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
書名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
朝代 元
年份 公元1279-1368年
分類 本草
品質 0%
典籍總表, 元朝, 本草, 0%
【玉石部上品】
【丹砂】
味甘,微寒,無毒。
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滿消渴,殺精魅,卻惡鬼,除中惡,腹痛毒瓦斯,疥 ,諸瘡。
《藥性論》云:
有大毒。
鎮心,主尸疰抽風。
日華子云:
涼,微毒。
潤心肺。
一云:
治傷寒時氣,斷瘟疫及療子死腹中不出。
出相類宜州所產,然有砒氣,入藥中見火殺人。
惡:
磁石。
畏:
咸水。
采無時。
【玉泉】
味甘,平,無毒。
主五臟百疾,柔筋強骨,安魂魄,長肌肉,益氣,利血脈,療婦人帶下十二病,除氣癃,明耳目。
日華子云:
治血塊。
《仙經》云:
三十六水法中,化玉為玉漿,稱為玉泉。
服之長年不老,功劣於自然泉液。
一云:
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
【玉屑】
味甘,平,無毒。
主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
日華子云:
潤心肺,明目,滋毛髮,助聲喉。
一云:
解肺渴,常服令人精神不亂。
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
《淮南子》云:
味鹹,寒,無毒。
主消渴,滋養五臟,止煩躁。
同金、銀、麥門冬煎服,甚有益。
畏:
鹿角。
【雲母】
味甘,平,無毒。
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
《藥性論》云:
君。
白色者上,有小毒。
主下痢腸癖,補腎冷。
一云:
治火瘡及風疹,熱風,帶下,淋疾。
澤瀉為使。
畏:
甲及流水。
惡:
徐長卿。
忌:
羊血。
出:
江東廬山者為勝。
江南生者多青色,不堪入藥。
【石鐘乳】
味甘,溫,無毒。
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臟,通下焦傷竭,強陰。
《藥性論》云:
有大毒。
主泄精,寒嗽,壯元氣,健益陽事,能通聲。
日華子云:
補五勞七傷。
乳有三種,有石乳、竹乳、茅乳,用煉服之,不煉令人發淋。
蛇床為之使。
惡:
牡丹、玄石、牡蒙。
畏:
紫石英、蓑草。
忌,羊血,光澤者為好。
出:
道州江華縣,又生少室山。
采無時。
【朴硝】
味苦辛,寒,大寒,無毒。
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胃中食飲熱結,破留血閉絕,停痰痞滿。
日華子云:
主通泄五臟百病及症結,治天行熱疾,消腫毒及頭痛,排膿,潤毛髮。
張仲景《傷寒論》:
療膀胱急,小腹滿,身盡黃,額上黑及足下熱。
因作黑癉大便,必黑腹臚脹滿。
一云:
治時氣頭痛,療喉閉。
《聖惠方》:
治時氣頭痛不止,用二兩為末,生油調塗頂上。
又方:
治乳石發動,煩悶及諸風熱。
用煉成者半兩,細研如粉,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匕,日三、四服。
《孫真人食忌》:
主口瘡,取含之,立效。
惡:
麥句薑。
其色青白者佳,黃者傷人,赤者殺人。
【芒硝】
味苦,大寒。
主五臟積聚,久熱胃閉,除邪氣破留血,腹中痰實結摶,通經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化七十二種石,消腫毒,療天行熱病。
《藥性論》:
使味鹹,有小毒。
能通女子月閉症瘕,下瘰 ,黃膽病,主墮胎,患漆瘡,主時疾壅熱,能散惡血。
《聖惠方》:
治伐指,用芒硝煎湯,淋漬之。
石葦為使。
惡:
麥句薑。
【硝石】
味苦辛,寒,大寒,無毒。
主五臟積熱,胃脹閉,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除邪氣,療五臟十二經脈中百二十疾,暴傷寒,腹中大熱,止煩滿,消渴,利小便及 蝕瘡。
《蜀本》云:
大黃為使,能化七十二種石為水。
吳氏云:
神農:
苦。
扁鵲:
甘。
《藥性論》:
君。
有小毒。
主項下瘰 ,破積,散堅結。
日華子云:
治喉閉。
一云:
治赤眼,療惡寒,治五種淋疾及小便不通,又治頭痛。
火為之使。
惡:
苦參、苦菜、曾青。
畏:
女菀、杏仁、竹葉。
【玄明粉】
味辛甘,冷,無毒。
治心熱煩躁並五臟宿滯,症結,明目,退膈上虛熱,消腫毒。
《太陰號》曰:
治熱毒風,搜冷, 癖氣脹滿,五勞七傷,骨蒸傳尸,頭痛煩熱,搜除惡疾,五臟秘澀,大小腸不通,三焦熱淋,疰忤疾,咳嗽,嘔逆,苦干澀,咽喉閉塞,心、肝、脾、肺臟、胃積熱,驚悸健忘,營衛不調,中酒,中膾,飲食過度,腰膝冷痛,手腳酸,久冷久熱,四肢壅塞,背膊拘急,眼昏目眩,久視無力,腸風痔病,血癖不調,婦人產後,小兒疳氣,陰毒傷寒,表裡疫 等疾。
一云:
長服安胎,誕孩無瘡腫疾病。
馬牙硝:
味甘,大寒,無毒。
除五臟積熱、伏氣,點眼去赤腫障翳,澀淚痛,消食,治小兒鵝口、重舌。
【生硝】
味苦,大寒,無毒。
主風熱癲癇,小兒驚邪螈 ,風眩頭痛,肺壅,耳聾,口瘡,喉痹,牙頷腫痛,目赤熱痛,多眵淚。
