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打印本頁]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34
標題: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書名: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作者:劉完素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分類:內經


參本:《河間醫集》,人民衛生出版社


品質: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37

重刻劉守真先生宣明論方序

 

按本傳,劉完素,字守真,河間人。


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守真,大醉。


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之者,乃撰《運氣要旨論》、《精要宣明論》。


慮庸醫或出妄說,又著《素問玄機原病式》,特舉二百八十八字,注二萬余言。


然好用涼劑,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


自號通玄處士。


金承安間,章宗徵之不就,賜號高尚先生。


本郡《志》稱所論著,皆發前古所未發。


與潔古齊名,世號劉張法。


蓋古君子而托醫以避亂世者。


又按列傳,張元素,字潔古,易州人。


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開心竅,納書於中,自是洞徹醫術。


完素病傷寒,八日不食,不知所為。


元素往候,完素面壁罔顧。


元素曰:何見待之卑如此哉!


既為診視,謂之曰:服某藥乎?


曰:然。


元素曰:子誤矣。


某味性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能出。


今脈如此,當服某藥奏效矣。


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余因是知醫術之不可與尋常人語也。


嘗疑司馬遷氏稱扁鵲遇長桑君之事,頗涉謬悠。


乃即近史飲酒、鑿心之說証之,豈盡無征不信者哉!


殆以醫道通玄,非神機不得其秘,而世之習旁門,執方書,守意見,以戕伐生靈者,由其無所從悟也。


守真本《內經》,著《要旨》、《宣明》二論,總十七萬余言。


又述習醫要用《直格》。


晚年著《保命集》三卷,自謂軒岐微妙之旨,得之心髓,不敢輕以示人。


蓋自秦越人、張仲景之後,千有餘年,而先生出,上以承正派之學,下以啟丹溪之傳,通於南北,以永仁術。


不其偉與說者曰:不由子,不知異端之害深,不由守真,不知偏門之罪大。


甚哉!


邪之亂正也。


先生之術既行世,醫竊試其法,得效者多,猶紿其名,恥言涼藥,謂去熱藥為非。


今觀劉張二傳,好用涼藥,性寒下降之言,則史氏猶為不祛世俗之見。


其稱元素之言曰:運氣不濟,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又似以陰詆五運六氣之辯者。


余嘗論之,《內經》運氣之旨,千載不毀之道,至守真而大闡之,極深研幾之學也。


何可議也!


其捄偏補弊之功,發明治溫暑之法,而力辟辛熱香燥之毒,所以補前賢之未備,而救末流之為害也。


然實則無所不該,無所不治。


而近世傍求醫論,以謂熱病用河間,其亦就所重立言邪,可謂獨識其全矣。


泛觀河間諸書,烏附等藥,亦多用之,是又何邪?


噫!


後之庸工,以寒涼之劑誤人,而莫之知悟者,又河間之罪?


人亦是恃?


賈大夫以民部來守郡期歲中,出俸金開局,施藥活人,不可勝計。


偶得此書於正科馬志坤氏,因命校讎再三,又捐俸而刻之。


且欲購全集而匯焉,與《東垣十書》並傳也。


大夫為政,一以治人為本,刻斯集也,亦以寓仁惠之心而濟之也。


間嘗迎養二親於郡,即適太夫人有恙,志坤一藥而愈。


因奇其功,而褒美之。


叩其術,則能留心於劉張法者,故有是刻。


是大夫之孝,由此達之人人也。


先正有言,事親者,不可不知醫,信然哉!


隆慶三年黃鐘月既望保定府通判北海馮惟敏序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39

卷一

 

諸證門

 

諸證總論

 

黃帝曰:善言天者,必驗於人,善言古者,必合於今,善言人者,必厭於己,如道不惑,所謂明也。


余問夫子,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今驗於發蒙解惑,可得聞乎?


岐伯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宰職黎庶,盡欲全形,貴賤雖殊,寶命一矣,好生惡死者,是世人之常也,若人有患,如救水火,莫待留日深,著於骨髓。


所以難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0

諸證標目

 

煎厥之狀,陽氣煩勞,精絕辟積於夏,致目盲不可視,耳閉不可聽,薄厥之狀,陽氣大怒,形氣絕而血菀於上。


?脹飧泄,寒熱不散,升降上下,頹疝心掣,寒多下墜,以為諸疝,心熱內掣,陰陽之結,四肢浮腫,便血不已,蠱瘛之病,腎氣不足,冤熱筋急,白液出,跳掣也。


膀胱不利,致三焦約而遺溺,腎精不足,強上冥視,唾之若涕,惡風振寒,為之勞風。


雖近衣絮,榮虛衛實,名曰肉苛。


心移寒於肺,則肺消,肺移寒於腎,為湧水,心移熱於肺,為膈消,膽移熱於腦,為肺淵,膀胱移熱於小腸,為口糜,大腸移熱於胃,為食?,熱盛則陽絡溢,陽絡溢為衂衊,醉以入房,氣竭傷肝,大脫其血,月事衰少,名曰血枯。


蘊熱怫鬱,生於諸風,寒濕風之三氣雜合,而為諸痹,宗筋弛縱,發為白,熱聚胃口而不散行,故胃脘為癰,面色白黑,所謂疹筋,口苦積熱,名之膽癉,腎虛內奪,則為瘖痱。


血氣竭少,令人解?,腹滿不食,寒中腸泄,斯病鶩溏,腰股痛發,胕腫不便,寒生濡泄,聊敘此證,不能備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2

煎厥證

 

主熱。


出《素問?生氣通天論》


陽氣煩勞,積於夏,令人煎厥原作“熱厥”,據本章題目改,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


人參散 主之:治煎厥氣逆,頭目昏憒,聽不聞,目不明,七氣善怒。


人參 遠志去心 赤茯苓去皮 防風去苗,已上各二兩 芍藥 麥門冬去心 陳皮去白 白朮以上各一兩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再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3

薄厥證

 

主肝。


出《素問?生氣通天論》


陽氣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脈菀於上,令人薄厥於胸中。


赤茯苓湯主之:治薄厥暴怒,怒則傷肝,氣逆,胸中不和,甚則嘔血鼽衄也。


赤茯苓去皮 人參 桔梗 陳皮各一兩 芍藥 麥門冬去心 檳榔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4

飧泄證

 

主冷。


出《素問?陰陽應象論》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清濁交錯,食不化而清穀出矣。


白朮湯主之:治飧泄,風冷入中,泄痢不止,脈虛而細,日夜數行,口乾,腹痛不已。


白朮 厚朴生薑製 當歸去苗 龍骨各一兩 艾葉半兩,熟炒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5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11-25 22:06 編輯

