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巴西馬基內鐘乳石洞具考古價值】 [打印本頁]

作者: 百合    時間: 2014-1-30 15:44
標題: 【巴西馬基內鐘乳石洞具考古價值】

巴西馬基內鐘乳石洞具考古價值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7日專電)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馬基內鐘乳石洞,被喻為全世界最美的鐘乳石之一,且具重要考古研究價值。


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的鐘乳石洞近1500處,是巴西鐘乳石洞最多的州,其中馬基內(Maquine)、叢林之王(Rei do Mato)與拉比亞(Lapinha)3處最富盛名並開放遊客參觀。


1825年,地主馬基內在哥基斯堡(Cordisburgo)開採火藥的原料硝石,發現這巧妙如鬼斧神工的奇景,因此這座被譽為全世界最美之一的鐘乳石洞,以他的姓氏命名。


1834年,丹麥人類學家隆德(Peter Lund)在洞內發現珍貴的動植物化石,開啟巴西化石學研究的新頁。不過隆德非比尋常深入鐘乳石洞做研究的高昂興致,當地居民懷疑洞裡有寶藏,地主下令以泥土與石頭嚴封洞口。


1868年,巴西皇室依隆德的研究,打算派攝影師記錄馬基內鐘乳石洞,卻尋不見洞口無功而返。


2年後,唐彼得2世親自率隊,不畏勞師動眾又斥鉅資,經幾番折騰,曾隨隆德考古的當地農夫指點,當年嚴封的奇景又重見天日。


1908年,馬基內鐘乳石洞以蠟炬照明開放參觀,1970年代起改用燈光照明,洞口岩壁遺留著人類先祖的壁畫遺跡。


馬基內鐘乳石洞開放遊客參觀的區段長約650公尺,共7個穴廳,洞內平均溫度攝氏26度,每個穴廳各有特色,尤其第4和第5廳的中央渾然天成1處水池,四周的鐘乳石像大理石柱,與LED照明相輝映,宛如古希臘澡堂。


地底鐘乳石表面則像是覆蓋著水晶,純白如糖霜又有咖啡黃如焦糖,自穴頂像瀑布般流瀉,搭配燈光反射的視覺效果,令人讚嘆。


第7個穴廳深入地底18公尺,規模宏偉如地底墓穴。


事實上,隆德的確在此發掘大量古人類與動物骸骨及化石,對巴西的考古學意義非凡。

 


引用: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128/20140128079416.html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