生:
茂州。
惡:
麥句薑。
【礬石】
味酸,寒,無毒。
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藥性論》云:
使,有小毒。
能治鼠漏、瘰 ,療鼻衄,治 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日華子云:
性涼。
除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臟,治中風失音,疥癬。
劉禹錫云:
治氣痢。
一云:
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
主目翳、小兒口瘡,治香港腳及牙齒腫痛。
甘草為使。
惡:
牡蠣。
畏:
麻黃。
【滑石】
味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泄癖,女子乳難,癃閉,通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藥性論》:
臣。
能療五淋,主難產,令滑胎易生;
除煩渴心燥,偏主石淋。
日華子云:
治乳癰,利津液。
《聖惠方》:
治婦人過忍小便致胞轉,以末蔥湯下二錢匕。
石葦為之使。
惡:
曾青。
【空青】
味甘酸,寒、大寒,無毒。
主青盲,耳聾,明目,利九竅,通血脈,養精神,益肝氣,療目赤腫,去膚翳,止淚出,利水道,下乳汁,通關節,破堅積。
《藥性論》:
君。
能治頭風,鎮肝,瞳仁破者再得見物。
一云:
治中風手臂不仁,口 不正。
畏:
菟絲子
【曾青】
味酸,小寒,無毒。
主目痛,止淚出,風痹,利關節,通九竅,破症堅積聚,養肝膽,除寒熱,殺白蟲,療頭風腦中寒,止煩渴,補不足,盛陰氣。
久服輕身不老,能化金、銅。
《青霞子》云:
爽神氣。
畏:
菟絲子。
《唐本》云:
出蔚州者好,鄂州次之。
【石膽】
味酸辛、寒,有毒。
主明目,目痛,金瘡,諸癇,女子陰蝕痛,石淋寒熱,崩中下血諸邪毒瓦斯,令人有子。
散症積,咳逆上氣及鼠 惡瘡。
《藥性論》:
君。
有大毒。
破熱毒。
陸英為使。
日華子云:
味酸澀,無毒。
治 牙,鼻內息肉。
一云,下血赤白,面黃,女子臟寒,療齒痛,治中風癱瘓。
水英為之使。
畏:
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出:
信州。
【綠青】
味酸,寒,無毒。
主益氣,療鼽鼻,止泄痢,吐風痰。
生山之陰穴中,色青白。
今醫家多用吐風痰。
其法:
揀取上色精好者,先搗下篩,更用水飛過至細,乃再研。
治之如風痰眩悶,取二、三錢匕,同生龍腦三、四豆許,研勻,以生薄荷汁合酒溫調服,使仰臥,須臾涎自口出,乃愈。
不嘔吐,其功速於他藥。
今人用之比比皆效,故以法附之。
【赤石脂】
味甘酸辛,大溫,無毒。
主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泄 ,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癰疽痔瘡,女子崩漏中下,產難胞衣不下。
久服補髓,好顏色,益智。
《藥性論》:
君。
補五臟虛乏。
一云:
治痰飲吐水及傷寒下痢,又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
惡:
大黃、松脂。
畏:
芫花。
【白石脂】
味甘酸,平,無毒。
主養肺氣,濃腸,補骨髓,療五臟驚悸不足,心下煩,止腹痛下水,小腸 熱溏便膿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排癰疽瘡痔,久服安心。
《藥性論》云:
味甘辛。
澀大腸。
一云:
治瀉痢。
得:
厚朴並米飲止便膿。
燕屎為使。
惡:
馬目毒公。
畏:
黃芩、黃連、甘草、飛廉。
【青石脂】
味酸,平,無毒。
主養肝膽氣,明目,療黃膽,泄痢,腸癖,女子帶下百病及疽痔,惡瘡。
補髓,益氣。
不飢延年。
【黑石脂】
味鹹,平,無毒。
主養腎氣,強陰,主陰蝕瘡,止腸 泄痢,療口瘡咽痛。
久服益氣不飢延年。
日華子云:
五色石脂並溫,無毒。
畏:
黃芩、大黃。
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並澀精淋瀝。
安心,鎮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 ,養脾氣,壯筋骨,補虛損,久服悅色,紋理膩。
綴唇者為上。
出:
川、陽城或生洛。
【黃石脂】
味苦,平,無毒。
主養脾氣,安五臟,調中,大人小兒泄痢腸 下膿血,去白蟲,黃膽,疽癰蟲。
久服輕身延年。
曾青為之使。
惡:
細辛。
畏:
黃連、甘草、蜚蠊。
出:
嵩高山,色如鶯雛。
采:
無時。
【白石英】
味甘辛,微溫,無毒。
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濕痹,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五臟。
《藥性論》:
君。
能治肺癰吐膿,咳逆上氣,疸黃。
日華子云:
五色石英,平。
治心腹邪氣,女人心腹痛,鎮心,療胃中冷氣,益毛髮,悅顏色,治驚悸,安魂定魄,壯陽道,下乳,通亮者為上。
其補益隨臟色而治,青者治肝,赤者治心,黃者治脾,白者治肺,黑者治腎。
一云:
