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經脈第一(上)】
雷公問曰: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其所謂,敢問約之奈何?
黃帝答曰:寸口主內,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再倍病在太陽,三倍病在陽明。
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取之分肉,代則取之血絡,且飲以藥,陷下者則從而灸之,不盛不虛者,以經取之,名曰經刺。
人迎四倍名曰外格。
外格者,且大且數。
則死不治。
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
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厥陰,再倍病於少陰。
盛則脹滿,寒則食不消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為痛痹,代則乍寒乍熱,下熱上寒(《太素》作代則乍痛乍止)。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之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太素》作泄字)之,陷下者則從而灸之。
陷下者,其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則血寒,故宜灸。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
內關者,且大且數,則死不治。
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通其滎俞,乃可傳於大數。
大曰盛則從瀉,小曰虛則從補。
緊則從灸刺之,且飲藥。
陷下則從灸之。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所謂經治者,飲藥,亦用灸刺。
脈急則引,脈代(一本作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無勞用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001&fromuid=526
【經脈第一(上)】
黃帝問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何如?
岐伯對曰:外內皆在焉。
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人迎脈大緊以浮者,病益甚在外。
其脈口浮而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
其脈口滑而沉者,病日進在內;
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病日進在外。
脈之浮沉及人迎與氣口氣大小齊等者,其病難已。
病在臟,沉而大者其病易已,以小為逆;
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緊者傷於寒,脈口盛緊者傷於食。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
目有所見,志有所存,此陽之並也,可變而已。
曰:平人何如?
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疑誤)以太息,名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之人,以調病患。
醫不病,故為病患平息以調之。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者,曰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素》作脈澀曰痹)。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人常稟氣於胃,脈以胃氣為本,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矣。
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而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而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臟無氣,與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而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也。
與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002&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