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七】
證云: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
是發汗攻太陽之邪,少陽之邪益甚乾胃,必發譫語。
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陽之邪,太陽之邪乘虛入裡,必作結胸。
經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
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
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可與承氣湯下之。
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
嘔者,胃氣逆也,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
黃芩湯方:黃芩(三兩。
味苦寒) 甘草(二兩,炙。
味甘平) 芍藥(二兩。
味酸平) 大棗(十二枚,擘。
味甘溫)
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
弱而不足者,甘以補之,甘草、大棗之甘,以補固腸胃之弱。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趙本無若嘔者以下十二字,有「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詳見卷十)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7010&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