治腹堅脹滿,心神不安。
惡:
馬目毒公。
【紫石英】
味甘辛,溫,無毒。
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
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癰腫。
《藥性論》云:
君。
主養肺氣,治驚癇,蝕膿,虛而驚悸不安。
日華子云:
治癰腫毒等,醋淬為末,生薑、米醋煎,敷之,摩亦得。
《聖惠方》:
補虛勞,止驚悸,令人能食。
打碎五兩如米豆大,淘一遍,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澄清,細細服或煮粥羹食亦得,服盡更煎服。
長石為之使。
得茯苓、人參、芍藥,共療心中結氣。
得天雄、菖蒲共療霍亂。
畏:
扁青、附子。
不欲:
甲、黃連、麥句薑。
【禹餘糧】
味甘,寒,無毒。
主咳逆,寒熱煩滿,下利赤白,大熱,療小腹痛結煩疼。
《藥性論》云:
君。
味鹹。
主治崩中。
日華子云:
治邪氣及骨節疼,四肢不仁,痔 等疾。
又治婦人帶下,產後煩躁。
牡丹為之使。
張仲景:
治傷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者,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赤石脂、禹餘糧各一片,並碎之,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太一余糧】
味甘,平,無毒。
主咳逆上氣,症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大飽絕力身重。
雷公云:
太一余糧看即如石,輕敲便碎,可如粉也,兼重重如葉子雌黃,此能益脾安臟氣。
【無名異】
味甘,平,無毒。
主金瘡,折傷,肉傷,止痛,生肌肉。
日華子云:
無毒。
今云:
寒。
消腫毒癰疣。
出:
大食國。
生於石上,狀如黑石炭,番人以油煉如 石,嚼之如經》曰:
嶺南人云,有石無名異,絕難得,有草無名異,彼人不甚貴重,豈《本經石而今所有者為草乎。
用時以醋磨,塗敷所苦處。
【綠礬】
涼,無毒。
治喉痹, 牙,口瘡及惡瘡,疥癬。
釀鯽魚燒灰和服,療腸風瀉血。
《集方》:
治小兒疳氣不可療,神效丹,綠礬用火 通赤,以釅醋淬過,如此三次,細棗肉和綠豆大。
溫水下,日三服。
【柳絮礬】
冷,無毒。
消痰、治渴,潤心肺。
【婆娑石】
解一切藥毒、瘴疫、熱悶頭痛。
生南海,胡人采得之。
無斑點有金星,磨成乳汁者又有豆斑石,雖亦解毒,功力不及。
復有鄂綠,有文理,磨鐵成銅色,人多以此為之也。
凡欲驗真者,以水磨,點雞冠,熱血當化成水是也。
【玉石部中品】
【雄黃】
味苦甘,平,寒,大溫,有毒。
主寒熱,鼠 ,惡瘡,疽痔,死肌。
療疥蟲, 瘡,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精物惡鬼邪百蟲毒,勝五兵,殺諸蛇虺毒。
《藥性論》云:
金苗也,殺百毒。
味辛,有大毒。
能治辟百邪鬼魅,殺蟲毒。
人佩之鬼神不敢近。
蕭炳云:
君。
日華子云:
微毒。
治疥癬,癲癇,嵐障,一切蛇蟲大獸咬傷。
一云:
治傷寒骨蒸,耳聾,養胎,症瘕積聚,去三氣,療金瘡及纏喉風。
解:
藜蘆毒、箭毒。
【石硫黃】
味酸,溫,大熱,有毒。
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療心腹積聚,冷癖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 瘡,止血,殺疥蟲。
《藥云:
君。
有大毒,以黑錫煎湯解之。
能下氣,治腳弱,腰腎久冷,除冷風頑痹,生用及療寒熱咳逆,煉服主虛損泄精。
蕭炳云:
臣。
日華子云:
壯陽道,治 癖冷氣,補損,風勞氣,止嗽上氣及下部痔 ,殺腹臟蟲,邪魅等。
曾青為使。
畏:
細辛、飛廉
【雌黃】
味辛甘,平,大寒,有毒。
主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虱,身癢,邪氣諸毒。
蝕鼻中息肉,下部 瘡,身面白駁,散皮膚死肌及恍惚邪氣,殺蜂蛇毒。
《藥性論》云:
君。
不湯藥。
一云:
治烏癩瘡,殺蟲,婦人久冷,血氣攻心疼痛。
又治肺勞咳嗽,縮小便。
又治嗽,暴嗽,勞嗽,天時行病,小腹滿不得小便。
一云:
辟邪去惡。
【食鹽】
味鹹,溫,無毒。
主殺鬼蟲,邪疰毒瓦斯,下部 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癖,止心腹痛,堅肌骨,多食傷肺喜咳。
《藥性論》云:
有小毒。
能殺一切毒瓦斯,鬼疰氣,主心痛中主鬼疰尸疰,下部蝕瘡。
日華子云:
暖水臟及霍亂,金瘡,明目,止風淚,邪氣,一切蟲腫毒,消食,滋五味,長肉補皮膚,通大小便,小兒疝氣並內腎氣。
一云:
治胸心痰飲,寒熱病,瘴瘧。
又治齒齦宣露,妊娠心腹疼痛。
【水銀】
味辛,寒,有毒。
主疥 ,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虱,墮胎,除熱。
《藥性論》云:
殺金銅毒,能墮胎,主療 疥等緣,殺蟲。
日華子云:
無毒。
治天行熱疾,催生,下死胎治惡瘡,除風,安神鎮心。
鍍金燒粉,人多患風或大段,使作須飲酒,並肥豬肉及服鐵可御其毒。
畏:
磁石。
【石膏】
味辛甘,微寒,無毒。