䐜脹證

 

主心腹。


出《素問䐜陰陽應象論》


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返則氣結不散而腹脹滿,常如飽。


吳茱萸湯主之。


治䐜脹,陰盛生寒,腹滿?脹,且常常如飽,不欲飲食,進之無味。


吳茱萸(湯淘炒),厚朴(生薑製),官桂(去皮),乾薑(炮各二兩),白朮,陳皮(去白),蜀椒(出子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6

風消證

 

主心脾。


出《素問?陰陽別論》


二陽之病,心脾不得隱曲,女人月水,病血不流,脾病食不化,風勝真氣消。


黃耆羌活散主之。


治心脾受病,精血虛少,氣力衰乏,日嗌消矣。


黃耆(一兩半去蘆頭),羌活,石斛,防風,枳殼(火炒去穰),人參,生地黃,牡蠣(燒),黑附子(炮),茯苓(去皮),五味子,續斷(半兩),牛膝(酒炒各一兩),地骨皮(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進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7

心掣證

 

主心。


出《素問?陰陽別論》


一陽發病,少氣嗽泄,三焦不利,上咳下泄,心火不寧,其動若掣。


調中散主之。


治心掣不定,胸中刺氣痞壅,上若咳嗽,下若泄利。


白朮,乾薑(炮),當歸,人參,五味子,赤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兩),官桂(一兩半)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服,去滓稍熱,日二服,臨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8

風厥證

 

主脾胃。


出《素問?陰陽別論》


一陽一陰病發驚駭,背痛噫欠,名風厥。


蓋胃土肝木,為木剋土,風勝濕,不制腎水,故令上逆。


遠志散主之。


治風厥多驚,背痛,善噫善欠,志意不樂,身背皆痛。


遠志(去心),人參,細辛(去苗),白茯苓(去皮),黃耆(去蘆頭),官桂(各一兩半),菖蒲,白朮,熟乾地黃(培),防風(各半兩)


右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49

結陽證

 

主四肢。


出《素問?陰陽別論》


四肢腫,四肢熱勝則腫,四肢者,謂諸陽之本,陽結者,故不行於陰脈,陽脈不行,故留結也。


犀角湯主之。


治結陽,四肢腫滿,熱菀不散,或毒攻注,大便閟澀。


犀角(屑),玄參,連翹,柴胡(去苗各半兩),升麻,木通(各三錢),沈香(剉),射干(去毛),甘草(炙一分),芒硝,麥門冬(去心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同煎至八分,食前去滓,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54

厥疝證

 

主腹痛。


出《素問?五藏生成論》


脈至太虛,積氣腹中,隱而難見,陰沈使脾弱寒於肢膜,氣厥逆也。


吳茱萸加減湯主之。


治厥疝腹中冷痛,積氣上逆,致令陰冷於肢膜。


吳茱萸(二兩湯洗炒),川烏頭(去皮炮),細辛(去苗各三兩),良薑,當歸,乾薑(炮),官桂(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進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55

結陰證

 

主便血。


出《素問?陰陽別論》


結陰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升,以陰氣內結,故不得通行血氣,無宗滲入腸下,致使漸多。


地榆湯主之。


治陰結下血不止,漸漸極多,腹痛不已。


地榆(四兩),甘草(三兩半炙半生),縮砂仁(七枚每服可加為炒)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三盞,縮砂同煎至一半,去滓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56

解?證

 

主腎實。


出《素問?平人氣象論》


冬脈太過,緩而澀,腎實精不運,解者,緩,?,疑寒熱類也。


利腎湯主之。


治解?,春脈動,氣痛氣乏不欲言,此為腎元有餘矣。


澤瀉,生地黃,赤茯苓(去皮一兩半),檳榔,麥門冬(去心),柴胡,枳穀(麩炒去穰),牛膝(去苗酒浸各一兩),黃芩(去杇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1:57

胃疸證

 

主胃熱。


出《素問?平人氣象論》


食已如飢,胃熱能消穀,陽明脈終,心火上行,心憎煩,身黃,小便赤澀也。


茯苓加減湯主之。


治胃疸積熱,食已輒飢,面黃瘦,胸滿脇脹,小便閟赤。


赤茯苓,陳皮(去白),澤瀉,桑白皮(剉各三兩),赤芍藥,白朮(各四兩),人參,官桂(各二兩),石膏(八兩),半夏(六兩湯洗生薑製焙)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如病甚者,加大黃,朴硝(各二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0

解㑊證

 

主腎實。


出《素問㑊平人氣象論》


冬脈太過,緩而澀,腎實精不運,解者,緩,㑊,疑寒熱類也。


利腎湯主之。


治解㑊,春脈動,氣痛氣乏不欲言,此為腎元有餘矣。


澤瀉,生地黃,赤茯苓(去皮一兩半),檳榔,麥門冬(去心),柴胡,枳穀(麩炒去穰),牛膝(去苗酒浸各一兩),黃芩(去杇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1

胃疸證

 

主胃熱。


出《素問‧平人氣象論》


食已如飢,胃熱能消穀,陽明脈終,心火上行,心憎煩,身黃,小便赤澀也。


茯苓加減湯主之。


治胃疸積熱,食已輒飢,面黃瘦,胸滿脇脹,小便閟赤。


赤茯苓,陳皮(去白),澤瀉,桑白皮(剉各三兩),赤芍藥,白朮(各四兩),人參,官桂(各二兩),石膏(八兩),半夏(六兩湯洗生薑製焙)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如病甚者,加大黃,朴硝(各二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4

蠱病證

 

主脾風。


出《素問‧玉機真藏論》


脾風傳腎,一名疝氣,小腹痛,出白液,名曰蠱,左傳云:以喪志名為蠱病,乃真精不守也。


大建中湯主之。


治蠱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


黃耆,遠志(去心),當歸,澤瀉(各三兩),芍藥,人參,龍骨,甘草(炙各二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5

瘈病證

 

主筋急。


出《素問‧玉機真藏論》


蠱腹痛,腎傳心,筋脈相引而急,精液少,筋脈不榮灌而引急。


建中加減湯主之。


治瘈筋病,相引而急,及五勞七傷,小便數,腹痛難立。


人參,甘草(炙),官桂,白茯苓(去皮),當歸,附子(炮),厚朴(生薑製各一兩),龍骨,黃耆(剉),麥門冬,白芍藥,生地(各四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餳少許,煎至一盞,溫服去滓。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6

勞風證

 

