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序】
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
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
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
其論至妙,雷公受業傳之於後。
伊芳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
中古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秦有醫和,漢有倉公。
其論皆經理識本,非徒診病而已。
漢有華佗、張仲景。
其它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
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
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
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
仲宣曰:已服。
仲景曰終如其言。
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
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
仲景論廣伊芳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
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可施用。
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
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
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
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397928&fromuid=526
【皇甫序】
《素問》,論病精微。
《九卷》是原本經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
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
三部同歸,文多重復,錯互非一。
甘露中,吾病風加苦聾,百日方治,要皆淺近,乃撰集三部,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復,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
《易》曰:觀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見矣。
況物理乎?
事類相從,聚之義也。
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游魂耳。
若不精通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
由此言之,焉可忽乎?
其本論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
若必精要,後其閑暇,當撰核以為教經云爾。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397929&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