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隔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
《藥性論》云:
使。
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解肌,出毒汗。
主通胃中結,煩悶,心下急,煩躁,治口唇干焦,和蔥煎茶去頭痛。
蕭炳云:
臣。
日華子云:
治天行狂熱,下乳,頭風旋,心煩躁,揩齒益齒。
雞子為之使。
惡:
莽草、馬目毒公、巴豆。
畏:
鐵。
【金屑】
味辛,平,有毒。
主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除邪毒瓦斯。
《藥性論》云:
金箔亦主小兒驚傷五臟,風癇失志,鎮心,安魂魄。
日華子云:
平,無毒。
鎮心,益五臟,添髓,調利血脈。
《青霞子》云:
《金液還丹論》:
金末增年,又黃金破冷除風。
畏:
水
【銀屑】
味辛,平,有毒。
主安五臟,定心神,止驚悸,除邪氣,久服輕身長年。
《藥性論》云:
君。
銀箔同。
主定志,去驚癇,小兒癲疾狂走之病。
《子母秘錄》:
治妊娠卒腰背痛如折,銀一兩,水三升,煎取二升飲之。
《金液還丹論》:
銀破冷除風。
【生銀】
性寒,無毒。
主熱狂,驚悸,發癇,恍惚,夜臥不安,譫語,邪氣,鬼祟,服之明目,鎮心安神定志。
小兒諸熱丹毒,並水磨服,功勝紫雪。
陳臟器云:
味辛。
日華子云:
冷,微毒。
畏:
石亭脂。
治小兒沖惡熱毒,煩悶,並水磨下。
又治中惡,蟲毒,心熱,煎煩,憂忘,虛劣。
忌:
一切生血。
【靈砂】
味甘,性溫,無毒。
主五臟百病,養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滿,益精神,殺精魅惡鬼氣。
久服通神明,不老、輕身、神仙,令人心靈。
一名二氣砂,水銀一兩,硫黃六銖,細研,先炒作青砂頭,後入水火既濟爐,抽之如束針紋者,成就也。
惡:
磁石。
畏:
咸水。
【水銀粉】
味辛,冷,無毒。
畏:
磁石、石黃。
通大腸,轉小兒疳並瘰 ,殺瘡疥癬蟲及鼻上酒渣,風瘡瘙癢。
又名汞粉、輕粉、峭粉。
忌:
一切血。
【磁石】
味辛鹹,寒,無毒。
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痛,除大熱,煩滿及耳聾。
養腎臟,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 ,頸核喉痛,小兒驚癇。
《藥性論》云:
臣,味鹹,有小毒。
能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
陳臟器云:
味鹹,溫,無毒。
主補絕傷,益陽道,止小便白數,治腰腳,去瘡 ,長肌膚,令人有子。
日華子云:
味甘澀,平。
治眼昏,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除煩躁,消腫毒,小兒誤吞鐵針等。
《外台秘要》云:
療疔腫。
取磁石為粉,釅醋和封之,立拔根出,瘥,神妙。
《鬼遺方》:
治金瘡腸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兩為末,以白米飲調方寸匕服,日再服。
《丹房鏡源》云:
服食可長久,多服必有大患。
《青霞子》云:
磁石毛治腎之疾。
柴胡為之使。
殺鐵毒。
惡:
牡莽草。
畏:
黃石脂。
【玄石】
味鹹,溫,無毒。
主大人小兒驚癇,女子絕孕,少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一名玄水石,一名處石。
生太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玄石者雄。
惡:
松枝、柏實、菌桂。
一云:
磁石中有細孔,中黃赤色,好者能連十針,其無孔光澤純黑者,玄石也,不能懸針也。
【凝水石】
一名寒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小腹痹。
《藥性論》云壓丹石毒風,去心煩渴悶,解傷寒復勞。
一云:
治風熱,心躁,口乾,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
解:
巴豆毒。
畏:
地榆。
采:
無時。
【陽起石】
味鹹,微溫,無毒。
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症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補不足,療男子莖頭寒,陰下濕癢,去臭汗,消水腫。
《藥性論》云:
味甘,平。
主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能暖女子子宮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蕭炳云:
臣。
日華子云:
治帶下,溫疫,冷氣,補五勞七傷。
桑螵蛸為使。
惡:
澤瀉、菌桂、石葵、雷丸、蛇蛻皮。
畏:
菟絲。
忌:
羊血。
【密陀僧】
味鹹辛,平,有小毒。
主久痢,五痔,金瘡,面上瘢酐,面膏藥用之。
日華子云:
平,無毒。
鎮心,補五臟,治驚癇、嗽嘔及吐痰。