主諸風


發在肺,下病強上,冥視唾涕,惡風,腎風入肺中振慄,故俛仰成勞風。


芎枳丸主之。


治勞風,強上冥視,肺熱上壅,唾稠,喉中不利,頭目昏眩。


川芎,枳穀(麩炒去穰各等分)


右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溫水送下,食後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7

痹氣證

 

主陽虛陰實。


身非衣,寒中非受寒氣,痹者,氣血不行,如從水中出,不必寒傷而作也。


附子丸主之。


治痹氣中寒,陽虛陰盛,一身如從水中出。


附子(炮),川烏頭(炮二味通剉碎炒潰色入佳),官桂,川椒,菖蒲,甘草(各四兩),骨碎補(炒),天麻,白朮(各二兩)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7

骨痹證

 

主腎弱。


身寒,大衣不能熱,腎脂枯涸不行,髓少,筋弱凍慄,故攣急。


附子湯主之。


治腎藏風寒濕,骨痹,腰脊疼,不得俛仰,兩腳冷,受熱不遂,頭昏,耳聾,音渾。


附子(炮),獨活,防風(去苗),川芎,丹參,萆蘚,菖蒲,天麻,官桂,當歸(各一兩),黃耆,細辛(去苗),山茱萸,白朮,甘菊花,牛膝(酒浸),甘草(炙),枳殼(麩炒去穰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進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8

肉苛證

 

主榮虛胃寒。


近衣絮,肉苛也。


榮氣虛則不仁,其證重為苛也。


以前胡散主之。


治榮虛衛實,肌肉不仁,致令重,名曰肉苛,虛其氣。


前胡(去苗),白芷(剉),細辛(去苗),官桂,白朮,川芎(各三兩),川椒(去目閉口者生用二錢),吳茱萸(湯洗炒),附子(炮),當歸(去苗各二兩)


右剉,搗以茶酒三升,勻拌,同窨一宿,以煉成豬脂膏五斤,入藥微煎,候白芷黃紫色,漉出滓成膏,在處病摩之病,以熱調此藥,櫻桃大癥瘕瘡痍皆治,并去諸風,瘡痒疼痛,傷折墜損,故摩內皆可用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19

肺消證

 

主心肺。


心移寒於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而可治,乃心肺為賊也。


黃耆湯主之。


治消肺,飲少溲多,補肺平心,移寒在肺痿劣。


黃耆(三兩),五味子,桑白皮(剉各二兩),人參(各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枸杞子,熟地黃(各一兩半)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0

涌水證

 

主水病。


肺移寒於腎,名曰涌水,其證如溢,囊裡裹漿,或徧身腫滿,按腹不堅,疾行則濯濯有聲,或咳喘不定。


葶藶丸主之。


治涌水,腹滿不堅,溢如囊裡裹漿,疾行則濯濯有聲。


葶藶(紙炒),澤瀉,椒目,桑白皮(剉),杏仁(去皮麩炒),木豬苓(去黑皮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蔥白湯下,不計時候,以利為度。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1

膈消證

 

主肺門。


心移熱於肺,名日膈消,二者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消渴耳。


麥門冬飲子主之。


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燥少,短氣,久為消渴。


麥門冬(二兩去心),栝蔞實,知母,甘草(炙),生地黃,人參,葛根,茯神(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竹葉數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後。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2

口糜證

 

主口。


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心胃壅熱,水穀不化,轉下小腸。


柴胡地骨皮湯主之。


治口糜,生瘡損爛,小腸有熱,脹滿不便,宜服之。


柴胡(去苗),地骨皮(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去滓,食後。


如有病人大段實者,加大黃,朴硝,可瀉熱甚。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2

虙瘕證

 

主女病。


大腸小腸移熱名虙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結而大腸閟澀。


檳榔圓主之。


治大腸有遺熱,津液壅滯,腹痛閟澀,名曰虙瘕證。


檳榔,大黃(剉炒),枳殼(麵炒去穰各二兩),木香,桃仁(去皮尖炒),火麻仁(另研各一兩)右為末,煉蜜和圓,如桐子大,每服十圓至十五圓,溫酒下,不計時候,湯亦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4

食㑊證

 

主胃病。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或胃熱遺於膽,能食善飲,大勝土也。


參苓圓主之。


治食下,胃中結熱,消穀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㑊。


人參,菖蒲,遠志,赤茯苓,地骨皮,牛膝(酒浸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為圓,如桐子大,每服十圓至十五圓,米飲下,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5

鼻淵證

 

主鼻門。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濁涕不止如涌泉,不滲而下,久不已,衂血為患。


防風湯主之。


治鼻淵腦熱,滲下濁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衂血之疾。


黃芩,人參,甘草(炙),麥門冬(去心各一兩),川芎(一兩),防風(去蘆一兩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之,食後服,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6

衂衊證

 

主失血。


膽受胃熱,循脈而上於腦,陽絡溢血妄行,在鼻空衊,目瞑者。


定命散。


治膽受熱血,妄行鼻中,衊并血汗不止。


硃砂,水銀,麝香(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如用藥,看老幼虛實加減。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6

鼓脹證

 

主胃病氣逆。


病有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致令胃逆不散,大腸不傳,逆滿。


雞屎醴散。


治鼓脹,旦食不能暮食,痞滿,古法用此可擇焉。


大黃,桃仁,雞屎醴(乾者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湯調下,食後臨臥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7

血枯證

 

主婦人經病。


年少,醉入房室,氣竭肝傷,故經衰少不來,肝傷則血涸,脾胃相傳,大脫其血,目眩心煩,故月事不來也。


烏魚骨圓主之。


治血涸,胸脇交滿,妨飲食,變則聞腥臊之氣,唾血出清液,前後泄血。


?茹,烏賊魚骨(各一兩)


右為末,雀卵不拘數,和成劑,圓如小豆大,每服五圓至十圓,煎飽魚湯下,食後此,日三服,食壓之妙矣。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一終。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8

卷二

 

諸證門

 

伏梁證

 

主心積。


若梁之伏隱也,居臍上,逆臍下,順不可移動為水溺,故有二等。


鱉甲湯主之。


治伏梁,積氣心下如臂,痞痛不消,小便不利。


鱉甲(去裙欄醋炙黃色),京三稜,大腹子皮,柴胡(去等),生地黃,芍藥,當歸(各一兩),官桂,生薑(各三分切作片子焙乾)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木香半錢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29

瘖痱證

 

