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經標幽賦】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
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
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
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
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
穴出云門,抵期門而最後。
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余支;
正側偃伏,氣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
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知迎隨,須明逆順;
況陽之分;
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
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
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
未至者,據虛實而 氣。
氣之至也,若魚吞鉤鉺之浮沉;
氣未至也,似閉處幽堂之深邃。
氣速至而效速,氣遲至而不治。
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可應,眾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短長水也,有決疑開滯之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口藏比火,進陽補羸。
循機捫而可塞以象土,實應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雖細擬於毫發,同貫多歧。
可平五臟之寒熱,能調六腑之虛實。
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
寒熱痛痹,開四關而已之。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43078&pid=460834&fromuid=526
【針經標幽賦】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後入;
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定腳處,取氣血為主意;
下手處,認水木是根基。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璣百會;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
陽蹺陽維並督脈,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陰蹺陰維任帶沖,去心腹脅肋在裡之疑。
二陵二蹺二交,似續而交五大;
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列兩支。
足見取穴之法,必有分寸;
先審自意,以覲肉分。
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
在陽部筋骨之側,陷下為真;
在陰分 之間,動脈相應。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
取三經使一經而可正。
頭部與肩部詳分,督脈與任脈異定。
明標與本,論刺深刺淺之經;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貫之徑。
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
經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
更窮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
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無不效。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43078&pid=460835&fromuid=526
【針經標幽賦】
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
十二經絡十二原,是為樞要。
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
一時取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
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巨刺與繆刺各異,微針與妙刺相通。
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視沉浮而辨臟腑之寒溫。
且夫先令針耀而慮針損;
次藏口內而欲針溫。
目無外視,手如握虎;
心無內慕,如待貴人。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
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
背目沉掐,坐臥平而沒昏。
推於十干十變,知孔穴之開合;
論其五行五臟,察日時之旺衰。
伏如橫弩,應若發機。
陰交陽別,而定血暈;
陰蹺陰維,而下胎衣。
痹厥偏枯,迎隨俾經絡接續;
漏崩帶下,溫補使氣血依歸。
靜以久留。
停針候之。
必準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閉塞;
端的處,用大針治心內之呆痴。
大抵疼痛實瀉,癢麻虛補。
體重節痛而俞居,心下痞滿而井主。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43078&pid=460836&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