《聖惠方》:
治酐黯斑點。
細研,人乳汁調塗面,每夜用之。
《譚氏小兒方》:
療豆瘡瘢,面 。
細研,水調,夜塗之明旦洗去,平復。
《外台秘要》:
治渣鼻 。
【生鐵】
微寒。
主療下部及脫肛。
日華子云:
生鐵 後飛淘去粗,赤汁烘乾用。
治癬及惡瘡疥,蜘蛛咬,蒜磨生油敷並得。
《肘後方》:
治熊虎所傷毒痛。
煮生鐵,令有味,以洗之。
《千金方》:
治耳聾。
燒赤投酒中飲之,仍以磁石塞耳中,夜去之,旦別著。
【鐵粉】
味鹹,平,無毒。
主安心神,堅骨髓,除百病,變白,潤肌膚,令人不老,體健能食久服令人身重肥黑。
合和諸藥,各有所主。
其造作粉飛煉有法,文多不載,人多取雜鐵作飛之,其體重,真鋼則不爾。
其針砂,市人錯柔鐵為屑,和砂飛為粉賣之,飛煉家亦莫辨取鋼鐵為粉勝之。
【鐵落】
味辛甘,平,無毒。
主風熱惡瘡,瘍疽瘡痂,疥氣在皮膚中,除胸膈中熱氣,食不止煩,去黑子。
日華子云:
治心驚邪,一切毒蛇蟲蠶漆咬瘡,腸風痔 ,脫肛,時疾熱並染須發。
鐵落是鍛鐵皮甲落者。
一名:
鐵液,可以染皂。
【鋼鐵】
味甘,無毒。
主金瘡,煩滿熱中,胸膈氣塞,食不化。
一名跳鐵。
【鐵精】
平,微溫。
主明目,化銅,療驚悸,定心氣,小兒風癇,陰 脫肛。
【鐵錘】
主賊風,止產後血瘕腹痛及喉痹熱塞。
並燒令赤,投酒中,及熱飲之。
時人呼血瘕為兒枕,產後即起,痛不可忍,無錘用斧。
【柔鐵】
主堅肌耐痛。
一云:
作熟鐵。
日華子云:
鐵味辛,平,有毒。
畏:
磁石、灰炭等,能制石亭脂毒。
【石蟹】
味鹹,寒,無毒。
主青盲,目淫,膚翳及丁翳,漆瘡。
生:
南海。
又云:
是尋常蟹爾年月深久水沫相著,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漂出。
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
皆細研水飛入諸藥相佐用之。
點目良。
日華子云:
涼。
解一切藥毒並蟲毒,催生落胎,療血暈,消治天行熱疾。
並熟水磨服也。
又云:
浮石,平,無毒。
止渴,治淋,殺野獸毒。
醋摩敷亦解金石毒。
【長石】
味辛苦,寒,無毒。
主身熱,胃中結氣,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眇下三蟲,殺蟲毒,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
生:
長子山谷及太山、臨淄。
今唯潞有之。
文如馬齒,方而潤澤玉色,此石頗似石膏,但濃大縱理而長為別耳。
采:
無時。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除營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
滑石為之使。
惡:
麻黃。
生:
漢中山谷及廬山。
如石膏順理而細。
【太陰玄精石】
味鹹,溫,無毒。
主除風冷邪氣濕痹,益精氣,婦人痼冷漏下,心腹積聚冷氣,解肌。
其色青白,龜背者良。
出:
解縣。
鹽精:
味更鹹苦,青黑色,大者三、二寸鏵嘴,三月、四月采。
亦主除風冷。
無毒。
又名泥精,蓋玄精之類也。
及治傷寒。
【珊瑚】
味甘,平,無毒。
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日華子云:
鎮心,止驚,目。
《海藥》:
按《晉列傳》云:
石崇金穀園珊瑚樹,交加苑生蕊。
味甘,平,無毒血、風癇等疾。
按其主治與金相似也。
《唐本》注:
似玉紅潤,中有孔或無孔。
生波斯國。
【馬腦】
味辛,寒,無毒。
主辟惡,熨目赤爛。
生:
西國。
【馬銜】
無毒。
主難產,小兒癇。
產婦臨產時手持之,亦煮汁服一盞。
此馬勒口鐵也,性平。
華子云:
右鋌作醫工針也。
【玉石部下品】
【珊瑚】
【伏龍肝】
味辛,微溫。
主婦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癰腫、毒瓦斯。
《藥性論》云:
亦可。
咸,無毒。
日華子云:
熱,微毒。
治鼻洪,腸風,帶下,血崩,泄精,尿血,催胞及小兒夜啼。
一云:
治心痛及中風心煩。
陶隱居云:
此灶中對釜月下黃土也。
【砒霜】
味苦酸,有毒。
主諸瘧,風痰在胸膈,可作吐藥。
日華子云:
暖。
治婦人血氣衝心痛落胎。
又砒黃,暖,亦有毒。
畏:
綠豆、冷水、醋。
治瘧疾,腎氣。
帶之,辟蚤虱。
一云治卒中風昏憒若醉,痰涎壅盛,四肢不收。
凡入藥以醋煮殺毒乃用。
【百草霜】
主蟲毒,中惡,血暈,吐血,療金瘡,生肌,止血。
一云:
治心痛及霍亂,又治婦生。
【砂】
味鹹苦辛,溫,有毒。
主積聚,破結血、爛胎,止痛下氣,療咳嗽,宿冷,去惡肉,生好肌。
陳臟器云:
主婦人丈夫羸瘦積病,血氣不調,腸鳴,食飲不消,喉中結氣、反胃吐令人能食。
《藥性論》云:
有大毒。
畏:
漿水。
忌:
羊血。
味酸鹹。
能消五金八石,腐腸胃,生食之化人心為血,能除冷病,大益陽事。
蕭炳云:
使。
日華子云:
北庭砂味辛暖,無毒。
畏:
一切酸。
補水臟,暖子宮,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氣塊、 癖及血下,惡瘡,息肉,食肉飽脹,夜多小便,女人血氣心痛,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
凡修用黃丹、鍛石作柜,鍛赤使用,並無毒。