主腎虛。


內奪而厥,舌瘖不能言,二足廢不為用,腎脈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不仁。


經云:瘖痱,足不履用,音聲不出者。


黃飲子主之。


治瘖痱,腎虛弱,厥逆,語聲不出,足廢不用。


熟乾地黃,芭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蓯蓉(酒浸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麥門冬(去心),菖蒲,遠志(去心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0

厥逆證

 

主心痛。


膺腫頸痛,胸滿腹脹,上實下虛,氣厥而逆,陽氣有餘,鬱於胸也。不可鍼灸,宜服順氣湯。


小茯苓湯主之。


治厥逆病,三焦不調,升降胸膈,膺腫胸滿,腹脹,冷氣衝注刺痛。


赤茯苓,人參,陳皮(去白各等分),桔梗(去白)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1

風成寒熱證

 

主風。


因於露風,寒熱之始,腠理次入胃,食不化熱,則消中,寒慄振動也。


解風散主之。


治風成寒熱,頭目昏眩,支體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滯。


人參,川芎,獨活,甘草,麻黃(去節湯洗焙各一兩),細辛(去苗)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薄荷葉少許,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1

風成寒中證

 

主風。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皆津液所生,為泣也,。


當歸湯主之。


治風邪所傷,寒中目,泣自出,肌瘦,泄汗不止。


當歸,人參,官桂(各三錢),乾薑(炮),白朮,白茯苓,甘草,川芎,白芍藥(各半兩),細辛(去苗半兩),陳皮(一兩去白)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計時候,併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2

風成熱中證

 

主風。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目眥,肥人氣不外泄為熱中,目黃之病也。


青龍散主之。


治風氣,邪傳化腹內瘀結,面目黃,風氣不得泄,為熱中,煩渴引飲。


地黃,仙靈脾,何首烏(去黑皮酒浸一宿竹刀子切焙各一分),防風(去苗),荊芥穗(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調下,食後,每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3

腦風證

 

主風氣。


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頂背怯寒,腦戶極冷,以此為病。


神聖散主之。


治腦風,邪氣留飲不散,頂背怯寒,頭疼不可忍者。


麻黃(去節),細辛(去苗),乾蝎(一半生一半炒),藿葉(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煮荊芥薄荷酒調下,茶亦得。


井血風


又方治腦風,邪氣留飲,頭疼不可忍者,用遠志末,不以多少於鼻中,?與痛處,柔之相兼,前藥可用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4

首風證

 

主新沐中風。


中風為首風,頭面多汗,惡風,當先一日,甚至其風日則少愈。


大川芎丸主之。


治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拘倦。


川芎(一斤),天麻(四兩用鄆州者)


右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下,食後。


秘方茶酒調散


治一切諸風,痰壅目澀,昏眩頭疼,心憒煩熱,皮膚痛痒,并風毒壅滯。


清爽神志,通和關竅,消惡汗。


石膏(另為細末),香附(去須炒),細辛(去苗),菊花(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溫茶酒調下,食後,每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5

目風眼寒證

 

主眼門。


風入系頭,則血脈凝滯,不能上下通流於目,令風寒客之,風眼寒也。


石膏散主之。


治目風眼寒,及偏正頭疼,夾腦風,鼻出清涕,目淚痛不已。


石膏(二兩炭火燒研細末),川芎(一兩),甘草(半兩炙)


右為末,每服一錢,蔥白,好茶同煎,湯調下,食後日二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5

漏風證

 

主酒風。


飲酒中風,或汗多不可單衣,食則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為消渴疾。


白朮散主之。


治漏不久,虛風多汗,食之汗出如洗,少者痿劣。


牡蠣(二錢焙赤),白朮(一兩一分),防風(二兩半)


右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不計時,如惡風,倍防風,白朮。如汗多面腫,倍牡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6

胃風證

 

主風。


因於失衣,風感之頸,汗多惡風,膈塞不通,寒則胃拽腹滿,氣不通。


大豆蔻丸,胃風湯主之。


治胃風,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小腹善滿,失衣則腹脹,食寒則瀉,形瘦。


肉豆蔻,草豆蔻,陳皮,獨活,薏苡仁,人參,川芎(各半兩),羌活,防風,桔梗,甘草(炙),木香(各五分)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不計時候,日進三服。


胃風湯


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腸脇虛滿,?痛及腸胃泄毒,或下瘀血。


人參,白茯苓(去皮),芎藭,官桂,當歸(去苗),白芍藥,白朮(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粟米百餘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藥與豆蔻丸為表裡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7

行痹證

 

主痹。


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風氣勝者行痹,上下左右無留,隨所至作。


防風湯主之。


治行痹,行走無定。


防風,甘草,當歸,赤茯苓,杏仁(去皮炒熟),桂(各一兩),黃芩,秦艽,葛根(各三錢),麻黃(半兩去節)


右為末,每服五錢,酒水合二盞,棗三枚,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39

痛痹證

 

主痹。


寒勝者為痛痹,大宜宣通,陰寒為痛,宜通氣溫經而愈。


茯苓湯加減。


治痛痹,四肢疼痛,拘倦浮腫。


赤茯苓(去皮),桑白皮(各二兩),防風,官桂,川芎,芍藥,麻黃(去節各一兩半)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以薑粥投之,汗泄為度,效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1

著痹證

 

主痹。


濕氣勝為著痹,濕地水氣甚重,著而不去,多汗而濡者。


茯苓川芎湯主之。


治著痹,留注不去,四肢麻,拘攣浮腫。


赤茯苓,桑白皮,防風,官桂,川芎,麻黃,芍藥,當歸,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棗三枚,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如欲出汗,以粥投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1

周痹證

 

主痹。


黃帝鍼經云:在血脈之中,隨上下木痹不痛,今能上下周身,故以名之。


大豆孽散主之。


治周痹,注五臟留滯,胃中結聚,益氣出毒,潤皮毛,補腎氣。


大豆孽(一斤炒香熟)


右為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空心加至一錢,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2

胞痹證

 

主膀胱。


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太陽直行從巔入循於腦,氣下灌於鼻,時出清涕不止。


腎著湯主之。


治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


赤茯苓(去皮),白朮(各四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二兩炮)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3

腸痹證

 

主痹。


雖多飲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氣喘急而飧泄。


木香丸主之。


治腸痹腹?痛,時發飧泄,氣不消化,小便秘澀。


木香,白朮,官桂,蕪荑,良薑,訶子皮(各一兩),附子(炮去皮),厚朴(生薑製),肉豆蔻(各二兩),甘草(半兩),乾薑(三分)


右為末,麯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空心。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3

熱痹證

 

