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動氣】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6
標題: 【動氣】
【動氣】
動氣
【綱】仲景曰。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下之。
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目】徐彬曰。首條。言君火虛極。腎邪微動。亦將凌心而發奔豚也。
謂汗乃心液。發汗後則虛可知。使非因汗時餘邪侵腎。何至臍下悸。至於悸而腎邪動矣。
故知欲作奔豚。乃以茯苓合桂、甘專伐腎邪。單加大棗以安胃。似不復大顧表邪。謂發汗後表邪已少。且但欲作。則其力尚微。故滲其濕。培其土。而陰氣自衰。用甘瀾水助其急下之勢也。
次條。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27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7
【動氣】
乃言太陽餘邪未盡而加奔豚。兼又起核者。宜內外兩治之法也。
謂太陽病發汗矣。
又復燒針令汗。
以太陽之邪未盡故也。
奈燒針則驚。發其奔豚之氣。所以氣從少腹上至心。於是治其餘邪。攻其沖氣。治之甚易。乃又針處被寒。核起而赤。則兼治為難。故以桂枝湯主太陽之邪。加桂以伐奔豚之氣。而赤核則另灸以從外治之法。庶為兩得耳。所以然者。以無腹痛。及往來寒熱。則病專在太陽故也。
鰲按。此三條。亦動氣之屬也。
首條臍下悸。乃腎水乘火而上克。曰欲作者。言猶未發也。
當預治之。二條。乃陽氣不舒。陰氣反勝。寒邪凝聚。發為赤核。是奔豚之兆。從小腹衝心。是奔豚之象。總之。臍下悸。是水邪欲乘虛而犯心。故君伏苓以正之。奔豚自不發。小腹氣衝。是木邪挾客氣以凌心。故湯中加桂以平木。而奔豚自除。一在裡而未發。一在表而已發。所以治各不同也。
三條。胃中以下而空虛。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而除。故客氣動於膈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29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7
【動氣】
【綱】仲景曰。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惡寒。食則反吐。穀不得前。
【目】許叔微曰。動氣築築然跳動於腹者是也。
病患先有五積在腹中。或腹上下左右。復因傷寒。新邪與舊邪相搏而痛。築築然跳動。名曰動氣。大概虛者。理中湯去朮加桂。熱者。柴胡桂枝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31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8
【動氣】
李 曰。五積中。惟臍下奔豚衝心最急。桂枝東加桂一倍自效。
成無己曰。傷寒動氣。何以明之。動氣者。為築然動於腹中者是矣。
臟氣不治。隨臟所主。發泄於臍之四旁。動跳築築然也。
難經曰。肝內症。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心內症。臍上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肺內症。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腎內症。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是臟氣不治。腹中氣候發動也。
動氣應臟。是皆真氣虛。雖有表裡攻發之症。即不可攻下。且脾內症。當臍有動氣。經特曰。臍之四旁動氣。不可汗下。獨不言脾候當臍有動氣者。
以脾者中州。為胃以行津液。發汗吐下。猶先動脾。況脾家發動氣者。詎可動之也。
所以特不言之也。
傷寒所以看外症為當者。不在脈之可見。必待問之而得者。發汗吐下。務要審諦。舉此動氣。
類可知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32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8
【動氣】
【綱】仲景曰。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目】李 曰。動氣在右。不可發汗。先宜五苓散。後與竹葉石膏湯。不可不。宜竹葉石膏湯。
動氣在左。不可汗。先宜防風白朮牡蠣湯。汗。必與建中湯。不可下。先宜甘草乾薑湯。後與小建中湯。動氣在上。不可汗。宜甘李根湯。不可下。宜竹葉石膏東加減。動氣在下。不可汗。先宜大橘皮湯。後與小建中湯。不可下。宜甘草瀉心湯治之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34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4-3-18 15:49
【動氣】
魏荔彤曰。成氏注。右肺左肝。上心下腎。四臟分屬動氣。引難經皆歸之氣虛。固然。然氣虛曷有動氣。又必在臍之左右上下何也。
臍者。先天之氣所存也。
氣實則充而固。氣虛則搖而動。
如水在瓶中。滿則搖之亦不動。虛則可以搖動而有聲。推之腸鳴。亦可知其象義矣。
氣本一。又何屬四臟乎。可見臍之氣通乎臟腑。為先天之元。此氣有不足。則按其部位。知所通之臟氣必不治也。
不治即不至。不至即不足。無非氣不能及之義。成注引難經云。按之牢。此非正氣虛也。
有邪居之也。
何邪乎。寒邪也。
氣不足而陽虛。陰邪入而參之。參雜於其中也。
愈見四臟氣不至而不能開散。即知本部寇盜不靖。知其官吏之治無術也。
虛而發汗。概在所禁。況有積耶。發汗則正氣益虛。
陰邪伏者必起矣。
居臍之左右上下者。皆各有變症。就動氣之可按可驗者。可以明其禁也。
此皆由元氣虛而臟氣弱。所以臍之四方有動氣。已示端倪。不審明而誤下。其變症與誤汗。大同而小異。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53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