柔金銀可為焊藥。
【鉛丹】
味辛,微寒。
主吐逆胃反,驚癇癲疾,除熱下氣,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
《藥性論》云:
君。
主治驚悸狂走,嘔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蕭炳云:
臣。
不入湯藥。
日華子云:
涼,無毒。
鎮心安神,療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瘡長肉及湯火瘡,並小兒瘧疾,重舌。
【鉛】
味甘,無毒。
鎮心安神,治傷寒毒瓦斯,反胃嘔噦,蛇蜴咬。
一云:
治發背及諸癰毒瘡,明目牢齒,又鉛灰治瘰 瘡。
【粉錫】
味辛,寒,無毒。
主伏尸毒螫,殺三蟲,去鱉瘕,療惡瘡,墮胎,止小便利。
《藥性論》云:
胡粉,使。
又名定粉,味甘辛。
無毒。
能治積聚不消,焦炒止小兒疳痢。
陳臟器云:
主久痢成疳。
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
日華子云:
光粉無毒癰腫, 爛,嘔血,症瘕。
【鉛霜】
冷,無毒。
消痰,止驚悸,解酒毒,療胸膈煩悶,中風痰實,止渴,又治鼻衄。
鉛霜於鉛。
其法以鉛雜水銀十五分之一合煉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經久成霜。
亦謂之鉛白霜,性極冷,入風痰及嬰孺驚癇藥用。
【銅青】
平,微毒。
治婦人血氣心痛,合金瘡,止血,明目,去膚赤息肉。
生銅皆有青,青則之精華,銅器上綠色者是,北庭署者最佳。
治目時淘洗用。
陳臟器云:
青銅明目,去膚赤合金瘡,止血,入水不爛,令瘡黑青,生熟銅皆有。
【鍛石】
味辛,溫。
主疽瘍疥瘙,熱氣惡瘡,癩疾,死肌墮眉,殺痔蟲,去黑子息肉。
《藥性云:
治 疥,蝕惡肉,不入湯服。
止金瘡血,和雞子白、敗船茹,甚良。
日華子云:
味無毒。
生肌長肉,止血,並主白癜, 瘍,瘢疵等。
療冷氣,婦人粉刺,痔 疽瘡,癭贅子,又治產後陰不能合,濃煎汁熏洗。
解酒味酸,令不壞。
治酒毒,暖水臟,倍勝爐灰。
中山川穀,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燒竟,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末矣。
【石】
味辛甘,大熱,生溫熟熱,有毒。
主寒熱,鼠 蝕瘡,死肌,風痹,腹中堅,癖邪氣除熱,明目,下氣。
除膈中熱,止消渴,益肝氣,破積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久服筋攣。
火煉百日,服一刀圭,不煉服則殺人及百獸。
得:
火,良。
棘針為使。
惡:
馬目屎、虎掌、細辛。
畏:
水。
《藥性論》云:
使,鉛丹為之使。
味甘,有小毒。
主除積氣,去冷風濕痹瘙癢皆積年者。
忌:
羊血。
殺:
鼠。
【代赭石】
味苦甘,寒,無毒。
主鬼疰,賊風,蟲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
女子赤沃漏帶下百病,產難胞衣不出,墮胎,養血氣。
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及陰痿不起。
《藥性論》云:
使。
雁門城土、乾薑為使。
味甘。
平。
主治女子崩中淋瀝不止,療生子不落,辟鬼魅。
蕭炳云:
臣。
日華子云:
止吐血,鼻衄,腸風痔 ,月經不止,兒天雄、附子。
【石燕】
以水煮汁飲之,主淋有效,婦人難產,兩手各把一枚立驗。
陳臟器云:
主消渴。
日華云:
涼,無毒。
一云:
治傷寒小腹脹滿、小便不通及久患腸風痔 一二十年不瘥,面色虛飲食無味及患臟腑傷損,多患泄瀉,暑月常瀉不止及諸淋瀝,久患消渴,婦人月候湛濁白帶下多年不瘥,並皆主之。
【戎鹽】
味鹹,寒,無毒。
主明目,目痛,益氣,堅肌骨,去毒蠱,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
陳臟器云:
味鹹,無毒。
主眼赤, 爛,風赤,去熱煩,痰滿,頭痛,明目,鎮心,主蛇,惡蟲毒,疥癬,癰腫,瘰 。
日華子云:
平。
助水臟,益精氣,除五臟症結,心積聚痛。
【白堊】
味苦辛,溫,無毒。
主女子寒熱症瘕,月閉積聚,陰腫痛,漏下,無子,泄痢。
《藥論》云:
使。
味甘,平。
主女子血結,月候不通,能澀腸止痢,溫暖。
日華子云:
味甘,痔,泄精,男子水臟冷,鼻洪吐血。
入藥燒用。
生:
邯鄲山谷。
【青琅】
味辛,平,無毒。
主身癢,火瘡癰傷,白禿,疥瘙,死肌,侵淫在皮膚中。
煮煉服陰氣,可化為丹。
日華子云:
玻璃,冷,無毒。
安心止驚悸,明目,摩翳障。
陳臟器云:
玻璃,主身熱目赤,以水浸令冷,熨之。
殺錫毒,得水銀良。
畏:
雞骨。
【自然銅】
味辛,平,無毒。
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
日華子云:
涼。
排膿,消瘀血,續治產後血邪,安心止驚悸。
以酒磨服。
雷公云:
石髓鉛即自然銅也,凡使勿用方金牙金牙真似石髓鉛,若誤餌吐煞人。
其石髓鉛色似干銀泥。
《丹房鏡源》云:
可食之。
鉛山縣,銀場銅坑中深處有銅礦,多年礦氣結成,似馬屁勃。
色紫重,食之若澀是真今人只以大 石為自然銅,誤也。
【金牙】
味鹹,無毒。