主痹。


陽氣多,陰氣少,陽熱其陰寒,故痹。


臟腑熱,熻然而悶也。


升麻湯主之。


治熱痹,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口反縱,皮色變,兼諸風,皆治。


升麻(三兩),茯神(去皮),人參,防風,犀角(鎊),羚羊角(鎊),羌活(各一兩),官桂(半兩)


右為末,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二塊,碎竹瀝少許,同煎至一盞,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49

白淫證

 

主虛勞。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筋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太過者,白物為淫,隨溲而下,故為勞弱。


秘真丸主之。


治白淫,小便不止。


精氣不固,及有餘瀝,或夢寢陰人通泄耳。


龍骨(一兩別研),訶子皮(大者五個用),縮砂仁(半兩去皮),硃砂(一兩研細一分為衣)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冷水亦得,不可多服,大秘,蔥白湯茶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0

胃脘癰證

 

主癰門。


胃脈沈細,陽氣不得下通,寒癰陽熱聚胃口,腐壞成膿。


射干湯主之。


治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甚,嗽濃血,榮衛不流,熱聚胃口成癰。


射干(去毛),梔子仁,赤茯苓(去皮),升麻(各一兩),赤芍藥(一兩半),白朮(半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地黃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1

陽厥證

 

主諸氣。


怒狂者,生於陽也,陽勝則氣逆,狂怒上氣,奪食即已,食入於陰,養於陽則平其氣,若陽勝,氣逆多怒。


羚羊角湯主之。


治陽厥,氣逆多怒,而頸脈腹效,已食,陰養於陽平其氣。


羚羊角,人參(各三兩),赤茯苓(二兩去皮),遠志(去心),大黃(炒各半兩),甘草(一分炙)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新補又方,治陽厥,若除煩下氣,鐵洛為飲,鐵漿湯飲之,食後併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1

息積證

 

主腹心。


病脇下滿,逆氣不已,氣聚脇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氣元在胃,妨飲食,不可鍼灸,宜導引服藥爾。


白朮丸。


治息積,脇下氣逆,妨悶喘息,不便呼吸,引痛不已。


白朮,枳實,官桂(各一兩半),人參(二兩),陳皮,桔梗(醋炒),甘草(各一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2

疹筋證

 

主肝。


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腹必急數,亦為虛筋,見以名耳。


柏子仁散主之。


治疹筋,肝虛生寒,脈寒數,筋急,腹脇痞悶,筋見於外。


(聖惠方中,十五味柏子仁丸亦治)。


柏子仁,茯苓,防風,細辛,白朮,官桂,枳殼,川芎(各三兩),附子,當歸,檳榔(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2

厥逆頭疼證

 

主胃。


腎虛,犯大寒頭疼,齒亦痛,痛之甚,數不已者是也。


以天南星丸主之。


治厥頭痛,齒痛骨寒,胃脈同腎脈,厥逆頭痛不可忍之。


天南星(炮),硫黃(研),石膏(研),消石(研各等分)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日午臨臥三時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3

膽痹證

 

主肝。


謀慮不決,膽虛氣上衝口中,上溢則口苦,是清淨之府濁擾之氣上溢。


益膽湯主之。


治膽痹,肝虛熱氣上衝,口中常苦,泄熱不已,藏府固虛致然。


黃芩(去朽),甘草(炙),人參(各二兩),官桂(一兩),苦參,茯神(各兩半)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4

濡泄證

 

主利。


內經云:濕勝則滯。甲乙經云:寒客生濡,胃泄如隨氣而下利。


豆蔻散主之。


治濡泄不止,寒客於脾胃,故傷濕而腹痛,滑利不止。


肉豆蔻(五個),甘草(炙),厚朴(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一盞調下,食菌白湯亦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5

鶩溏證

 

主利。


脾虛,風冷陰盛,糟柏不化,大便黃黑如鶩溏,或大腸有寒也。


吳茱萸丸。


治鶩溏泄瀉不止,脾虛胃弱,大腸有寒,大便青黑,或黃利下。


吳茱萸(湯洗炒),乾薑,赤石脂,陳麯(炒熟),當歸(焙),厚朴(各三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空心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5

三焦約證

 

主大小腸。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氣入客,約而不行,故穀氣不得通也。


枳殼丸主之。


治三焦約,調順三約氣脈,消痞滯,利胸膈,治風,通大小便。


陳皮(一兩),檳榔(半兩),牽牛(四兩一半生一半熟搗取頭末一兩半餘不用),木香(一分),枳殼(二兩)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食後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6

胃寒腸熱證

 

主胃。


胃寒,主收水穀不化,泄瀉,寒之氣在上,腸熱之氣在下,故脹而泄。


妙應丸主之。


治胃寒腸熱,水穀不化,腹脹痞滿,泄利不已。


川烏頭(去尖半兩),梔子仁,乾薑(生各一分)


右為末,生薑汁,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溫酒下,食前日進二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7

胃熱腸寒證

 

主胃。


胃熱則消穀善食而饑,柰腸寒則血凝脈重,小便痛而脹。


青橘皮丸,又云前胡木香散亦治。


治胃熱腸寒,善食而饑,便溺小腹而脹痛,大便或澀。


青皮,京三稜,黃連,蓬莪荗(炮各一兩),巴荳霜(一分)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茶酒下食。


(後少與之,不可多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7

控睪證

 

主小腸。


甲乙經云:小腸病,結於腰上而不下,痛衝心肺,邪所系。


茴香練實丸主之。


治小腸病,結上而不下,痛衝心肺。


茴香(炒),練石(麩炒去核),石茱萸,馬練花(醋炒各一兩),陳皮(一兩),芫花(半兩醋炒)


右為末,醋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8

陰疝證

 

主男病。


足厥陰之脈,環器底。


小腹腫或痛,腎虛,寒水涸渴,瀉邪補脈為治。


蒺藜湯主之。


治陰疝,牽引小腹痛,諸厥疝即陰疝也,嘻慾勞痛不可忍之。


蒺藜(去角炒),附子(炮去皮臍),梔子(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控睪證,茴香練實丸(亦治此證)。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9

諸痹證

 

主風。


痹迺風寒濕三氣相合而為,痹風者,百疾之長,善行數變,當汗惡風,目瞤脇痛,或走注四肢,皮膚不仁,屈伸不便。


升麻前胡湯主之。


治肝,風虛所中,頭痛目眩,胸膈壅滯,心煩痛,昏悶,屈伸不便。


升麻,前胡(一兩半),玄參,地骨皮(各一兩),羚羊角,葛根(各二兩),酸棗仁(一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再煎三五沸,食後溫服,如行五六里,更進一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2:59

