈現出四季,四季又呼應臟腑,春主肝木,夏主心火,長夏主脾土,秋主肺金,冬主腎水,之前的章節已有詳細論述,正是因季節更替所呈現的溫度變化才造就的邪氣入體與傳變,這些都是本身臟腑炁不合造成的體表炁不足,這樣就無法交互外氣轉乘為內炁,轉乘不完全就成為了邪氣,所以才會導致病痛的發生,此乃雌雄交互之理。
【年忌七九,猶宜慎恐。】
人本身擁有自我調節的機制,這個機制本就是天地所造,因此一定符合七天一周的周期數,很多病痛發生後往往一周就能痊癒,如果一周不能痊癒就會在第二周痊癒,這期間根本不需要吃什麼藥物,只要本身血氣足夠就能啟動這個自愈機制,但如果已經多個七天後都不見好轉,那就代表得了真病,真病是自愈機制無法治療的,這時就要小心應對了,只有找到專業者才能處理。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