主鬼疰。
生蜀郡。
如金色者良。
《藥性論》云:
君。
治一切風,筋腰腳不遂。
燒浸服之良。
日華子云:
味甘,平。
治一切冷風氣,暖腰膝,補臟水,兒驚癇,入藥並燒淬,去粗汁,乃用。
今出蜀漢,似粗金,大小如棋子而方,又但外色黑,不入藥。
孫思邈云:
治風及鬼疰,南方瘴氣,傳尸等病。
葛洪云:
山溪穀、茂州、維州亦有勝漢中者。
【金星石】
寒,無毒。
主脾肺壅毒及主肺損吐血嗽血,下熱血,下熱涎,解眾毒。
出並州、銀星石:
主療與金星石大體相似。
采:
無時。
【花蕊石】
味澀,平。
主金瘡,止血,又療產婦血暈惡血。
出陝華諸郡,色正黃,形之大小方定。
欲服者當以大火燒之,金瘡止血正爾,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膿潰。
古方未用,近合硫黃同 研末,敷金瘡其效如神。
又倉猝中金刃,不及 合,但刮石上,取細末敷之,亦效。
采無時。
【礞石】
治食積不消留滯在臟腑,宿食症塊久不瘥及小兒食積羸瘦,婦人積年食症,攻刺心腹得:
砂、巴豆、大黃、京三棱等良。
可作丸服之,用之細研為粉。
一名青礞石。
【古文錢】
性平。
治翳障,明目,療風赤眼,鹽鹵浸用。
又治婦人橫逆產,心腹痛,月膈五淋燒以醋淬用。
【蛇黃】
主心痛疰忤,石淋,產難,小兒驚癇。
以水煮,研服汁。
出嶺南,蛇腹中得之,圓如錫,黃黑青雜色。
日華子云:
冷,無毒。
如入藥,燒赤三、四次,醋淬飛研用之。
《圖經》云:
今醫家用者,大如彈丸堅如石,外黃內黑,二月采,云是蛇冬蟄時所含土到春發蟄吐之。
【硼砂】
味苦辛,暖,無毒。
消痰止嗽,破症結喉痹及焊金銀用。
或名硼砂。
《圖經》云:
出海。
性溫平。
今醫家治咽喉最為切要,其狀有塊者甚光瑩。
【草部上品之上】
【黃精】
味甘,平,無毒。
主補中益氣,除風濕,安五臟,久服輕身。
《藥性論》云:
君。
日華子云:
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
《神仙芝草經》云:
寬中益使五臟調良,肌肉充盛,骨體堅強,其力倍。
二月采,陰乾。
所在皆有,唯茅山生者
【菖蒲】
味辛,溫,無毒。
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
《藥性云:
君。
味苦辛,無毒。
斷鬼氣,殺諸蟲,治惡瘡。
日華子云:
除風下氣,丈夫水臟、血海冷敗,多忘,長智,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臟蟲蚤虱,耳痛。
秦皮、秦艽為使。
惡:
地膽、麻黃。
【菊花】
主風頭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久服利血氣。
《藥性論》云:
使。
治身上諸風。
陳臟器云:
味苦。
破血。
朮、枸杞、桑白皮為使。
日華子云:
作枕明目,治四肢游風,利血脈、心胸膈壅悶。
【人參】
味甘,微寒、微溫,無毒。
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志,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通血脈,破堅積。
《藥性論》云:
主五臟氣不足,五勞傷,虛損,痿逆,保中守神。
日華子云:
殺金石藥毒,調中治氣,消食開胃,食之無忌。
茯苓為使。
惡:
溲 、鹵鹽。
反:
藜蘆。
一云:
馬藺為之使。
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加用之。
【天門冬】
味苦甘,平,大寒,無毒。
主諸暴風濕,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冷而能補。
《藥性論》云:
君。
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治濕疥,止消渴,去熱中風,宜久服。
煮食之,令人肌體滑澤,除身中一切惡氣日華子云:
貝母為使。
鎮心,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治肺氣風痹熱毒,游風,煩悶,吐血。
去心用。
垣衣、地黃為之使。
畏:
曾青。
忌:
毒,浮萍解之。
患人體虛而熱加用妙。
【千裡及】
味苦,平,小毒。
主天下疫氣,結黃,瘧瘴,蠱毒,煮服之吐下,亦搗敷瘡,蟲蛇咬處。
藤生道旁籬落間有之,葉細濃,宣湖間有之。
【甘草】
國老。
味甘,平,無毒。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
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 ,解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為九土之精,安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
《藥性論》云:
君。
忌:
豬肉。
諸藥中為君,調和使諸藥有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養腎氣內傷,令人陰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日華子云:
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
通九竅草
【乾地黃】
味甘苦,寒,無毒。
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痹,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絕,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
《藥性論》云:
君。
能補虛損,溫通血脈,治產後腹痛,主吐血,久服延年。
日華子云:
助心膽氣,安魂定魄。
治驚悸心肺損,鼻衄,婦人崩中血暈。
晒乾者平,用火干者溫,功用同前。
【生地黃】
大寒。
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 折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搗飲之。
《藥性論》云:
忌:
三白。
味甘,平,無毒。
解諸熱,通利月水。
日華子云:
生者水浸驗,浮者名天黃,半浮半沉者名人黃,沉者名地黃,佳,半沉者次,浮者劣。
煎忌鐵器。
得:
麥門冬、清酒,良。
惡:
貝母。
畏:
蕪荑。
月采,陰乾。
【白朮】
味苦甘,溫,無毒。
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主大風在身面、風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液,暖胃,消穀嗜食。
《藥性論》云:
君。
忌:
桃、李、雀肉、菘菜、青魚。
味甘辛,無主多年氣痢,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治水腫脹滿。
日華子云:
治五勞七傷,冷氣補腰膝及筋骨弱軟, 癖氣塊,婦人冷症瘕,溫疾,山嵐瘴氣。
除煩長肌,又治內外障防風、地榆為之使。
《仙經》云:
亦能除惡氣,彌災 。
今處處有之,出茅山者佳。
【菟絲子】
味辛苦,平,無毒。
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汁去面 ,養肌,強陰,骨,主莖中寒,精自出,溺有餘瀝,口苦燥渴,寒血為積。
《藥性論》云:
君。
治男虛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熱中。
日華子云:
補五勞七傷,治鬼交泄精,潤心肺。
得:
酒,良。
薯蕷、松脂為使。
惡:
菌。
《仙經俗方》並以為補藥。
九月曝乾用。
【牛膝】
君。
味苦酸,平,無毒。
主寒濕痿痹,四肢拘痿,膝痛不可屈伸。
逐血氣,傷熱火墮胎,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
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水不通,血結,益精,利陰氣。
《藥性論》云:
臣。
忌:
牛肉。
能治陰痿,補腎,填精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病患虛羸加用。
日華子云:
破症結,排膿止痛,產後心腹痛並落死胎,壯陽。
惡:
螢火、陸英、龜甲。
畏:
白前。
唯懷州者真。
【茺蔚子】
味辛甘,微溫,微寒、無毒。
主明目,益精,除水氣,療血逆,大熱頭痛心煩。
日云:
治產後血脹,及治勒乳痛成癰。
一云:
治折傷瘀血及小兒疳痢、痔疾。
莖:
主癮疹可作湯浴之。
一名益母,一名益明,生海濱池澤,五月采。
一云:
搗莖敷疔腫,服汁內消,又下子死腹中。
【葳蕤】
味甘,平,無毒。
主中風寒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心腹結氣虛熱,濕毒痛,莖中寒及目痛 爛淚出。
《藥性論》云:
葳蕤,君。
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熱,頭痛。
蕭炳云:
補中益氣。
日華子云:
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腳疼痛,天行熱狂。
畏:
鹵鹹。
【防葵】
味辛甘苦,寒,無毒。
主疝瘕腸泄,膀胱熱結,溺不下,咳逆溫瘧,癲癇驚邪狂走五臟虛氣,小腹支滿臚脹,口乾。
除腎邪,強志,久服堅骨髓,益氣輕身。
《藥性論》云:
君。
有小毒。
能治疝氣, 癖氣塊,膀胱宿水,血氣瘤,治鬼瘧,主百邪鬼精怪,通氣。
【羌活】
味苦甘,平,微溫,無毒。
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 ,女子疝瘕。
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一名獨活。
《藥性論》云:
君。
味苦辛。
能治中諸風濕冷,奔喘逆氣皮虛損冷氣,骨節酸疼,通利五臟。
獨活即羌活母類也。
《唐本》注:
療風獨活,兼水用羌活。
豚實為使。
生壅州、隴西、南安,二、八月采根,曝乾。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aa.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