心疝證

 

主心痛。


心脈急,小腹有形,心不受邪,必傳於腑,故小腹有形,心氣逆不順,當痛不已,當兼心氣,治不止,為有寒邪所中。


木香散主之。


治心疝,小腹痛,悶絕不已者。


木香,陳皮(各一兩),良薑,乾薑,訶子皮,赤芍藥,枳實(各半兩),草豆蔻,黑牽牛(各三兩),川芎(三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0

四聖散

 

治腎臟風,并一切癬。


白附子,白蒺藜,黃耆,羌活(各等分生用)


右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空心一日三服,久癬不差,十日大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0

赴筵散

 

治口瘡不已者。


密陀僧,黃柏,青黛(各等分)


右同研為細末,每用乾糝於瘡上,不過三二日即便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1

訶子湯

 

治失音不能言語者。


訶子(四個半炮半生),桔梗(一兩半炙半生),甘草(二寸半炙半生)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同水一盞,煎至五七沸,溫服。


甚者不過三服即愈。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二終。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7

卷三

 

風論

 

素問云:諸風掉眩,強直支痛,緛戾裏急,筋縮,皆足厥陰風木之位,肝膽之氣也。


(風者,動也。動者,搖也。所謂風氣甚而主目眩運,由風木王,則是金衰不能制木,能生火,故風火多為熱化,皆陽熱多也)。


風為病者,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腰脊強痛,或為耳鳴鼻塞,諸證皆不仁,其病各異,其名不同。


經云:風者,善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風氣俱八行於諸脈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致使肌肉憤瞋而有瘍也,衛氣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分肉之間,衛氣行處,風與衛氣相薄,俱行肉分,故氣道澀而不利,氣道不利,風熱內鬱,衛氣相持,肉憤䐜而瘡出,衛氣被風鬱,不得傳徧,昇凝而不行,則肉不仁也,謂皮內而不知寒熱,痛痒如木石也。


經曰:風者,百病之首也,其變化乃為他病,無常皆風氣所發也。


以四時五運六氣,千變萬化,衝盪推擊無窮,安得失時而絕也,故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


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


季夏戊己傷於風者,為脾風。


秋庚辛傷於風者,為肺風。


冬壬癸傷於風者,為腎風。


風中五臟六腑,自俞而入為藏府之風,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白,時嗽,短氣,晝則微,暮則甚,心風之狀,(上司)善怒,色赤,病甚則言不可快。


肝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


脾風,身體怠墮,四肢不收,色薄微黃,不嗜飲食。


腎風,面痝而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如隱曲不利,又曰:風寒熱,諸疾之始生也。


人之藏府,皆風之起,謂火熱,陽之本也。


謂曲直動搖,風之用也。


眩運嘔吐,謂風熱之甚也。


夫風熱拂鬱,風大生於熱,以熱為本,而為標風。


言風者,即風熱病也。


氣壅滯,筋脈拘倦,肢體焦痿,頭目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或夜臥寢汗,咬牙睡語,筋惕驚悸,或腸胃拂鬱結,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而但為小便多出者,或濕熱內鬱,而時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閉者,或因腸胃燥鬱,水液不能宣行於外,反以停濕而泄,或燥濕往來而時結時泄者,或表之陽中正氣(衛氣是也)與邪熱相合,并入於裏,陽極似陰,而戰煩渴者,(中氣寒故戰,裏熱甚則渴),或虛氣久不已者,(經言:邪熱與衛氣并入於裏,則寒戰也。


并出之於表,則發熱。


大則病作,離則病已),或風熱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腎水真陰衰虛,心火邪熱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語,或一切暴瘖而不語,語不出聲,或暗風癇者,或洗頭風,或破傷,或中風諸潮搐,并小兒諸疳積熱,或驚風積熱,傷寒疫癘而能辨者,或熱甚怫結而反出不快者,或熱黑陷將死,或大人小兒風熱瘡疥,及久不愈者,或頭生屑,徧身黑黧,紫白斑駮,或面鼻生紫赤風刺癮疹,俗呼為肺風者,或成風癘。


世傳為大風疾者,或腸風痔漏,并解酒過熱毒,兼解利諸邪所傷,及調理傷寒,未發汗,頭項身體疼痛者,并兩感諸證,兼治產後血液損虛,以致陰氣衰殘,陽氣鬱甚為諸熱證,腹滿澀痛,煩渴喘悶,譫妄驚狂,或熱極生風而熱燥鬱,舌強口噤,筋惕肉瞤,一切風熱燥證,鬱而惡物不下,腹滿撮痛而昏者,(惡物過多而不吐者),不宜服之,兼消除大小瘡及惡毒,兼治墮馬打撲傷損疼痛,或因而熱結,大小便澀滯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滿喘悶者。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8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二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涎嗽加半夏(半兩薑製)。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08

賈同知通聖散

 

防風,芍藥(各二錢半),甘草(三兩),荊芥(三錢半),薄荷(一兩),黃芩(一兩),白朮(一分),石膏(一兩),川芎(半兩),滑石(三兩),當歸(半兩),大黃(半兩),麻黃(半兩),山梔子(一分),連翹(半兩),桔梗(一兩),無芒硝,無縮砂。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0

崔宣武通聖散

 

防風,芍藥,荊芥,當歸,白朮,山梔子(各一分),川芎,大黃,薄荷,連翹,黃芩,桔梗,縮砂(各半兩),甘草,石膏(各一兩),滑石(三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0

劉庭瑞通聖散

 

此方有縮砂無芒硝,其餘皆同,緣庭瑞於河間守真先生札師傳之,隨從二年,始受於方,斯且取為端,而可准憑以用之,兼庭瑞以用治病百發百中,何以疑之,因錄,但庭瑞臨時以意加減,一依前法,嗽加半夏半兩,生薑製。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1

防風天麻散

 

治風,麻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強暴瘖不語,內外風熱壅滯,解昏眩。


防風,天麻,川芎,羌活,香白芷,草烏頭,白附子,荊芥穗,當歸(焙),甘草(各半兩),滑石(二兩)


右為末,熱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一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或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熱酒化下一丸,或半丸,(細嚼白湯化下亦得),散鬱結,宣通氣。


如甚者,更服防風通聖散。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2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11-25 23:13 編輯

犀角丸

 

治風癇,日發作有時,揚手擲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兩),赤石脂(三兩),朴硝(二兩),白僵蠶(一兩),薄荷葉(一兩)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不計時候,如覺痰多即減丸數,忌油膩物,風痓病,目直卒中,口噤,背強如弓臥,搖動手足,搐搦,(無汗名剛為陽痓,有汗名柔為陰痓),通三一承氣下妙。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3

搜風丸

 

治邪氣上逆,以致上實下虛,風熱上攻,眼目昏,耳鳴鼻塞,頭痛眩運,躁熱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結滯,清利頭面,鼻聰耳鳴,宣通血氣。


人參,茯苓,天南星(半兩),乾生薑,藿香葉(一分),白礬(生各二兩),蛤粉(二兩),寒水石(一兩),大黃,黃芩(二兩),牽牛(四兩),薄荷葉(半兩),滑石(四兩),半夏(四兩)


右為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4

川芎石膏湯

 

治風熱上攻頭面,目昏眩,痛悶,風痰喘嗽,鼻塞口瘡,煩渴淋閟,眼生翳膜,清神利頭,宣通氣血,中風偏枯,解中外諸邪,調理諸病,勞復傳染。


川芎,芍藥,當歸,山梔子,黃芩,大黃,菊花,荊芥穗,人參,白朮(各半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二兩),甘草(三兩),桔梗(二兩),縮砂仁(一分),石膏,防風,連翹,薄荷葉(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水調亦得,忌薑醋發熱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5

川芎神功散

 

治風熱上攻,偏正頭痛,無問微甚久新,頭面昏眩,清神。


川芎(四錢),甘草(一分),川烏頭,吳白芷,天南星,麻黃(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半盞,投清酒半盞,避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6

換骨丹

 

治癱瘓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并一切風癇暗風,並宜服之。


頌曰:我有換骨丹,傳之極幽秘,疏開病者心,扶起衰翁臂,氣壯即延年,神清自不睡,南山張仙翁,三百八十歲,槐皮芎木芷,仙人防首蔓,十件各停勻,苦味香減半,龍麝即少許,硃砂作衣纏,麻黃煎膏丸,大小如指彈,脩合在深房,勿令陰人見,夜臥服一粒,遍身汗津滿,萬物自消除,神仙為侶伴。


麻黃(煎膏),仙朮,香白芷,槐角子(取子),川芎,人參,防風,桑白皮,苦參,威靈仙,何首烏,蔓荊子,木香,龍腦(研),硃砂(研),麝香(研),五味子


右為末,桑白單搗,細秤,以麻黃膏和就杵,一萬五千下,每兩分作十丸,每服一丸,以硬物擊碎,溫酒半盞,浸以物蓋,不可透氣,食後臨臥一呷嚥之,衣蓋覆,當自出汗即瘥,以和胃湯調補,及避風寒,茶下半。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7

鉛紅散

 

治風熱上攻陽明經絡,面鼻紫色,刺癮疹。


(俗呼為肺風者,以肺主鼻,而又淺在皮膚之內,皮膚屬於肺)。


舶上硫黃,白礬灰(半兩)


右為末少許,入黃丹染,與病人面色同,每上半錢,津液塗之,(洗嗽罷,臨臥再服防通聖散),效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7

神芎散

 

治風熱上攻,頭目眩痛,上壅鼻,并牙齒悶痛。


川芎,鬱金(各二錢),荊芥穗,薄荷葉,紅豆(各一分)


右為末,入盆硝二錢,研勻,鼻內?三二剜耳許,力慢加藥,病甚,兼夜?。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8

萬靈丸

 

治腎藏一切耳鳴腰疼,筋骨痛。


赤芍藥,五靈脂,防風,草烏頭(二兩炮),黃耆,細辛,海桐皮,山茵陳,骨碎補,地龍(各八錢),黑狗脊(二兩),牛膝子,何首烏,蔓荊子,白附子,川烏頭,巨勝(各八錢),仙朮(一兩),芫花(三錢炒),黑牽牛(半兩),青皮(二錢),御米子(二錢炒)


右為末,酒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9

伊祁丸

 

治腰腳拳攣,鶴膝風,筋縮。


伊祁(頭尾全者),桃仁(生),白附子,阿魏,桂心,白芷,當歸,北漏盧,安息香(用胡桃穰研),芍藥,牛膝,地骨皮,威靈仙,羌活(各等分)


右為末,麵糊為丸,如彈子,空心,每服溫酒化下一丸。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19

祛風丸

 

治中風偏枯,手足戰掉,語言蹇澀,筋骨痛。


菉豆粉,川烏頭(炮),草烏頭(炮),天南星,半夏(各一兩),甘草,川芎,藿香葉,苓苓香,地龍,蝎梢(各三錢),白僵蠶(淘米甘浸去絲),川薑(半兩炮)


右為末一兩,用菉豆粉一兩(又一法),用藥一兩,以白麵二兩,滴水為丸,如桐子大,量人虛實加減,細嚼,茶酒下五丸至七丸,食後初服三丸漸加。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0

舒筋散

 

治婦人血氣,并產後風熱搐搦,舒筋,俗雞爪風。


人參,川芎,官桂,丁香(各半兩),木香,天麻(酒浸焙各一兩),井泉石(四兩別為末)


右為末,每服三錢,井泉末三錢,大豆半升,淨淘,好酒一大升,煮豆,軟去豆,用豆汁,酒調下,後以酒送下,蓋覆汗出為效。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1

勝金丸

 

治風熱,驚駭不時旋運,潮搐,口吐痰沬,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名曰癇病。


白僵蠶,細辛,天南星,皂角(炙黃),川烏頭(生),烏蛇(真者好酒浸去骨),白礬枯,桔梗,威靈仙,何首烏,草烏頭,荊芥穗,川芎(各二兩)


為末,酒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後溫酒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2

比金散

 

治傷寒畏風,頭目痛,四肢拘倦,鼻塞。


麻黃,白芷,細辛,荊芥穗,菊花,防風,石膏,何首烏,川芎,薄荷,乾蝎,草烏頭(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溫服,酒茶亦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3

神白丹

 

治傷寒積熱,及風生驚搐,或如狂病,諸藥不效,此方不可盡述。


鈆白霜(一分),輕粉(半兩),粉霜(一兩用白麵六錢和作餅子炙熱同研)


右為末,滴水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飲下,量虛實加減。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3

桃仁丸

 

治一切風毒,徧身疼痛,四肢拘急。


草烏頭(生用),五靈脂(三兩),桃仁(取霜一兩)


右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桐子大,以青黛為衣,嚼胡桃仁,以溫酒下五丸,食後,加減。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6

瓜蒂神妙散

 

治頭目昏眩,偏正頭痛等。


燄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如無,以蔚金代之)右為末,研細,含水鼻中,㗜壹字神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6

清風散

 

治頭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碌(一錢),硃砂,牙硝,雄黃(各二分),龍腦(一字),瓜蒂(二錢),滑石,赤小豆(半錢),皂角(一字去皮炙黃取末)


右為極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如噤不省人事,滴水鼻中,或健者可治,為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8

靈砂丹

 

治破傷風,一切諸風等。


威靈仙,黑牽牛,何首烏,蒼朮(半兩),香附子(六兩),川烏頭(去尖),硃砂,沒藥,乳香(各三錢),陳皂角(四錢炙黃去皮)


右為末,把皂角打破,用酒二升半,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取汁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如破傷風,煎鰾酒下。


如牙疼赤眼,搥碎研三五丸,鼻㗜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9

天麻

 

治頭頂痛,頭面腫,拘急,風傷榮衛,發燥熱。


川芎,細辛,苦參,地骨皮,菖蒲,何首烏,蔓荊子,薄荷葉,杜錢黎,牛旁子,荊芥穗,虼蚾草,威靈仙,防風,天麻(一兩),甘草(二兩炙)


右為末,每服二三錢,研蜜水調下,茶水任,不計時。


薄荷白檀湯(新補)


治風壅,頭目眩,鼻塞煩悶,精神不爽,消風化痰,清頭目。


白檀(一兩),荊芥穗(二兩),薄荷葉(四兩),栝蔞根(二兩),甘草(四兩炙),白芷(二兩),鹽(四兩),縮砂仁(半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食後臨臥,稍熱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29

菊葉湯

 

治一切風,頭目昏眩,嘔吐,面目浮腫者。


菊花(去梗),羌活,獨活,旋覆花,牛旁子,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三終。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31

卷四

 

熱論

 

黃帝曰:病熱當何禁之?


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因熱稍愈,猶未盡除,不戒飲食勞動,情慾擾亂,柰脾胃氣虛,未能消化堅食,故熱復生,五臟者皆熱。


夫熱病者,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則為病熱,寒毒藏於肌膚,陽氣不行,散發而內為怫結,故傷寒者,反病為熱,熱雖甚,不死。


柰巨陽為首,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諸陽為熱以氣,諸陰為寒以血,熱病已愈,其有復作,謂病已衰而熱有作,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緣熱也,雖邪氣而不盡,遺熱在,故當復作。


五藏俱熱者,皆視之。


肝熱在頰先赤,心熱顏先赤,脾熱鼻先赤,肺熱右頰先赤,腎熱頤先赤。


肝熱者,小便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驚,脇滿手足躁而不得安臥。


心熱者,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


脾熱者,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吐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仰,腹滿泄,兩頷痛。


肺熱者,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腎熱者,腰痛胻痠,苦渴數飲,食熱,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經曰:汗出脈躁盛,一死。


脈不與汗相應其病,二死。


狂言失志者,三死。


皆是怫鬱結不能解散,以致危殆。


素問諸熱瞀瘛,暴瘖冒昧,躁擾狂言,罵詈驚駭,胕腫疼痠,氣逆,皆手少陽相火,心胞絡三焦之氣也。


夫腎水真陰本虛,心火狂陽積熱以甚,以致風熱壅滯,頭面昏眩,肢體麻痹,皮膚瘙痒,筋脈拘倦,胸膈痞滿,時或痛悶,或鼻窒鼽衂,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牙齒疳蝕,或徧身生瘡,癬疥,或睡語咬牙,驚惕虛汗,或健忘心忪,煩燥多睡,或大小便澀滯,或煩熱腹滿,或酒過積毒,勞役過度,中外一切勞損,神狂氣逆,心志不寧,口苦咽乾,飲食減少,變生風熱諸病,虛羸困倦,或酒病瘦悴,及老弱虛人,或脾腎經虛,風熱燥鬱,色黑齒宣,身瘦焦痿,或熱中煩滿,飢不飲食,或癉,或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虛,頭面腫,小便數,或服甘辛熱藥過度,變成三消,上則消渴,中則消中,下則消腎。


小便白膏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32

神芎丸

 

治一切熱證,常服保養,除痰飲,消酒食,清頭目,利咽膈,能令徧身結滯宣通,氣利而愈,神強體健,耐傷省病,并婦人經病,及產後血滯,腰腳重痛,小兒積熱,驚風潮搐。


藏用丸,亦曰顯仁丸,加黃連,薄荷,川芎各半兩,名曰神芎丸。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煉蜜丸愈佳,或久病熱鬱,無問瘦悴老弱,并一切證可下者,始自十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如常服此藥,但除腸垢積滯,不傷和氣,推陳致新,得利便快,並無藥燥搔擾,亦不困倦虛損,頗遂病人心意,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利再服,以意消息,三五歲孩兒,丸如麻子大,凡此一法,此藥至善,常服二三十丸,不利藏府,但有益無損。


或婦人血下惡物,加桂枝半兩,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結滯開通,惡物自下也。


此方除藏府滑泄者,或重寒脈遲者,或婦人經病,產後血下不止者,及孕婦等,則不宜服。除此以外,一切風熱雜病,悶壅塞,神氣不和,或平人保養,常服自顯其功。


若以效驗觀其藥味,則非明本草造化之理者,不可得而知其然也,猶孔子讚易道,明顯應化萬仁之善,而不見其大道之功用。


故曰:顯諸仁,藏諸用。因以云藏用丸,亦其義也。


兼以世訛之久矣,而反不喜此等妙方,不肯服之,每有久獲大效,而誠懇求其方,不得已而授之,既見其方,反生疑懼,不復用焉。


亦有效而志信求其方,務以廣傳救疾,因而眾議百端,擬疑妄生謗說,使致俗醫皆畏之,致道不能神,但有妨病者,後之君子但行其藥明顯諸人,勿示其方而密藏諸用耳。


或以一法加黃連,川芎,薄荷等各半兩,治一切頭目昏眩者愈佳。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25 23:32

柴胡飲子

 

治解一切肌骨蒸積熱作,發寒熱往來,(表熱裡和則發寒,裡熱表和則發熱,邪熱半在表,半在裡,出入進退無和,即寒熱往來,陰陽相勝也),畜熱寒戰,(表之陽和正氣,與邪熱并畜於裡,脈道不行,故身冷脈絕寒戰,而反煩渴也),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餘疾,產後經病。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炒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日三服,病熱甚者加減之。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BB%83%E5%B8%9D%E7%B4%A0%E5%95%8F%E5%AE%A3%E6%98%8E%E8%AB%96%E6%96%B9/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